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于苏军(于苏军著落日归途)

于苏军(于苏军著落日归途)

于苏军(于苏军著落日归途)苏联前总统戈尔巴乔夫人生画了句号,在苏联改革新思维与解体上,他的历史功过自有评说陈辉据俄罗斯通讯社报道:2022年8月当地时间30日夜间,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当天晚上因长期重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9

苏联前总统戈尔巴乔夫人生画了句号,在苏联改革新思维与解体上,他的历史功过自有评说

陈辉

据俄罗斯通讯社报道:2022年8月当地时间30日夜间,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当天晚上因长期重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91岁。另据报道,戈尔巴乔夫将被安葬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紧邻其夫人赖莎所下葬的墓地。

于苏军(于苏军著落日归途)

于苏军(于苏军著落日归途)

戈尔巴乔夫

一、戈尔巴乔其人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1931年3月2日出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红军区普里沃尔内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其父是村集体农庄的机修工。

儿时的戈尔巴乔夫(中)和父母

戈尔巴乔夫(左)在苏共二十八大主席台上

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985年4月的苏共中央全会和1986年初的苏共二十七大确立了戈尔巴乔夫作为总书记的最高领导地位,并确立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路线。

至于改革失败的原因,戈尔巴乔夫归结为两点:一是起步太晚,等到他上台启动实质性改革,对积重难返的苏联模式来说为时已晚。二是急于求成,他推动的改革开始后,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引起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当时苏联社会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

但根据苏联解体以来的大量研究表明,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根本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意识形态方面,取消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地位,造成全社会思想上的大混乱。

二是政治方面,取消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法定执政党地位,使国家易受国外势力影响的政治集团控制国家政权,造成政治上的大混乱。

三是经济方面,取消了公有制经济对国家经济的有效控制,造成寡头经济,使国家经济进一步恶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降低。

事实表明,戈尔巴乔夫引领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和之后叶利钦宣称的“自由民主主义”道路不仅没能行得通,反而将苏联、俄罗斯先后引向一条绝路和迷途。经历了10多年的左右摇摆和反复,俄罗斯社会逐渐认识到:一是社会革新是必要的,但有些东西是万万不能动的,有些事情是万万不能做的;二是借鉴他国经验是必要的,但决不能全盘照搬。有些东西对于他人是美酒,但对于自己可能是致命的毒药。

三、戈尔巴乔夫与苏联解体

1990年3月14日,在苏联第三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为苏联首任总统,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苏联总统。

8月24日,戈尔巴乔夫辞去了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八一九”事件后,戈尔巴乔夫继续致力于缔结联盟条约的工作,但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代表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声明《独联体条约》,并宣布了苏联的解体。

四、戈尔巴乔夫退休后生活状态

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新思维”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因素,但戈尔巴乔夫却不是苏联解体的最大受益者。

戈尔巴乔夫与普京(右)

戈尔巴乔夫的晚年生活不尽人意,凄凄惨惨

五、戈尔巴乔夫与中国

19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援助也大大减少直至终止。1962年,中国与印度发生军事冲突,苏方支持印度。1969年,中苏在边境珍宝岛地区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同年8月,苏军在中苏西部边界铁列克提对中方实行报复性打击,双方再次发生武装冲突。这一系列事件史称“中苏边界冲突”。两国一度处于核战边缘。

戈尔巴乔夫访华与邓小平(中)在一起

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双方关系得到进一步恢复。这次访问是自1959年以来苏联最高领导人对中国的第一次访问。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与他进行了会谈。5月16日,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宣布中苏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两位领导人就中苏两国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18日,中国和苏联发表了一项联合公报,共18条。

(本文源于《陈辉纪实》经作者同意刊载,版权归“晨晖军事”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陈辉

【作者简介】陈辉,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原北京军区支社社长,大校军衔。新闻和文学作品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赛一等奖,伊拉克战争报道奖等50余个奖项。新闻作品收入国家语文课文,获新华社“十佳记者”荣誉,先后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4次,获国防服役金质奖章。瞭望中国新媒体顾问。

瞭望中国新媒体刊头题字马誉炜将军

上一篇: 井田制的内容(井田制的内容和性质)
下一篇: 黄鳝多少钱一斤(黄鳝多少钱一斤市场价2022)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