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

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

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会议时间:2020年11月21日 ~ 2020年11月22日会议地点:北京市-北京市会议网址:会议简介: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将于2020年11月21-

会议时间:2020年11月21日 ~ 2020年11月22日会议地点:北京市-北京市会议网址:会议简介:

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将于2020年11月21-22日在北京举行。受疫情影响,学术年会各分会场将于2020年10月份在线举行。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方新教授担任本次年会主席,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教授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

本次会议公开征集论文,通过专家匿名评选出优秀论文,将由学会颁发证书,并按照主题和期刊要求推荐至《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和《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上发表(未被期刊录用的论文不影响会后其他会议或期刊投稿)。同时欢迎英文文章投稿,会议录用论文将优先推荐至《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发表。

会议主题和议题

本次会议主题为“全球公共危机与科学技术发展:机遇与挑战”,探讨新型冠状病毒全球疫情下科学技术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社会服务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战略、政策、管理三个层次,提出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为研究制定十四五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贡献智慧。

会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议题(排序不分先后):

1、公共危机与科技发展

2、公共卫生科技创新体系

3、公共卫生的科技国际合作

4、公共卫生与数字化技术

5、新冠疫情的科技、产业和社会创新发展影响

6、新时期国家创新体系

7、科技强国和创新型国家

8、科技人才发展与管理

9、国际科技合作与治理

10、公共危机与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应急管理

11、全球公共危机与公共政策:转型与发展

12、知识产权政策与管理

13、新冠疫情与公共伦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视域

14、全球公共危机背景下推动“双创”发展

15、风险社会与海峡两岸应急管理协同创新

16、新形势下的科技体制改革

17、新兴/颠覆性技术识别与预测

18、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数字化转型

19、重大疫情下军民联防联控联治制度机制与技术方法

20、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科技传播与普及

21、全球公共危机与大科学设施:机遇与挑战

22、新时期的科学计量与科技评价

23、刘则渊科学学思想学术研讨会

24、疫情后的企业创新模式与产业政策协同

25、面向2035年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研究

26、数字时代的创新管理与科技成果转化

27、传染病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

28、数字技术与颠覆性创新

29、技术预见的方法与实践

除上述主题外,同样欢迎科技政策与管理其他相关主题投稿。

参会报名方式

各位会员代表用微信扫描下方小程序码进行报名

122.png

费用

1、会议代表注册费标准

代表类型

缴费日期

9.30之前

9.30-11.02

11.02以后及现场注册

理事

1000

1000

1000

教师及非学生代表

1200

1350

1500

学生代表

600

750

900

注:注册费包括会议餐费和资料费。交通费和住宿费自理。

2、缴费方式

代表类型

缴费方式

转账汇款信息

各参会代表

转账汇款\刷卡\现金

收款人: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银行账号: 1125 0101 0400 0592 1

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科院南路支行

转账汇款时请注明:姓名+单位+年会注册费

3、酒店信息

酒店名称:辽宁大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甲2号

4、重要提醒

受疫情影响年会各分会场于10月以在线形式召开,年会主会场目前不确定现场参会方案,具体会场安排请关注公众号后续通知。

主题/议题:

主题:全球公共危机与科学技术发展:机遇与挑战

征文信息:

征文应是原创的、尚未公开发表的作品,符合学术规范,以中英文写作均可。

1、本次论坛投稿论文字数建议控制在8000-12000字。中文写作体例请参考《科学学研究》()已发表文章,英文写作体例请参考《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已发表文章;

2、年会征文截止到2020年10月9日,欢迎大家投稿。论文摘要和论文全文(推荐采用doc或pdf格式)发送至casssp@casisd.cn,邮件主题请标为“第十六届年会征文+文章标题+议题序号+通讯作者姓名”,征文电子版文件名请标为“征文主标题+通讯作者姓名”。未符合以上要求,将影响征文评审。

3、来稿请在首页用单独一页注明作者的姓名、单位、职称、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和Email地址、微信号(便于在线沟通)等详细信息。请务必在首页填写论文所有作者的相关信息,后期将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更改,如入选,发布的信息将以报名时您所提交电子稿件中所显示的作者排序为准。

4、会议议程及分会场安排请关注本公众号后续通知。

上一篇: 菊黄蟹肥 蟹香满城
下一篇: 会议信息正文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