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首府杜塞尔多夫市是德国最大的日本人聚居地,这里有大约500家日本企业,8000余名日本公民,城市里充斥着众多独特的“日本文化”元素。比如,毗邻杜塞尔多夫火车总站的银魅曼大街(Immerman Strasse)上云集各类日本商店和餐厅,俗称“日本街”;杜塞尔多夫市会定期举办规模宏大的“日本节(Japanischer Tag)”,每年吸引成千上万尤其是德国年轻人的参与;还有建于1971年的杜塞尔多夫日本国际学校,这也让杜塞尔多夫成为日本与德国以及欧洲大陆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桥头堡。
杜塞尔多夫日本国际学校的发展历程
1960年,在德国的日本学龄儿童家长倡议建立一所全日制的日语学校。这一倡议获得了日本工商会、日本协会和日本总领事馆的支持。1971年4月21日,杜塞尔多夫日本国际学校(Japanische Internationale Schule e.V. in Düsseldorf)作为欧洲第一所全日制日语学校正式开学,临时校舍位于杜塞尔多夫上卡塞尔区(Oberkassel)圣安东尼教堂附属楼卡尼苏斯(Canisiushaus)内。建校时共有43名学生,招收小学到初中阶段的学生。
1972年2月10日,这时学校成立仅10个月,日本文部省便正式承认该校为海外教育机构。两个月后,位于下卡塞尔区(Niederkassel)柯尔希维克街(Kirchweg)38号的校舍建设计划开始实施,这座可容纳330名学生的教学楼于1973年3月9日正式启用,现在已成为当地日本人社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里举办了许多活动和音乐会。
随着日本社区的发展和日本学龄儿童的增加,学校需要扩建。经过1975年和1979年的两次扩建,学校能够容纳约700名学生。随着入学人数的进一步增加,1983年,中学阶段(7-9年级,当时有175名学生)迁至位于郎克街(Lankerstraße)的前中学校舍。1987年5月,学校学生人数超过900人。1992年学生人数增至峰值,达998人。1993年,学校完成了第3次扩建,可容纳1000名学生。1993年后,学生人数开始下降。
目前,学校拥有25间教室,可容纳1000名学生。截至2023年5月,学校共有17个班级,涵盖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共有学生410人。
杜塞尔多夫日本国际学校的教学与运营概况
学校的学生主要为日本儿童和青少年,大部分学生随父母从日本转学而来,家长希望学生做好在日本接受高等教育的准备,学校旨在培养内心丰富、身心健康的孩子,有国际化思维、具备持续学习能力,有自己的想法并尊重他人观点,能够互相学习、互相理解、互相欣赏、共同成长。从日本转学而来的学生,可以在日本海外儿童振兴财团处领取相关教科书。
教学方面,学校大多数课程都使用日语授课,为居住在海外的日本儿童提供相当于日本本土的义务教育,按照日本文部省的中小学教学大纲执行教学内容,培养方案按照日本《学校教育法》(1944年第26号法)规定执行;师资方面,大部分教师来自日本,由日本政府借调3年,某些教师会借调4年,时间较为灵活;基础课程方面,学习内容与日本公立学校相同,学校使用的教科书与日本许多地方使用的教科书相同;教学方式方面,手段多样,除了课堂教育以外,社会实践、兴趣班、体育和家政课程也占了很大比重。
此外,本土教育和国际交流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充分发挥地处德国的区域特色,从1985年起,学生需要每周上两小时德语课,学校教育包含英语和德语内容;积极向德国社会学习借鉴,组织前往德国职业场所参观与体验,还与其他欧洲国家保持着积极互动交流;与家长和当地社区保持良好合作,举办学校开放日、“日本节”“日本日”等活动,与当地机构合作开展特色课程,和姐妹学校开展广泛交流;拥有各年龄段活跃的学校团体,包括国际交流委员会、中小学联合机会、儿童/学生集会等。在学校的校歌中,三段歌词分别提到了日本、德国及莱茵河,由此可见学校既强调本土文化传承,又重视与本地文化的融合。
与日本的公立学校不同,日本国际学校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注册协会,主要利用捐款和赞助运营,因此在日本和德国同属私立学校范畴。协会成员由支持和促进达成协会目标的自然人和法人组成,会员分为荣誉会员、普通会员和支持会员,理事机构由董事、理事、监事、会员组成;协会以及学校管理人员从会员中选出。学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的报名费、学费,以及收到的捐款,日本政府也对学校也进行资助和补贴。该校还被北威州政府认可为私立学校的“补充学校”(Ergänzungsschule)。
学校学生毕业去向主要分为3类,一部分学生留在德国和欧洲继续学业,一部分学生去英美国家等其他地区继续学业,还有一部分学生返回日本继续学业。
杜塞尔多夫日本国际学校发展面临的困境
最初,日本国际学校给杜塞尔多夫的日本学龄儿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解除了日本企业在德投资的后顾之忧。同时,在长达50余年的教育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即熟悉日本又熟悉德国情况的学生,德日两国政要甚至国家元首曾多次造访该校,学校成为两国交流合作的标杆,对促进德日两国间的相互理解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完全日本式”的教育模式遭遇挑战,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
一方面,学校学生人数锐减,从峰值期的998人降至目前的410人。这主要是因为企业不景气,来自日本的外派员工人数减少,且外派员工通常在德工作时间不超过5年,学生的流动性很大。而多数在德国长居的日本家庭选择去德国学校或英语授课的国际学校,为孩子在当地未来的发展做准备。
另一方面,学校口碑下降。日本国际学校倡导“完全日本式”教育,学校大力推进与当地融合,但是由于日本文化相对封闭、自成体系,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此外,学校教学体系单一,学生没有更多的选择,难以吸引当地民众子女的就读热情。(供稿/驻杜塞尔多夫总领馆教育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