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的 答案)

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的 答案)

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的 答案)庞涓败于孙膑的围魏救赵之计大多数人应该耳熟能详,但其实最终导致庞涓兵败身死的是另一次——“围魏救韩”。而且庞涓也称得上战国名将,他在早期带领魏军东征西讨战功卓著,但是为什么两次中了孙膑同样的计谋?01围魏救赵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的答案)周显王十六年(公元前353年),魏国出兵攻打赵国,围住了邯郸,形势十分危急。此时的赵国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庞涓败于孙膑的围魏救赵之计大多数人应该耳熟能详,但其实最终导致庞涓兵败身死的是另一次——“围魏救韩”。而且庞涓也称得上战国名将,他在早期带领魏军东征西讨战功卓著,但是为什么两次中了孙膑同样的计谋?

01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的答案)

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的答案)

周显王十六年(公元前353年),魏国出兵攻打赵国,围住了邯郸,形势十分危急。此时的赵国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还有三十多年,完全干不过战国前期的扛把子,于是向齐国修书一封:“老大哥你不能再看热闹了,我要是被魏大个儿给并了,那你的邻居不就重新变成当年的‘晋国’了吗?该怎么着你看着办吧。”

齐国当然不愿意看到三晋归一,于是齐威王二话不说拍板救援赵国。这时孙膑已经被齐国使者设计带到了齐国,并顺利通过齐国大臣田忌的“初面”和齐威王的“终面”,被齐威王聘为老师。齐威王也是很给孙膑面子,直接准备任命孙膑为大将(丝毫没有歧视残疾人的想法)救援赵国,孙膑确实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坚决辞谢,齐威王便以田忌为大将统兵,孙膑作为军师随军出谋划策。

田忌一上来便准备率兵前往赵国,也是,常人的思路,既然是帮忙干架,那肯定是赶紧跑去参战了,而军师孙膑不仅头脑清醒而且在那个时代来说思路也很是新奇,面对急匆匆准备带着大伙儿去打群架的田忌说道:“将军啊,排解两方的斗殴,不能用拳脚将他们打开,更不能上手扶持一方帮着打。现在魏赵两国攻战正酣,精兵锐卒倾巢而出,国中只剩老弱病残;您不如率军急袭魏国都城,占据交通要道,冲击他们空虚的后方,魏军一定会放弃攻赵回兵救援。这样我们一举两得,既解了赵国之围,又给魏国国内以打击。”这就是围魏救赵之计,田忌听从了,虽然最终赵国的邯郸城投降了魏国,但迫于齐军压力,庞涓只得急忙还师援救国内,在桂陵被以逸待劳的齐军大败,连带庞涓也被俘虏。

02围魏救韩

十二年后,魏老大又看韩国不顺眼了,派庞涓率军攻打韩国,韩国就更不是魏国的对手了,立马派人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召集田忌、邹忌、孙膑等众大臣来了一番热烈的救与不救的讨论,最终齐威王采纳了门儿精的孙膑的意见,暗中答应韩国使臣的求救,但却迟迟不出兵,让韩国先奋力抵抗。直到韩国五次大败于魏军后,完全把国家的命运寄托在齐国身上后才出兵。

这次齐国出动的阵容更为豪华,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军,孙膑为军师。在孙膑的谋划下,仍用老办法,直袭魏国都城。庞涓听说后,只得再次急忙放弃韩国,回兵国中。这次孙膑还给他亲爱的师兄加了一道菜——减灶计。孙膑对田忌说:“魏、赵、韩那些地方的士兵向来骠悍勇猛,看不起齐国;齐国士兵的名声也确实不佳。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军必须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于是在率军一度迫近魏国国都大梁时,听到庞涓回兵的消息后,然后又率军往齐国退却,并命令齐军做饭修造十万个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灶,第三天再减为二万个灶。庞涓率兵追击齐军三天,见此情况,大笑着说:“我早就知道齐兵胆小,进入我国三天,士兵已逃散一多半了。”于是丢掉步兵,亲率轻兵精锐日夜兼程追击齐军。

孙膑估算好魏军的行程,选择在大梁东北方向的马陵设下埋伏。孙膑派人刮去一棵大树的树皮,在白树干上书写六个大字:“庞涓死此树下!”再从齐国军队中挑选万名优秀射箭手夹道埋伏,约定天黑后一见有火把亮光就万箭齐发。果然,庞涓在夜里赶到那棵树下,看见白树干上隐约有字,便令人举火照看,还未读完,两边箭如飞蝗,一齐射下,魏军大乱,溃不成军。庞涓自知败势无法挽回,而且还算有骨气,不愿忍受两次被俘之辱,拔剑自尽,齐军乘势大破魏军,还俘虏了魏国的太子申。

故事讲完了,那么回到前面的问题,为什么同样的计谋,庞涓两次中计呢?当然,主观上的原因肯定是战术水平上与孙膑确实有很大的差距,谁叫他不像孙膑那样当年跟着鬼谷子老师多学几年呢。但是我还是有客观原因的,为什么魏军就那么容易着人家的道呢?

其实从战略上来看,这期间魏国每次在齐军出动时都疲于奔命,也是没办法的事,原因就是其战略不当,树敌太多!

看看《资治通鉴》对于战国前中期各国之间战争的记载:

周显王元年(公元前368年),齐伐魏,取观津。赵侵齐,取长城。

三年(前366年),魏、韩会于宅陽。秦败魏师、韩师于洛陽。

四年(前365年),魏伐宋。

五年(前364年),秦献公败三晋之师于石门,斩首六万。

七年(前362年),魏败韩师、赵师于浍。秦、魏战于少梁,魏师败绩。

十一年(前358年),秦败韩师于西山。

十五年(前354年),秦败魏师于元里,斩首七千级,取少梁。魏惠王伐赵,围邯郸。楚王使景舍救赵。

十六年(前353年),齐威王使田忌救赵。

十七年(前352年),秦大良造伐魏。诸侯围魏襄陵。

十八年(前351年),秦卫鞅围魏固陽,降之。

十九年(前350年),秦、魏遇于彤

二十八年(前341年),魏庞涓伐韩。

二十九年(前340年),公孙鞅伐魏,尽取河西之地。同年,齐、赵伐魏。

大家看看,自周显王元年开始约三十年间,各国之间大大小小对战、混战约18次,除了周显王元年赵国和齐国之间的一次战争和魏国没有多大关系外,其他大小战役17次魏国都是主角!就这样,魏国一年一小打几年一大打,硬生生地把自己从霸主之国打成了泯然众人,魏惠王将其爷爷魏文侯、老爹魏武侯积攒下的老底儿几乎败了个精光。

魏国之所以这么容易中计,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国策失误,外交工作干得一塌糊涂,成了被群攻的对象,这就是我给庞涓同志找的客观原因。正是因为魏国没有明确的战略和目标,四面争斗、四处树敌、四处出击,兵力再多都是不够的。而且在庞涓的两次大败仗过程中,无论是周显王十六年的伐赵还是周显王二十八年的伐韩,均同时还和西边的秦国处于战争或对峙状态,所以每当齐国再一加入,庞涓率领的魏军就不得不疲于奔命了。

上一篇: 萧何简介(萧何简介资料大全)
下一篇: 朱祁镇的皇后是其木格吗(朱祁镇的皇后是谁)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