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李忠魁(李忠平)

李忠魁(李忠平)

李忠魁(李忠平)现代读者对梁山好汉的评价并不高,一般都认为梁山上只有一个真好汉,那就是花和尚鲁智深。李忠魁(李忠平)鲁智深没有像李逵、孙二娘等暴虐不仁,也没有像宋江、吴用等善用阴谋和狡诈,也不像林冲那样逆来顺受没骨气。相反还颇具行侠仗义的气质,多次出手搭救金翠

现代读者对梁山好汉的评价并不高,一般都认为梁山上只有一个真好汉,那就是花和尚鲁智深。

李忠魁(李忠平)

李忠魁(李忠平)

鲁智深没有像李逵、孙二娘等暴虐不仁,也没有像宋江、吴用等善用阴谋和狡诈,也不像林冲那样逆来顺受没骨气。

相反还颇具行侠仗义的气质,多次出手搭救金翠莲、林冲等人,是个扶危济困同时极具悟性慧根,还带点天真烂漫与可爱的——讨人喜欢的角色。

但鲁智深的纯粹的好汉气质不是一蹴而就的,鲁智深在水浒中跟武松一样,是有明显的成长进程的。

在他们成为和尚鲁智深之前,在渭州的鲁提辖非但称不上是位好汉,简直就是京师泼皮牛二的加强版。

在渭州城的鲁提辖都做了哪些恶呢?资助金翠莲时拒绝拿李忠的银子,真的是嫌弃李忠掏钱时磨磨蹭蹭吗?打死郑屠就真是行侠仗义吗?

1、长在渭州百姓恐惧点上的男人

鲁提辖原名鲁达,因为在渭州城里当提辖,所以道上人都称呼他为鲁提辖,以表尊敬。

提辖是宋朝的低级武官,像同为梁山好汉的孙立和杨志等,分别担任过登州和大名府的提辖。

虽然说起来挺威武霸道的,不过提辖在高层人眼里算不上正经武官,说他是个芝麻小官就算给面子了。

比如大名府的老都管就讽刺过提辖杨志:

“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直得恁地逞能!”

提辖武官比芥菜籽、芝麻粒大不到哪去。

但是在底层百姓眼里那自然是人上人,是自己不敢开罪的对象,那毕竟提辖也是背靠官府的,跟天斗跟地斗也不敢跟提辖斗。

尤其是不敢跟渭州的鲁提辖斗。

所以鲁提辖在渭州走路都是横着走的,吃饭下馆子从来都是不给钱的,当然人家都是记了账的,至于给不给那就只有天知地知店家知道了。

比如鲁提辖请史进在茶馆喝茶,走的时候直接说了声记账,茶博士还得奉承说:

“提辖但吃不妨,只顾去。”

哪敢收鲁提辖的茶钱,记鲁提辖的帐啊?毕竟鲁提辖在渭州城里最贵的酒店下馆子,老板也不敢收他的钱啊。

鲁提辖邀请史进和李忠师徒俩,去渭州最高档的潘家酒楼吃饭,上去直接坐到了豪华包间“济楚阁”,这就叫做体面。

而且对吃饭的环境要求非常高,要是边上声音嘈杂饶了兴趣,那鲁提辖可是要掀桌子的。

“只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鲁达焦躁,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

完事把小二叫过来一顿训斥:

“你也须认得洒家!却恁地教甚么人,在间壁吱吱地哭,搅俺弟兄们吃酒?”

鲁提辖说的第一句话,像不像洪太尉在龙虎山问牧童的话?上去就先问你知道劳资是谁吗?你知道我是什么身份吗?

“你从那里来?认得我么?”

这要不是在渭州城里横行惯了,敢这么发话吗?敢上去就扔盘子吗?

吃完饭照旧还是要记账的,但是鲁提辖的帐有人敢记吗?所以酒店老板就得奉承说:

“提辖只顾自去,但吃不妨,只怕提辖不来赊。”

你来我这吃饭是给我面子,我哪敢给你记账啊?你来我这赊得越多越好,店家说话还是很好听的。

说话不好听早挨身上了。

鲁提辖打人可是从来不问原因的,也不管对方真是罪大恶极,还是毫无过错的无辜民众,他不开心管你是谁都是一顿揍。

鲁提辖邀请摆摊的李忠去喝酒,但是李忠说自己小本生意走不来,于是鲁提辖就对围观群众动手了。

“鲁达焦躁,把那看的人,一推一交,便骂道:‘这厮们夹着屁撒开,不去的,洒家便打。’”

人家围观群众又没招惹鲁提辖,但是鲁提辖推翻他们又能怎地?难不成还敢起身跟鲁提辖比划?推翻你那是给你面子。

而且鲁提辖说不走就得挨揍,不会有人觉得鲁提辖就是口头上吓唬一番,而是实际上压根不敢动手吧?

敢不敢动手看被推翻的群众表现就知道了:

“众人见是鲁提辖,一哄都走了。”

如果鲁智深是宋江那样宽厚仁慈的官吏,百姓们还有被吓得一哄而散的情景吗?这得是平常被鲁提辖打成什么样,才能达到见了鲁提辖跟见了瘟神的地步啊。

水浒里唯二能一出场,就吓得无辜民众到处跑的人,除了京师的泼皮牛二,就是渭州城里的鲁提辖了。

鲁提辖就是长在渭州百姓“恐惧点”上的男人。

2、鲁提辖是因为李忠磨蹭才拒绝收他银子?

关于鲁提辖在资助金翠莲父女时,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拉一踩一的公案,那就是拒绝李忠二两银子的善款。

长久以来这事对李忠都是一边倒的批判,说李忠是因为太过于抠门和吝啬,所以才导致被鲁提辖看不上的。

不过近些年来对李忠的评价已经改善了,毕竟鲁提辖在城里下馆子都不花钱,李忠摆摊是恨不得三天饿九顿。

他身上搜刮干净能拿出二两银子就不错了,郓哥父子俩半年的开销才是五两银子,李忠这都属于毁家纾难了。

当然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种说辞,那就是鲁提辖并不是嫌弃李忠抠门捐得少,而是嫌弃李忠伸手在兜里磨蹭半天,才掏出来二两银子太不爽快。

所以才拒绝收下他毁家纾难的银子。

如果李忠直接说我穷我没钱,那鲁提辖也不会对他翻白眼,至少李忠是个坦诚且爽快的人,是跟鲁提辖能对上脾气的。

但是李忠吭哧瘪肚的在身上摸出二两银子,就给人一种拖延时间不想拿钱的感觉,所以鲁提辖觉得李忠太过虚伪和下作。

咱们看原文李忠怎么拿银子的:

“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

我记得以前学这篇课文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是带我们这样赏析的,李忠的不爽快都体现在了“摸”字上。

所谓在兜里摸了半天才拿出二两银子来。

刚好跟鲁提辖的评价对应上:

“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但事实上还真不是这么一回事。

如原著中的描述,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李忠是在兜里摸了半天,才不情不愿地掏出二两银子。

作者只是很直白地叙述了李忠掏银子的过程,没有掺杂任何时间和心理、情绪上的描写,任何觉得突出李忠磨蹭的解读,都是把自己的脑补强加到了李忠身上。

因为他们抠字眼时都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渭州城里堂堂的鲁提辖,掏银子时也是在兜里摸出来的。

“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

咱们把这里两句描写放在一起做个对比:

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

鲁提辖:“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

有区别吗?

鲁提辖去兜里摸银子,就是豪爽不假思索地掏钱,到李忠这里就是磨蹭半天不情愿了?

事实上原著里已经写得很直白了,鲁提辖压根不是嫌弃李忠抠门,也不是嫌弃李忠“磨蹭半天”不情愿。

仅仅是单纯的嫌弃李忠捐的少!

“鲁提辖看了,见少……鲁达只把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

就是嫌弃李忠给的银子少嘛,哪来那么脑补出来的内心戏份:

人家鲁提辖下馆子不掏钱的人,作为渭州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你李忠拿二两银子打发叫花子呢?

鲁提辖上来就扔桌子上五两银子,那意思很明显数值只能比这个高,不能比这个低。

你李忠不知道体面,鲁提辖不要个体面吗?你二两银子好意思往外掏,人家鲁提辖还不稀得拿嘞!

结果鲁提辖以一句高高在上的姿态,直接把李忠的风评给拉到低的不能再低的程度了。

3、鲁提辖凭什么打死镇关西?

说完鲁提辖嫌弃李忠银子少的事,咱们再说说鲁提辖为何打死镇关西郑屠,众所周知是为了解救金翠莲。

但是就鲁提辖这下馆子都不花钱的分量,鲁提辖明明可以依靠自己的权势,去官府走正规渠道帮助金翠莲伸冤。

要知道鲁提辖虽然仅仅是低级武官,但他背后站的是小种经略经略相公,以及远在延安府的老种经略相公。

他打死郑屠后渭州知府压根不敢缉捕,还得先屁颠屁颠跑去请示小种才行,结果小种一句话就把鲁提辖给保下来了。

所以他直接带着金翠莲父女去伸冤,渭州知府不管怎么说也得给面子吧?况且如果金翠莲自述不撒谎的话,那鲁提辖不就更占理了吗?

但鲁提辖听完金翠莲的自述后,完全没有做任何的调查和论证,当场就想去把郑屠给干掉。

“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

鲁提辖仅仅是个低级武官,他是没有任何资格审判郑屠的,郑屠是否罪大恶极,该不该被处决是渭州知府说了算的。

他凭什么去打死郑屠?

别说郑屠一事仅是金翠莲一面之词,就算郑屠真的穷凶极恶引发民愤,同样也轮不到鲁提辖插手啊?

说到底不还是高高在上惯了,完全不把底层民众的生死当回事嘛,就连武松这样的血海深仇,那都是第一时间找知县伸冤的。

最后逼到没办法才自己动手的。

鲁提辖却能说出你们先在这吃着,我打死郑屠回来咱们接着喝,您说渭州城民众不怕他还像话吗?

鲁提辖可不会把草芥之人当回事。

而且您以为鲁提辖是为了解救金翠莲,才跑去三拳一脚把镇关西给打杀的吗?他出手的动机可不是行侠仗义。

因为在找郑屠之前,金翠莲父女已经被他放走了,完全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地打死郑屠,但鲁提辖还是去找事了。

那就已经说明这事跟解救金翠莲无关了。

因为他出手的动机压根不是逞强除恶,而是他觉得郑屠不配拥有“镇关西”的绰号,因为他觉得只有自己能配得上这个霸气外露的绰号。

这是他自己当众说的原话:

“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

鲁提辖才成为提辖之前,已经混到了关西五路廉访使的高位,因为某种原因才被贬为提辖,所以他觉得自己才是货真价实的“镇关西”。

而郑屠一个杀猪卖肉的屠户,也配叫“镇关西”,他想不明白,所以要揍郑屠一顿出气。

至于金翠莲的事,那是搂草打兔子——捎带上了。

他在和史进、李忠喝酒时,就已经表达了对郑屠叫这个绰号的不满,事后心里也承认就是来找事的。

“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

就因为一个绰号,看不顺眼,所以处心积虑地找事打人,结果下死手把人打杀了。

不说郑屠未必婚姻诈骗金翠莲,就算郑屠真的诈骗了金翠莲,把他扭送渭州府,也不至于杀头吧?

更何况鲁提辖出手仅仅是为了绰号?渭州百姓见了他,是不是真得发自内心的害怕?

就这样一个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而且处处居高自傲的提辖官,他在渭州的恶要比郑屠大。

要不然郑屠怎么不把民众吓得乱窜,反而是见了“行侠仗义”的鲁提辖,百姓吓得跟见了瘟神一样嘞?

当然此后鲁提辖离开渭州成了鲁智深,一路上经历太多善与恶的故事后,才成为了后来那个人人都喜欢的鲁大师。

但渭州城的鲁提辖的确不善。

(一家之言,求同存异,感谢您的阅读)

上一篇: 辅政大臣(辅政大臣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下一篇: 偏逢屋漏连夜雨(偏逢屋漏连夜雨什么意思)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