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绛州澄泥砚(绛州澄泥砚怎么读)

绛州澄泥砚(绛州澄泥砚怎么读)

绛州澄泥砚(绛州澄泥砚怎么读)(一)“泽益轩”,是赵安泽给自己砚台收藏工作室冠的雅号。赵兄将西泠印社印刷的精美彩本人手赠送一本。然后给大家介绍砚文化蕴含的历史穿越。绛州澄泥砚(绛州澄泥砚怎么读)这本精美的图文册子汇集了赵先生历年的百余件收藏精品。作序的几位更是国内收藏界的震撼级人物。中国收藏协会会长罗伯健,著名砚

(一)

“泽益轩”,是赵安泽给自己砚台收藏工作室冠的雅号。赵兄将西泠印社印刷的精美彩本人手赠送一本。然后给大家介绍砚文化蕴含的历史穿越。

绛州澄泥砚(绛州澄泥砚怎么读)

绛州澄泥砚(绛州澄泥砚怎么读)

这本精美的图文册子汇集了赵先生历年的百余件收藏精品。作序的几位更是国内收藏界的震撼级人物。中国收藏协会会长罗伯健,著名砚文化鉴定专家蔡鸿茹,中华砚文化研究会会长金彤,山西省收藏协会会长许若军等。均对赵安泽先生的砚收藏及砚文化研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经过数年辛勤的耕耘,赵安泽先生的砚文化收藏与研究,已具有全国性的地位。他本人现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专委会副会长,山西砚文化专委会会长。

是日,“泽益轩”约了省内各界的近10位文化高人行内翘楚。有知名学者郭守祥,王志文,范富,文史学刊物高主编等。小小的一方砚台,简短的一堂扫盲课,听得先生们目瞪口呆。

文宝四宝,笔,墨,纸,砚,是悠久中华文明的物象体现。砚台本身的取材肇始就是石料等硬物,所以易于存续流传。炎黄始创中华,仓颉造汉字,金文甲骨,书写铭刻就有砚台的影子。所以说砚文化源远流长,伴随中华5千年长河一路走来。

赵安泽收藏砚台,有如神助。他藏品中其中有一方来自“红山文化”时代的石砚,可称他的“镇轩之宝”。红山文化是指今东北地区内蒙古赤峰市一带,西拉木伦河流域出土的文物,断代为5、6千年前,是可证实的新石器时代的文明。各种精美的打造石器,玉器,还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龙图腾。赵先生这块红山文化时的粗糙砚石藏品,浓缩了中华史前文明的状态。有人对收藏品的衡量喜欢用钞票评价。古文明的实证物可是无价之宝。文化可以是时间的天马行空,满嘴跑火车。文明是空间的定格,不可取代。从这方面理解,赵先生做的这件事情,意义非同寻常,这是给中华民族留根。山西是文化大省,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必须有文明的证据支撑。

一方石砚,不光有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在现代商业社会还有投资价值。更重要的是她具有的文史价值。如宇宙是微生物世界一般,微观映照宏观,砚文化可展示一个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审美情趣等多维信息。

每一方石砚,既承载着主人的历史故事,又能从文宝中开掘当时的史学背景。材质,选料,饰纹,镌刻,打磨等元素,有形之中掘无形的启悟,知识加想象力,这是收藏学中最辛苦的一面。聚焦一点,找到相应的历史文化,较准确地阐释藏物的品相,耗用的心血可想而知。

赵安泽先生的藏品已有4、5百件之多。我们只从皮毛上听了点儿端倪,就觉得这些古物的深不可测,同时对赵先生肃然起敬。

(二)

老赵是个退休领导,早几年在圈里认识的。一般机关的干部,是靠组织部的存档做衣裳的。离退休更如此,过去是什么,原来穿的什么衣裳,很重要。中国人崇尚的感恩文化有意思。穿对了的老职业装很有含金量。不管你原来的金漆桶里装什么货,一张好的陈旧名片能赢得挺多的免费权利。好多愤青批判这是封建文化。它存在着,暂时还消逝不了。老了还兢兢创业的人,为自己赢得第二身份的不多。

能被杭州孤山脚下的“西泠印社”认可,是天下镌刻及书画艺术家梦寐以求的殊荣。赵安泽的成就获得了行内权威性的肯定。今天脸上的光辉,背后浸润了艰辛的努力。

赵安泽在省农业厅还是原副厅级领导,官位不算小,但论职业,广义讲还是个种地的。

他自小生长在黄河东岸的黄土地上。是山西省万荣县人。农民的儿子。机缘通灵。杭州有西冷印社倚孤山而立,万荣县也有孤山,此孤非彼孤。杭州孤山玲珑剔透。河东孤山昂首而挺阔,孤傲而憨直。所以三晋万荣人,是自带几分品牌的。这座绝地而兴的孤山从不与群峰比肩争秀,人说孤山千百年不断有一缕缕正气蒸腾,塑造了河东一方土地独特不同的万荣性格。

这天我们一群人上了一堂砚文化课,已到晌午时分。聚在太原“友谊肥牛店”,一桌13个男女吃客。快上菜了,坐在主位的老赵忽然一拍脑壳,哇,忘了带酒了!赶紧的站起来往家去。家就在马路对面的公寓楼上,23层高楼的“泽益轩”。

一行吃客们有感觉,但不动声色。火锅滋味香,嘁嘁喳喳杯觥交错。胡说心里有酸涩,憋不住的纠缠。老赵是副厅级大干部,60出头的年龄。免费给我们灌输了砚学问,赠了书,还自掏腰包请我们吃饭,辛苦半天后还得伺候着这些老少爷们。啧啧,我们这哪是不好意思,是亚强盗逻辑。

也是砚文化的强大磁场,萦绕在脑际总不能自拔。赵先生终年沉湎于这种枯燥乏味的小天地,这需要多么大的坚毅和努力,也时时研磨着他的人格品格。一叶知春。虽和赵先生相处相暂,感受的人格气场吸力不凡。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灿烂辉煌。念口诀可以。外国人说不明白,国人也没多人阐述得清。文化这个捉不住的幻影,人人接触的是底层思维。舌头滚出来的底层逻辑。比如我们青少年时代,抓住的国粹就很可笑。如男人梳辫子,女人裹小脚,伺候皇上的VIP服务员必须要太监,舞台上演大姑娘的名旦是男角。这些均为文化的汗毛。

砚台,一方石头刻下的玩意儿,是小众文化,却是真正的文明国粹。

山西人石砚收藏有天然的磁场。古文明踩满黄土地。中国四大名砚,广东端砚,安徽歙砚,甘肃洮砚,山西澄泥砚。赵先生侃侃而谈。前三名砚,都是天择的精华石材,唯我们山西的绛州澄泥砚,以及泽州等地的古砚等,是择萃于泥土中积淀的芳香,造型后烧制的陶艺,古朴细腻,温润如玉。且发墨如油,纹理细密。绛州澄泥砚自初唐创始以来,历经一千多年,一直为文人雅士钟爱的尤物,历代皆为贡品,显列几大名砚之列。大文豪苏东坡,黄庭坚,米芾,以及康乾皇帝等,都对澄泥砚爱不释手。宋代时山西泽州的吕道人,是澄泥砚的制作圣手。收藏界一说吕砚,必捧为至宝。吕砚技艺虽今已失传,但留下了一笔很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砚文化对于中华古文明的研究,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具有重要地位。小小一方砚台,背后就是一串串宦海生涯的轶事,就是史上江湖风浪的声韵。一方不起眼的端砚,就可讲出宋徽宗赵佶的故事,讲出包青天廉政的佳话……

赵先生虚怀若谷,善于汲取。他软逼在场的各位学兄留下墨宝。人香人臭也有丹青。胡说在不长的时间内被洗了脑开了窍,写下“炎黄春秋,一砚可窥”,是2小时扫盲后的作业,也是心得体会。

赵安泽与砚台结缘已有20年之久。

他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大学生,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之后分到省直机关农业系统。上世纪90年代成为处级干部,2003年就提拔为副厅级领导。一辈子没脱离农业与种地,与大地与烟火息息相通。老赵在农业厅是出名的大秀才,文章出众,还笔走龙蛇,早年就在书法艺术上有较高的造诣。

一次他在晋宝斋闲步赏珍。不经意看到几方仿古精雕的石砚,甚是稀罕。有心纳入囊中时,一看标价吃了一惊,啧啧,3万8千?经方家介绍,这才知小物吃水的深度。一方石砚竟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容。

当下就买了有关砚的书籍研习。与砚的一见钟情,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至今砚情相恋已有20年有余,3年前特造了“泽益轩”的闺房。老伴和孩子非但不羡慕嫉妒恨,还积极的加持助力。砚之缘,砚之情。他每每站在泽益轩,看着层架上多年呵护过的几百件宝贝,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般喜不自胜。

2020年9月,全国及山西省收藏文化界开了一次盛会。国内方家高手云集,聚焦砚文化举行了论坛。本会的专家对赵安泽收藏的石砚进行了赏析,赞不绝口。这次会上,赵安泽先生被选为山西省收藏协会砚文化专委会主任。

赵老师约了我几次,我也明知先生想让我拆写他的砚之恋。咱实际是心有余悸。深知砚文化水太深,青竹口儿不敢儿戏。

人类古文明三佐证,文字,城郭,生产力器物。别小看一小方石砚,她就和二佐证分不开。有文字的那一刻,就有石砚的身影。石器,玉器,青铜器,铁器,陶器等一路进化发展,石砚也与之同行。

红山文化始,到秦汉,直至唐宋时期,石砚伴随文明进化,正式进入了大雅之堂。朝堂之上,草根人家,砚本身不拒雅俗与穷富。她用独特的视角,记录着历史风云的变迁。诗词是一阵风,石砚是默默的印记者。一方石砚,各有其自在的风语。她的信息密码储存久远,留给历史的代代有心人诠释。

赵安泽的石砚藏品中,有几方很珍贵,是海内外的孤品。有人一说收藏,免不了和发财梦勾连起来。一说就是货值如何。老赵的砚之情,是没想过昂贵的嫁妆的。一个本份的工薪阶层,也没有额外的收入,就靠一点点积累,积沙成塔。他不抽烟,不喝酒,专心致志。天道酬勤,天道奖善。他许多珍奇的藏品,没有大的投资和代价,也是应缘投入怀抱的。

老赵把一方冰冷的石砚做成了温暖的鲜花。他本人没觉得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业绩,只是应了适合情趣的选择。但客观上,他对山西乃至华夏悠久文明的发掘和传承,这是不凡的贡献。赵安泽对石砚的孜孜以求,也是文化人应该看齐的工匠精神。

砚文化的盛开是山西研究古文明的奇葩。也给后人,老人们树立一个学习生活的模本。生命不息,奋发不止。生命里只要存在新鲜的灵魂,不存在老气横秋。

文尾一句感慨,向安泽先生学习,致敬!

(来源:胡说胡又说)

赵安泽,1958年生,山西省万荣县人,号泽益轩主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委员会副会长、山西省收藏家协会砚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十一届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政协智库专家。

他是万荣人,20岁前生活在县东的贫困小山村,泥土与山川是他生命之本,河东文化是他灵魂之源。

他是“三农”人,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从山西农业大学毕业后,在山西省农业厅工作37年,直至退休。从干事到副厅级干部,与农有不解之缘,为“三农”贡献毕生精力。

他是藏砚人,业余爱好20余年,系列收藏砚台数百方,此乃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在砚台春秋中享受余生,不亦乐乎。

●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化管理系主任寒石教授:赵安泽对藏砚之事能下如此功夫者,实属难能可贵!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赵安泽先生对他收藏的每一方砚都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分析,并请教同行、专家,均写出了砚释,特别是把一部分典型精品砚的形制、文化内涵,以及砚铭作者、藏砚者和唯刻者的背景一一作了介绍。

△赵安泽与砚台资深收藏鉴赏家金彤

●中国砚研究会会长金彤:安泽先生藏砚从商周、秦汉至明清都有涉及,虽不全为典型器,但其中亦不乏精品、孤品。他好而爱之,爱而藏之,藏而守之,可谓纯粹的藏家。

△天津艺术博物馆研究员蔡鸿茹为赵安泽赠送墨宝“所宝惟砚”

●天津艺术博物馆研究员蔡鸿茹:赵先生拿每一方砚给我们讲述其来历,一砚一故事,从心里透着喜悦,每一方砚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珍爱。他藏砚不是买卖不为盈利,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责任。他收藏了历史,收藏了文化,收藏了人生。

●中国书画家会员、中华晋商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张组台(笔名病夫):他是一名砚收藏爱好者,从砚台而历史而文化,他听见了马踏青石的回响,听见了墨色飞舞的歌唱。他看见了文化是一条河,砚台之上浪花奔放;看见了一双双充满诗意的手,让这个世界通彻而明亮。

●山西省康杰中学退休教师宁效直:在人心普遍浮躁的岁月里,他能自觉地摆脱生活中的琐碎与凡庸、迷茫与消沉、物欲与空虚,把自己的爱好定格在藏砚上,去追求怡情益智、心灵宁静的境界,这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一时冲动”,而是自我发现,适得其所。

△新石器时期磨盘磨棒

△商周时期龟石研磨器

△汉圆形侧刻纹石质研磨器

△汉长方形陶质研磨器

△唐六兽足石砚

△唐箕形双墙足陶砚

△五代雄狮纹箕型石砚

△宋代“元璋老友”抄手砚

△宋代“元璋老友”抄手砚拓片

△元代禅形灰玉磬石砚

△元代草龙纹鱼籽石砚

△明代蓬莱仙阁抄手端砚

△明代蓬莱仙阁抄手端砚拓片

△明代箕形抄手白端砚

△明代“即年地动”如意纹石砚

△明代马蹄化石砚

△明代狮子纹四足汉白玉砚

△明代大、小“王祥卧冰求鲤”石砚

△明代“心形池”笔架铁暖砚

△清代鹅形端砚

△清代鹅形端砚盒

△清代“宝晋斋藏”兰亭蠖村石砚

△清代蟠龙纹虫蛀端砚

△清代彭绍升莲蓬砚

△清代古琴澄泥砚

△清代古琴澄泥砚底部拓片

△清代椭圆形满工“兰亭”石砚

△清代椭圆形满工“兰亭”石砚拓片

△清代漆砂剔红盖砚

△清代翁同龢砖砚

△清代“晓松山庄”瓦筒砚

△民国鸭头绿“三奇”洮盖砚

△民国泽州澄泥日月对砚”

△民国泽州澄泥日月对砚”

△民国方形山水纹红丝石砚

△现代“老子观井”绿端砚

△现代“老子观井”绿端砚局部

△现代点螺楠木雕漆砂砚

△现代点螺楠木雕漆砂砚盒盖

上一篇: 洪湖乡(洪湖乡镇)
下一篇: 不要辜负这良辰美景的意思(良辰美景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