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龙凤纹(龙凤纹重环玉佩)

龙凤纹(龙凤纹重环玉佩)

龙凤纹(龙凤纹重环玉佩)明清官窑御瓷是皇家禁苑的无上珍宝,以上诸器各种绮丽、雄奇之貌令人真如推开九天阊阖,步入天宫仙境之感。然在古时,跨门而过的这一“步”实有万钧之重,饱含了无数工匠的精血之力。最可揭露此临阊瑞象背后故事的器物便是本品——大明龙缸。龙凤纹(龙凤纹重环玉佩)对于龙缸,明初时便已殷切追求。因体积大,需专门的“缸窑”来烧造它。洪武御厂设置时便有龙缸窑。然洪武

明清官窑御瓷是皇家禁苑的无上珍宝,以上诸器各种绮丽、雄奇之貌令人真如推开九天阊阖,步入天宫仙境之感。然在古时,跨门而过的这一“步”实有万钧之重,饱含了无数工匠的精血之力。最可揭露此临阊瑞象背后故事的器物便是本品——大明龙缸。

龙凤纹(龙凤纹重环玉佩)

龙凤纹(龙凤纹重环玉佩)

对于龙缸,明初时便已殷切追求。因体积大,需专门的“缸窑”来烧造它。洪武御厂设置时便有龙缸窑。然洪武龙缸没有传世。目前最早可见的是景德镇御器厂遗址出土的宣德青花应龙海浪纹缸。

此器极难烧造,上解成器者“百不得五”(《江西省大志陶书》中语)。龙缸为俗语,在很多明代档案里被它记作瓷缸和鱼缸(如此称法的瓷缸尺寸小于鱼缸)。一接到皇帝烧制龙缸的谕旨,整个御器厂便会高度紧张起来,将生产重心放在此器上,它俨然是明代御窑厂地位最高的瓷器。

因烧制艰难,窑工和涉及烧造事物的官吏多有上表哀求减免之例,但这种请求需遇仁君才能获准。隆庆帝便是仁君,当时的都御史徐栻上疏请求减少烧造龙缸的数量,得到了他的允许。隆庆帝在位初期,重用徐阶、高拱、张居正等名臣能吏,革除前朝弊政,与蒙古俺答议和,促成隆庆和议。废除海禁,史称隆庆开关。其治下国运中兴,海内大治,史称隆庆新政。本件中贸圣佳磁臻第五期的龙缸便有隆庆的仁君重器。

嘉靖是龙缸烧制的顶盛期,隆庆一朝紧随其后,时间虽短,但质量却胜于嘉靖。且此时为提高烧制成功率,朝廷将龙缸的官样造型进行了调整,为宽底、大肚,这一情况在这件器物上也能得到印证。此缸腹部主题绘通龙凤纹,有四海升平之意,龙风飞腾于云雾中海浪上,龙首上仰,龙口大张露齿,凤凰高飞展翅,凤尾舒张,效果甚是华贵。整体绘画豪放生动,繁而不乱,笔法粗细兼备、酣畅流利。而青花发色浓艳,晕散自然。缸胎体厚重,器形硕大。大缸口沿处落楷书“大明隆庆年造”六字一横官窑款,是唯此朝用“年造”而不用“年制”之经典范例,展现了大明中兴的盛世气象。

历代帝王如此热衷,龙缸的用途是什么呢?除景德镇御器厂之外,北京的琉璃厂亦小量造龙缸。明代《明会典》中对此处于嘉靖三十一年的记载有露端详:“各宫殿、膳房及御酒房、花园等处,料造磁缸”。此即明确大缸用于宫殿、膳房、御酒房和花园等处,承担的是盛水、装酒、放油、养鱼、种花等功用。

房间、院落陈设一缸,挺一只花,飘几叶荷,游几尾鱼,是风雅也是古人年年有余的吉祥好彩头。而藏风藏气,得水为上的堪舆哲学亦是此类大缸的妙用之处。爱瓷缸是帝王享受也彰显了皇家气派,但国力有衰时此器难成,不应强求。

万历二十七年,兼理窑务的太监潘相督造龙缸,因多次烧制不成,严酷责罚工人。陶工童宾悯同役之苦,愤而投入熊熊的瓷窑中自焚,后御器厂建“佑陶神庙”以祭祀童宾。童宾也成了风火仙师,是瓷业的窑神菩萨。龙缸也竟成御窑厂的封神之作,引得之后清代的第一督陶官唐英以此龙缸事件作了《龙缸记》。

不似万历,隆庆皇帝明静、宽仁,让很多有能力的大臣有足够的空间施展抱负,创造了一个难得的太平盛世之朝。回顾此如鱼得水之隆庆瓷缸,让人感慨无限。明清御窑精粹如此,背后蕴含的无限万工百匠之力亦可想见端倪

上一篇: 赵晓坤(赵晓坤简历)
下一篇: 野柿子(野柿子树图片)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