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自诩还有点历史文化知识。一天喝茶时,被儿子问起中国的“茶圣”是哪个朝代的?却一时语塞。想了想,便顺口蒙说是宋代的。
儿子听此回答笑着说,你这方面的“文化”可别写到《掌心春秋》里边去…
如同诸多喝酒的人不知道刘伶一样,许多喝茶的人真不一定知道古代的“茶圣”陆羽,更不一定说清他是哪个朝代的。
陆羽的故事(陆羽的故事民间故事)
当然,不知道“茶圣”未必就是没文化,也不能证明就是不懂得茶道。
只是感觉历史文化传承任重道远,了解历史和历史人物还是很有必要的。
顺口瞎蒙的“茶圣”在宋代,虽然比较接近,但也相差了几百年。
翻翻史料才知道,“茶圣”陆羽实际是唐朝开元年间的。
陆羽,字鸿渐,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
他是唐代茶学家,被后人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陆羽从青年时期起,就对茶叶产生了浓厚兴趣,矢志对此调查研究。
他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著述,用自身努力和影响,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他不仅为中国也为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根据历史记载描述,唐朝上元初年(760年),陆羽曾隐居苕溪,用平生积累,撰《茶经》三卷,对中国茶叶的历史、性状、品质、产地、种植、采制、烹饮、器具等作出科学总结论述。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有关陆羽的轶事典故也是很传神:
据《新唐书》和《唐才子传》记载,陆羽出生时因相貌丑陋而被父母遗弃,后被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在竟陵西门外湖畔拾得并收养。
少年陆羽曾经自己占卦,得解“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意思为鸿雁飞于天上,四方皆是通途,两羽翩翩而动,动作整齐雅观有序,可供效法,为吉兆。
根据这一卦意,当时还没有姓名的陆羽自定姓“陆”,取名“羽”,以“鸿渐”为字。
尽管被僧人收养,从小生活在寺庙,但陆羽并不想皈依佛门。12岁那年,他觉得寺中的生活太枯燥无味,就执意跑到一个戏班子学演戏,当上了优伶。
陆羽长相丑陋,说话又有些口吃,但幽默机智,演丑角得心应手。后来他以此经历编写了三卷笑话书《谑谈》。
唐天宝十五年,陆羽在朋友资助下出游巴山峡川,考察茶叶生产情况。一路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仔细观察,虚心请教,认真记录,收获满满。
“安史之乱”后,24岁的陆羽一路考察茶事,辗转来到江南的舒州、湖州,从此定居于此。开始以茶民为友,以茶叶为伴,用大量的实地考察资料筹备《茶经》创作。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陆羽来到升州(今江苏南京),寄居栖霞寺,钻研茶事。次年,旅居丹阳。唐上元元年(760年)又来到苕溪,隐居山间,闭门著述《茶经》。
写作期间,陆羽一副山野草民打扮,时常“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或诵经吟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迟疑徘徊,每每至日黑兴尽,方号泣而归”。
痴迷研究,著书立说,陆羽终于成了远近闻名的茶叶专家。
据说,唐代竟陵积公和尚,善于品茶,他不但能鉴别所喝是什么茶,还能分辨沏茶用的什么水,而且还能根据口味判断谁是煮茶人。
代宗皇帝听说了积公和尚这种品茶本领,很好奇。因为代宗本人喜欢饮茶,品茶本领也不低,决定当面测试一下。
他下旨召积公和尚来宫中,命宫中煎茶能手,砌一碗上等茶叶,赐予他品尝。
积公和尚谢恩后接茶在手,轻轻喝了一口,就放下茶碗,再也没喝第二口。
代宗皇帝问何故?积公起身双手合十笑着回答:“我之前所饮之茶,都是弟子陆羽亲手所煎。饮惯他煎的茶,再饮别人煎的茶,就感到淡泊无味了。”
皇帝听了,追问陆羽在何处?积公答道:“陆羽酷爱自然,遍游海内名山大川,品评天下名茶美泉,如今浪迹何处贫僧也难知晓。”
朝中官员奉命寻找,几天后终于在江南舒州的山上找到了陆羽,立即把他也召进宫中。
皇帝见陆羽虽是其貌不扬,但出言不凡,知识渊博,已有几分欢喜。于是说明召见缘由,命他煎茶献艺。
陆羽欣然同意。取出自己清明前采制的好茶,用泉水烹煎后,献给皇上。
皇帝接过茶碗,一阵清香迎面扑来,精神为之一振。再看碗中茶叶淡绿清澈,品尝之后香醇回甜,不禁点头称赞。
接着,皇帝命陆羽再煎一碗,由宫人送给在御书房的积公和尚品尝。
积公端起茶来,喝了一口,连称好茶,接着一饮而尽。
他放下茶碗,兴冲冲地走出书房,大声喊道:“鸿渐在哪里?”
皇帝吃了一惊,忙问:“积公怎么知道陆羽来了?”
积公朗声笑道:“我刚才品的茶,只有他才能煎得出来,喝了这茶,当然就知道是渐儿来了。”
代宗皇帝既佩服积公和尚的品茶之功,又惊讶陆羽的高超茶技,就留陆羽在宫中供职,培养宫中茶师。
但陆羽不羡荣华富贵,不久又借故回到苕溪,专心撰写《茶经》去了。
与陆羽同代文人张又新,在其《煎茶水记》里记下了一则真实故事:
湖州刺史李季卿在扬子江畔,遇见了在此考察茶事的陆羽,便相邀同船而行,品茶论道。
李季卿闻说附近扬子江中心的南零水煮茶极佳,即令士卒驾小舟前去汲水。不料士卒于半路上将一瓶水泼洒过半,便偷偷舀了岸边的江水充兑。
煮茶之前,陆羽舀水尝一口,当即说“此为近岸江中之水,非南零水。”
李季卿令士卒再去取水,陆羽品尝后,才微笑道:“此乃江中心南零水也。”
取水的士卒惊得目瞪口呆,诚心跪在陆羽面前,说出了汲水实情。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参考资料和配图均源于网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