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两篇文章中,我们粗略了解了十二个女子中的7位女子,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看看剩下五个女子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金陵十二钗的判词(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和分析)
史湘云
判词
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曲:乐中悲
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
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
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
终究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在史湘云的身上,总展现着矛盾的两面。
她虽然出身富贵,但却幼年失去双亲;孤苦伶仃寄人篱下的她,本应性格孤僻内向如林妹妹一般,但是她却性格豪爽、乐观开朗;年少时的悲苦人生造就的乐观性格,本应让她有个幸福的家庭与爱他的丈夫卫若兰,可是才貌双全的丈夫却英年早逝,只剩下湘云孤身守寡,落得此等不幸下场。
我们仿佛看到了命运赋予湘云的苦难都被湘云的坚强所化解,可是苦难却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或许人生本就是经历苦难的过程。
当你幸福的时候你并不觉得,可是当苦难来临的时候,它却苦得那么鲜明,短暂的幸福也显得那么甜。
俊俏的湘云值得所有女孩子学习,如果抗争不过苦难,那么我们就要学着与困难牵手,微笑同行。
妙玉
判词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曲:世难容
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
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
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
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每次读到妙玉的词曲,总让小编想到一句诗文“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妙玉是一位遁入佛门、带发修行的大家小姐,她有着很高的才华,同时也有着与才华一般高的心性。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正所谓高处不胜寒,在贾家没落之前,妙玉守着内心的至纯至洁度日,可是少了贾家的庇护,最终只能“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如果生活不合你的心意,要么改变生活,但多半是生活把我们改变。其实“违心愿”有时候未尝不是与自己和解,与生活和解。
这对妙玉来说又何尝不是尝试另一种存在世间的方式,一切都是你能够选择的最好的生活。
李纨
判词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曲:晚韶华
那美韶华去之何迅
再休提绣帐鸳衾
只这带珠冠,披凤袄
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
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气昂昂头戴簪缨
光灿灿胸悬金印
威赫赫爵禄高登
昏惨惨黄泉路近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
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李纨是贾珠的妻子,可是由于贾珠在二十岁病故,使得她年轻守寡,留下一个儿子贾兰。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贾兰在李纨的精心栽培下考取进士,最后当了高官,李纨也母凭子贵成为了诰命夫人。
然而终究难抵无常性命,在她终究要享福的年纪却死去,让人不禁为之惋惜,产生一种世间一切不过都是虚名浮华而已之感。
秦可卿
判词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曲:好事终
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
宿孽总因情
秦可卿在十二钗中排位十二,也是最早死去的一个,在她的判词中出现最多的字就是“情”,让人不禁想到红颜祸水四个字。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作者暗示贾府的衰败其实在最开始就已经展现端倪,秦可卿是贾珍的儿媳妇,可是二人之间却有说不清的关系。
这种不好的风气以及贾珍后来想要炼丹升仙的行为,也都直接加速了贾府的灭亡。
贾巧姐
判词
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曲:留余庆
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劝人生,济困扶穷
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巧姐是王熙凤的女儿,也是金陵十二钗中年龄最小的,因为自幼体弱多病,刘姥姥在二进荣国府后给她取名巧姐。
在贾府衰败之后,巧姐被狠心的舅兄卖到青楼。
刘姥姥因感念当时的周济之恩,与孙子伴儿多方寻找,最终花重金赎回了巧姐。
巧姐最后与伴儿成婚,过起来平常人的生活,也算是十二钗中命运最好的一个,所以在她的判词中说道:“劝人生,济困扶穷”。
人生在世,还是要心存善念,助人为乐,方能为以后的岁月积下功德。
结束语
这么多女孩子的这么多结局,小编觉得大多故事固然悲惨结局,但也是大多数成年人都会经历的必然人生。
有时候人生也许并不是要比较谁更加幸福,而是我们谁能面对生活从容不迫。
再差一点,即使跌跌撞撞我们也要一步一步的走过生活。
人生,不以结果论成败,生过就好,活过亦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