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姓文的名人(姓文的名人明星)

姓文的名人(姓文的名人明星)

姓文的名人(姓文的名人明星)金秋,9月到10月京城最美的季节,由曾来德先生题写展标的《墨境人镜·洪厚甜书法作品展》在朗禾空间以沙龙展的形式喜迎业内外八方来宾。本次展览,共展出洪厚甜先生书法作品36件,其间,收录60件作品的同名画册同期完满呈现。此番展出与著录作品,全部是洪厚甜先生近一年来为此次展览全新创作的精品。帖意碑质——洪厚甜的书法艺术姓文的名人(姓文的名人明星)曾来德

金秋,9月到10月京城最美的季节,由曾来德先生题写展标的《墨境人镜·洪厚甜书法作品展》在朗禾空间以沙龙展的形式喜迎业内外八方来宾。本次展览,共展出洪厚甜先生书法作品36件,其间,收录60件作品的同名画册同期完满呈现。此番展出与著录作品,全部是洪厚甜先生近一年来为此次展览全新创作的精品。

帖意碑质——洪厚甜的书法艺术

姓文的名人(姓文的名人明星)

姓文的名人(姓文的名人明星)

曾来德/文

在中国书法创作与教学领域,洪厚甜是一位非常活跃而引人注目的书法家。他是一位很智慧,又下苦功的书家。从书理上说,他的成功之路,映射着中国书法的两大发展脉络:帖学和碑学,最终以碑学之质、帖学之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而其独特之处,又非单一的碑帖融合,而是在碑帖之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确立了自己的位置。

就书法本身的发展来说,从清中叶碑帖之争到今天的碑帖并行,这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从古代转向现代的一个必然接点。在今天我们与书法遭遇之时,这差不多是每一位书家必须面临的课题与选择。有以帖学胜出者,也有以碑学成就者。而在二者的交汇点上,才是书法面对的时代难题。中国书法史,把这一难题交代了当代书家。这是一个真正的难度,同时也是书法出新的生发点和创新点。在这个点上,不乏前行者和探索者。洪厚甜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其作品既禀碑的雄强朴厚,也赋帖学的灵动韵致,得碑学之形质又得帖学之意蕴。既擅魏碑楷隶篆,又涵泳二王帖学长于行草。多种书体法理皆备,挥运之际从容有余皆能放达。魏碑隶楷中不乏草情帖意,行草中又融合魏碑之沉雄。作草之际行云流水委婉曲折能留得住笔,写碑的时候疾笔涩进而又表现得很写意。点画结体,尽精微而不乏气势。字里行间,气息贯通又左顾右盼倚侧生辉。线质精致,笔笔到位。微妙玄通,技近乎道。

有所不同的是,洪厚甜几十年的书法创作,除了碑帖融合的特征之外,我们会发现其特立独行的一面:他的书法在具备显著现代性的同时又很传统,若说很传统分明又很现代。在当代书法的先进与落后、传统与保守的争辩当中,厚甜选择了自己的角度,在这两者之间稳稳地站住了自己的脚跟。洪厚甜是这个时代的探索者和创造者,同时又是一位传统的守正者。他探索的先进性、前卫性在哪里,他所守正的程度如何,这才是他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在中国书坛两者的交界线上,可以说他脚踩两只船踩得比较稳的代表人物。而这恰是他的成功之所在,也是他对当代书坛的贡献和所起到的引领作用,以及让我们产生思考的地方。

我曾经说过书法的三重境界:“知法守法”、“以身示法”、“逍遥法外”。以此可以说,洪厚甜是一位“知法守法”者,又是一位“以身示法”者,同时也达到了“逍遥法外”的境地。正是集三者于一身,洪厚甜成为中国书法界的典型人物。洪厚甜的书法教学,同样值得大书一笔,于此暂且略过。

此次展览,是洪厚甜经过几十年的人生磨砺,和书法的苦苦探索之后的一次总结,又恰值他即将步入六十岁之际举办的展览。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顺者,顺天应时,顺命应运,也顺其担当。最终,顺其自然,自然而然以至于随心所欲不逾矩之化境也。

壬寅中秋

墨境人镜·洪厚甜书法作品展

精彩瞬间

墨境人镜·洪厚甜书法作品展

洪厚甜

洪厚甜,号净堂,1963年生于四川什邡。现为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师从李良栋、蒲宏湘、张海、陈振濂、何应辉、曾来德先生。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专家工作室导师,文化和旅游部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优秀书法篆刻展等全国性展览评委。

晋王羲之兰亭序四联屏/2022/宣纸/70x17.5cmx4

梦楼快雪堂题跋一则/2022/宣纸/31x21cm

古贤题画竹诗二首/2022/宣纸/33x42cm

梦楼快雪堂题跋·秀餐轩帖/2022/宣纸/35x41.5cm

明祝枝山俞樾序/2022/宣纸/36x36cm

明董其昌·原心亭铭/2022/宣纸/22x88cm

朱彝尊文/2022/宣纸/22x88cm

清八指头陀诗三首/2022/宣纸/70x46cm

明焦竑石鼓歌阁试/2022/宣纸/51x51cm

超然堂稿序·苏黄题跋序/2022/宣纸/31x43cm

跋唐董粲夫妻墓铭/2022/宣纸/33x42cm

跋北魏平城长庆寺造塔砖铭/2022/宣纸/33x42cm

跋北魏贺收墓志铭/2022/宣纸/33x42cm

跋北魏青天河大佛石刻精拓/2022/宣纸/33x42cm

跋蔡大礼先生临古印册/2022/宣纸/33x42cm

跋北魏马鸣寺根法师碑/2022/宣纸/33x42cm

唐韩退之答李秀才书/2022/宣纸/31x21cm

清了心禅师诗七首/2022/宣纸/41.5x35cm

一室九春八言联2022宣纸70x17cmx2

云山水月七言联/2022/宣纸/138x30cmx2

兴至人因七言联2022宣纸70x17cmx2

松雪斋提跋四则/2022/宣纸/22x349cm

独坐高凌八言联/2022/宣纸/138x30cmx2

画本文辞七言联/2022/宣纸/70x17cmx2

臣山川十五言联/2022/宣纸/103x17cmx2

九州三古七言联2022/宣纸/70x17cmx2

诗经·葛覃/2022/宣纸/28x11cm

诗经·关雎/2022/宣纸/21x15cm

诗经·鹿鸣/2022/宣纸/34x11cm

诗经·斯干/2022/宣纸/29x16cm

诗经·卷耳/2022/宣纸/28x13cm

诗经·小明/2022/宣纸/28x11cm

奏秦王表/2022/宣纸/32x120cm

明董其昌禅室随笔三则/2022/宣纸/69x35cm

元丁鹤年诗三首/2022/宣纸/70x46cm

临中山王厝铭文/2022/宣纸/227x50cmx4

清金农题山水册/2022/宣纸/70x46cm

清了心禅师登峨眉山顶/2022/宣纸/70x46cm

清了心禅师嘉定乌尤寺/2022/宣纸/70x46cm

清了心禅师登西岳华山顶/2022/宣纸/70x46cm

清纳兰性德词风流子/2022/宣纸/70x46cm

清了心禅师剑门关/2022/宣纸/70x46cm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二则/2022/宣纸/23x138cm

清纳兰性德蝶恋花词/2022/宣纸/70x46cm

清纳兰性德菩萨蛮词/2022/宣纸/70x46cm

清纳兰性德诗二首/2022/宣纸/70x46cm

宋刘克庄诗一首/2022/宣纸/70x46cm

快雪堂题跋明仁宗题跋/2022/宣纸/35x17cm

快雪堂题跋杨文襄十二札/2022/宣纸/35x17cm

清郭尚先芳坚馆题跋册/2022/宣纸/38x590cm

众鹤游天/2022/宣纸/24x89cm

貌移形遁/2022/宣纸/23x89cm

稽古述文/2022/宣纸/23x89cm

品若山崇/2022/宣纸/24x85cm

会文为乐/2022/宣纸/24x84cm

唐寒山子诗册/2022/宣纸/32x300cm

定红厚甜梅诗屏/2022/宣纸/69x23cmx4

编辑:李培硕

上一篇: 引而不发(引而不发跃如也)
下一篇: 希腊雅典卫城(希腊雅典卫城建筑群中主要建筑是什么神庙)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