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七七事变是哪一年(七七事变是哪一年发生的)

七七事变是哪一年(七七事变是哪一年发生的)

七七事变是哪一年(七七事变是哪一年发生的)1937年7月7日,面对日军侵略中华制造的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中华民族从此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85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以史为鉴,勿忘国耻,影像中回顾日本投降仪式。1945年9月2日日本空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9个国家代表的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14年的抗日战争中

1937年7月7日,面对日军侵略中华制造的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中华民族从此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85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以史为鉴,勿忘国耻,影像中回顾日本投降仪式。1945年9月2日日本空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9个国家代表的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14年的抗日战争中,留下了无数先辈的鲜血和热泪。中国伤亡3500余亿美元。

七七事变是哪一年(七七事变是哪一年发生的)

七七事变是哪一年(七七事变是哪一年发生的)

视频链接:七七事变:以史为鉴!吾辈当自强!!!

烽烟虽散,铭记历史,吾辈当自强!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

1937年7月7日晚,驻守在卢沟桥上的中国军队,看到了日本军队在向己方军队靠近,于是立即示警全体守军严阵以待,等日军靠近后,他们发出信号想和中国军队对话,而中国守军派出代表后,日军称他们在附近进行军事演习的时候,有一名日本士兵失踪,要求就入北平城西南方向的宛平城进行搜索,这个无理的要求遭到了中国军队的拒绝,见自己的计划脱空,日军恼羞成怒,日军立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攻击。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七七事变的政治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出兵我国的山东,并胁迫袁世凯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协约”。日本通过加紧掠夺中国、朝鲜及其他亚洲国家,与1927年在“东方会议”上对于中国问题精心策划。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对中国东北发动袭击,才3个多月就占东北全境。第二年日军进攻上海,并攻占华北大片土地,威逼平津,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在华北“搞活动”,希望能长期占领这些地区。1936年日本制定了一套总体的战略部署,日军举行了一次“将官演习”,向参演的将官交代了全面发动对华战争的战略部署。

此后,日本增兵中国东北,抽取大量精兵强将进驻平津一带,频繁进行军事演习。1937年7月3日,关东军参谋长向日本政府提议立即给中国打击,随即7月7日发动了七七事变。

1.七七事变的地理背景

2.七七事变的历史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并建立了伪“满洲国”,日本攻占东北后,野心不断膨胀,将魔爪伸到了华北地区,阴谋策动“华北自治”。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中国的战略方案。同时还制定了1937年侵华计划。从1936年5月起,日本逐渐增兵华北,频繁制造事端,经常进行军事演习,华北局势已经严峻至极。当时,驻守平津地区的中国守军第29军,在面对敌人的不断挑衅,奋起还击。

于8日凌晨4时50分,向宛平城发起猛烈进攻。中国守军面对敌人侵犯自己的领土忍无可忍,奋起还击,连续好几次进攻宛平城,均遭到中国守军的英勇抵抗。

7月8日,北平政府得知真相后,果断采取措施。一方面命令卢沟桥守军坚守阵地,绝不能放过一个敌人,另一方面电告南京国民政府,向蒋介石汇报当时发生的真实情况。同日,就卢沟桥事件,国民政府外交部向日本大使馆提出抗议。而日本政府想要隐瞒真相,麻痹中国政府,目的是为自己调集军队赢取时间,对外宣布这次事件不会扩大,所以问题就地解决。并于中国南京政府达成协议:1、双方立即停止战斗。2、日军撤退到永定河左边。3、卢沟桥守备由河北保安队石友三担任。表面上看起来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殊不知,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宁静罢了。

7月11日,日军率先发起进攻,向宛平县城发起猛烈的炮击,造成了大量的平民伤亡,219团团长吉星文也在炮击中受伤,为了减少宛平平民的伤亡,便一面指挥战斗,一面把平民向其他较为完全的地方疏散,不止宛平城受到了袭击,分散驻守在北平周围的二十九军各部也都与日军发生了激烈的交火,为了掩护部队进攻日军,甚至还出动了大批次的飞机,给我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7月28日,在飞机、大炮的支援下,日本侵略者向驻守在北平的其他三面的军队中国第29军发起了猛烈攻击。在5个多小时的惨烈战斗中,中国守军伤亡2000余人。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

经过长达八年的斗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

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宋哲元

副军长——佟麟阁

第37师师长——冯治安

第38师师长——张自忠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

第143师师长——刘汝朋

第9骑兵师师长——郑大章

赵登禹是我国第一三二师师长,可以说与佟麟阁一般,都是在卢沟桥事变中牺牲了自己。

宋哲元是第二十九军的军长,在整个卢沟桥事变中是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身作则,上行下效。

29军副军长佟麟阁,身先士卒,亲赴一线,他和赵师长的对话,佟麟阁说,我已经准备把家里盖房用的木头做一口棺材,决心以身殉国,赵登禹说,我连棺材都不要,马革裹尸,死而无憾!两位将领在抗战途中光荣殉国。佟麟阁殉国年仅45岁。

七七事变留给我们的教训和经验。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这场战争加剧了中国民族主义,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成爱国热情的迸发,在这场反侵略反帝的斗争中全民族空前团结起来,这更快加速我国这只沉睡的雄狮觉醒了。面对日本的肆意妄为,中国人民开始了集体的反抗,中华民族这只雄狮觉醒了!

面对亡国灭种之危,7月8日向全国发出通电:“全国的同胞们,平津有危险,华北地区有危险,中华民族有危险,只有中国民族团结起来一起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起点,也是全民族抗战的开端,促使了全民族觉醒,是全民族又衰败到振兴的重要转折点。

1937年7月7日,日本鬼子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两国军队在卢沟桥上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斗争。死的死,伤的伤,卢沟桥上倘满了鲜血,枪声,喊杀声,呻吟声,尸体横七竖八的躺在卢沟桥上,桥上的尸体可谓是堆积如山,但是最终卢沟桥事件我国取得了胜利。因为有战争的地方就有流血和牺牲。虽然胜利了,但二十九军的战士们一个个倒下了......

“七七事变”警示我们,谋发展勿忘国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地道路。

上一篇: 苏菲派(苏菲派旋转舞)
下一篇: 中国原子弹之父(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是谁)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