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下 为 正 文
烟台开发区早班车&烟台开发区微生活小编真朋编辑整理的消息:
四书
五经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尚书》(更新中)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礼记》(待更新)
其他
《尚书》(又称《今文尚书》)是一本由由先秦诸子所著的哲学论著 ,约成书于公元前五世纪,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尚书》主要记载了从尧舜禹时代到东周历时约1500年的历史,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的谈话记录。
《尚书》的尚常见有三种解释方法:
一种说法认为“上”是“上古”的意思,《尚书》就是“上古的书”;
第二种说法认为“上”是“尊崇”的意思,《尚书》就是“人们所尊崇的书”;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尚”是代表“君上(即君王)”的意思,因为这部书的内容大多是臣下对“君上”言论的记载,所以叫做《尚书》。
相传《尚书》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
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西汉学者用二十八宿比喻伏生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尚书》百篇之说乃后起。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焚书令》,禁止民间收藏图书,凡是民间收藏的《诗》、《书》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全都要送交官府,集中烧毁。
秦代的焚书给《尚书》的流传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
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16篇。
然而,在西晋永嘉年间,及一篇孔安国传和一篇《尚书序》,当时《秦誓》一篇已佚,所以这部《尚书》共有59篇。现今流传两千多年的《尚书》,大多是根据梅赜所献的这个本子编修。
尚书(00)尚书序
虞书
尚书(01)尧典
关于禅让
帝尧禅让,虞舜继位。这是《史记》照搬《尚书·虞书·尧典》而流传至今的说法,并且写入了教科书。
而在史书《竹书纪年》中对舜继位却是另一种说法。尧原本是想把帝位传给儿子丹朱,因此把两个女儿许配给舜,一方面以招婿的方式让舜得到足够的封地和利益,另一方面让两个女儿观察舜的一举一动。可惜事与愿违,舜不但收服了尧的两个女儿,而且把尧软禁于平阳,让尧和丹朱不得父子相见,最终以丹朱为要挟,迫使尧昭告天下,让位于舜。
《竹书纪年》相关记载如下: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放尧于平阳。(放,流放)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共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至魏襄王二十年为止。
现存《竹书纪年》分为“古本”和“今本”两个体系。“古本”为辑佚本,其纪事起于夏代,终于公元前299 年,无规整的体例。“今本”纪事起于黄帝,终于魏襄王二十年( 前296) ,有较为完整的体例。
《竹书纪年》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此书开篇是以君主纪年为纲目,上下记载了89位帝王、1847年的历史。
《尧典》记述了尧让位于舜的伟大,符合儒家至善至美至高无上的圣人贤明之标准。最完美的人生在悼词里,更何况是对帝王圣贤的追记。
帝尧禅让帝位于虞舜,儒家弥天大谎。
关于历法
《尚书》大概成书于商代或西周,而把历法归功于帝尧,可能是为了给一个出处吧。一年366天,这是对太阳的观测结果,也是夏历的依据。夏历以冬至为一年的第一天,这就是冬至大如年的来历。也就是说,严谨观测月亮和太阳规律而得到的阴阳历,至少在夏代就已经发展完备,用于生产生活军事经济的方方面面。这就是华夏文明独有的传统文化之一。
↓帝尧画像(原始社会服饰?呵呵)
↓帝尧时代大概是这样的
尚书(01)虞书·尧典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
放齐曰:「胤子朱启明。」
帝曰:「吁!嚚讼可乎?」
帝曰:「畴咨若予采?」
欢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
帝曰:「吁!静言庸违,像恭滔天。」
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
佥曰:「于!鲧哉。」
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
岳曰:「异哉!试可乃已。」
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
岳曰:「否德忝帝位。」
曰:「明明扬侧陋。」
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
帝曰:「俞?予闻,如何?」
岳曰:「瞽子,父顽,母嚚,像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
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帝曰:「钦哉!」
慎微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凪可绩,三载。汝陟帝位。”
舜让于德,弗嗣。
译文
查考往事,帝尧名叫放勋,他恭敬节俭,明察四方,善理天下,道德纯备,温和宽容。他忠实不懈,又能让贤,光辉普照四方,思虑至于天地。他能发扬大德,使家族亲密和睦。家族和睦以后,又辨明其他各族的政事。众族的政事辨明了,又协调万邦诸侯,天下众民因此也就相递变化友好和睦起来。
于是命令羲氏与和氏,敬慎地遵循天数,推算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制定出历法,敬慎地把天时节令告诉人们。
分别命令羲仲,住在东方的旸谷,恭敬地迎接日出,辨别测定太阳东升的时刻。昼夜长短相等,南方朱雀七宿黄昏时出现在天的正南方,依据这些确定仲春时节。这时,人们分散在田野,鸟兽开始生育繁殖。
又命令羲叔,住在南方的交趾,辨别测定太阳往南运行的情况,恭敬地迎接太阳向南回来。白昼时间最长,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火星黄昏时出现在南方,依据这些确定仲夏时节。这时,人们住在高处,鸟兽的羽毛稀疏。
又命令和仲,住在西方的昧谷,恭敬地送别落日,辨别测定太阳西落的时刻。昼夜长短相等,北方玄武七宿中的虚星黄昏时出现在天的正南方,依据这些确定仲秋时节。这时,人们又回到平地上居住,鸟兽换生新毛。
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的幽都,辨别观察太阳往北运行的情况。白昼时间最短,西方白虎七宿中的昴星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依据这些确定仲冬时节。这时,人们住在室内,鸟兽长出了柔软的细毛。
尧说:“啊!你们羲氏与和氏啊,一周年是三百六十六天,要用加闰月的办法确定春夏秋冬四季而成一岁。由此规定百官的事务,许多事情就都兴办起来。”
尧帝说:“善治四时之职的是谁啊?我要提升任用他。”
放齐说:“您的儿子丹朱很开明。”
尧帝说:“唉!他说话虚妄,又好争辩,可以吗?”
尧帝说:“善于处理我们政务的是谁呢?”
驩兜说:“啊!共工防救水灾已具有成效啊。”
尧帝说:“唉!他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谨,而气焰很高。”
尧帝说:“啊!四方诸侯之长!滔滔的洪水普遍危害人们,水势奔腾包围了山岭,淹没了丘陵,浩浩荡荡,弥漫接天。臣民百姓都在叹息,有能使洪水得到治理的吗?”
人们都说:“啊!鲧吧。”
尧帝说:“唉!他违背人意,不服从命令,危害族人。”
四方诸侯之长说:“起用吧!试试可以,就用他。”
尧帝说:“去吧,鲧!要谨慎啊!”过了九年,成效不好。
尧帝说:“啊!四方诸侯之长!我在位七十年,你们能用我之命,升任我的帝位吧!”
四方诸侯之长说:“我们德行鄙陋,不配升任帝位。”
尧帝说:“可以明察贵戚,也可以推举地位低微的人。”
众人提议说:“在下面有一个穷困的人,名叫虞舜。”
尧帝说:“是的,我也听说过,这个人怎么样呢?”
四方诸侯之长回答说:“他是乐官瞽叟的儿子。他的父亲心术不正,后母说话不诚,弟弟象傲慢不友好,而舜能同他们和谐相处。因他的孝心醇厚,治理国务不至于坏吧!”
尧帝说:“我试试吧!把我的两个女儿嫁给舜,从两个女儿那里观察舜的德行。”于是命令两个女儿下到妫水湾,嫁给虞舜。
尧帝说:“敬慎地处理政务吧!”
舜慎重地赞美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常法,人们都能顺从。舜总理百官,百官都能承顺。舜在明堂四门迎接四方宾客,四方宾客都肃然起敬。舜担任守山林的官,在暴风雷雨的恶劣天气也不迷误。
尧帝说:“来吧!舜啊。我同你谋划政事,又考察你的言论,你提的建议一定可以成功,已经三年了,你登上帝位吧!”舜要让给有德的人,不肯继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