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指从体育学科运动项目的整体性、学生学习的整体性、学生发展的整体性出发,把对外相对独立且内在关联性强、共同特征多的运动技术(即同质同类的运动技能)进行整合和重组,并将整合和重组后的内容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以此为单位进行整体分析、整体设计、整体评价,以凸显体育学科运动知识技能的整体性与关联性,追求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教学设计。
一、大概念统摄下体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图1基于大概念的体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在大概念统摄下,使教学系统化、教学整体化、内容结构化,围绕运动项目结构进行教学,将一系列运动知识技能整合为一个具有共同属性和规律的知识技能体系,指向完整运动的学习(图1)。
图1 基于大概念的体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1.基于学科提取大概念,确定大单元教学主题
“以知识技能点为站位,看到的目标只是了解、理解、记忆;以大概念统摄下的大单元为站位,看到的目标才是学科育人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1]。因此,对于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育教学,体育教师应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基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教材价值、知能目标、生活价值、评价标准等,提取大概念,立足大单元教学,做到“上通下联”,即“上通”体育学科的本质和学科的育人价值,“下联”学科运动知识技能点的目标或要求。
以水平四(八年级)《篮球技术与简单战术及运用》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例,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篮球运动特点,从篮球“运动”学习出发,基于“发展篮球技术与简单战术及运用能力”的大目标,确定了以“篮球技术与简单战术及运用”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包含八年级篮球教材中的传球、运球、投篮、移动及简单技战术等教材内容)。其教学策略关注的不是具体运动技能的简单记忆,而是通过设计与大概念相呼应、具有挑战性与驱动性的问题和结构化运动技能的学习活动,组织学生观察体验,提升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篮球技能向篮球运动能力与比赛能力等核心素养转化。
2.重组学段教学内容,确定大单元教学课时
“解决知识碎片化问题的出路并非加大教学设计所需要的时长,而是要揭示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能够看到具体知识技能背后的大概念,进而围绕大概念组织教学”。[2]因此,大概念统摄下的大单元教学,在单元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将学段教学内容知识点进行梳理与重组,遵循横向迁移与纵向拓展相结合的原则,形成连贯的、有重点的生成性学习内容,构建重点性学习知识技能结构体系。
以水平四(八年级)《篮球技术与简单战术及运用》为例,在大概念统摄下,将八年级的诸多篮球运动技能点“聚合”起来,将核心内容(如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行进间低手投篮等)进行有聚焦性、整体性、持续性的相互联系、组合与融合,并不断进行反复、强化、深化的学练与实战(表1)。
大概念统摄下的体育大单元教学课时数一般根据学生的学情、大概念引领下的教材特点、各运动知识技能点的难易程度、运动知识技能点的多少、场地器材设施、学期及学年教学工作计划课时分配、学校课程特色等进行设计,总体课时比例需按照不同教材的特征进行设计,建议球类教材总体课时比例(单一性运动技能学习结构化运动技能学习真实情境中运用学习)为123、田径类教材总体课时比例为131,体操类教材总体课时比例为132,等等。
3.根据大概念与大单元教学主题,确定大单元教学目标
对体育大单元教学整体目标的确定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整体分析单元学习、主题内容的本质、运动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关系、与其他同类内容的联系、本单元应掌握的学段核心内容,以及对学生运动认知的了解。在一定意义上,大概念相当于综合性的、高阶性的、具有统领性的教学目标,其指向学科知识技能的本质,具有迁移的目标指向。大概念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因此以大概念为主题的单元目标的落实,需要进行进阶式的目标细化。
如水平四(八年级)《篮球技术与简单战术及运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根据“篮球技术与简单战术及运用”的大概念进行宏观目标的分解,形成掌握行进间体前换手运球+行进间低手投篮的练习方法与运用、行进间体前换手运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练习方法及运用、行进间胸前传接球+行进间低手投篮的练习方法及运用、传切配合战术结构化运动技战术的综合实践运用等知识与技能的宏观目标及其承载的素养目标,再对以上宏观目标(含素养目标)进行微观目标的细化,即单课目标的细化与落实。
4.整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构建大单元学习过程
在大概念引领具体单元整体教学内容时,根据学生的水平阶段(或学段)特点,避免运动技能与学练方法的碎片化,要形成结构化的单元教学内容,以大概念为统摄,将组成单元的各运动技能内容按照内在逻辑关系建立合理的连接。“越有结构的知识,越接近学科本质,结构化的知识技能有助于记忆、有助于迁移”[3]。因此,结构化运动技能更有助于在游戏比赛和生活实践中随时“提取”和自由“切换”运用。
如在水平四(八年级)《篮球技术与简单战术及运用》单元教学设计中,笔者通过将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行进间低手投篮、侧身跑、传切配合技战术等教学内容进行相互组合,形成本单元的结构化教学内容体系。让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特征、概念、规律之间的关系,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结构,结合问题的解决,在大脑中形成合理的运动技能块、运动技能群、技战术块等,在2VS2、3VS3、5VS5等游戏比赛情境(图2),用结构化篮球技能解决具体问题,形成关键能力,即掌握“篮球技术与简单战术及运用”能力。
图2水平四(八年级)《发展篮技术与简单战术及运用》单元教学设计结构
5.结合学科素养要求,制订大单元教学评价
大概念统摄下的单元教学评价体系应坚持学习性评价、学习的评价与学习式评价相结合的整体全面评价方式,形成“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单元教学评价体系。如“体前换手运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行进间低手投篮”等组合练习,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等单个动作规格及其该技术运用的准确性,而且要一视同仁地评价其他篮球技术的动作规格及其运用能力,更要重视评价篮球技术彼此排列组合的结构化运动技能的动作技术间的衔接能力、转换能力和在模拟与真实比赛中的实践运用能力。
教师也可根据单元教学中课时练习方法的“学练标准”,设计观察量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包括学习新任务、情意表现等),将评价依据移动至学习活动之前思考,将一堂课或一个大单元的学习结果呈现出来,即“视觉化”,这样有利于提高学习目标、学习评价和学习活动的一致性。
二、大概念统摄下体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建议
1.单元整体设计需准确提炼大概念
大概念应结合《课标》,重视“目标统领内容”要求,从项目特征、运动能力特征、运动方法特征等方面抓住学科(项目)本质和核心任务,促进学生打通运动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打破单一教材(知识技能点)学习和教材顺序、课时、学段界限,展开主题式教学设计与学习,形成整体运动认知,帮助学生形成“动作合并同类项”,提升其运动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2.教学内容“少而精”,聚焦学段核心内容
单元教学内容要重视知识技能横向协同的内容体系学习,既要关注知识技能学习的“上接下联”,又要重视其“左顾右盼”。同时,还要重点突出,引导并帮助学生体验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领会体育学科蕴含的思想方法。
3.单元设计应体现有序性、整体性、情境性
“单课时间太短,不能实现复杂的学习目标。”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相比‘一课一得’的传统模式,不仅是形式上的统整,更重要的是其紧密连接单元学习内容”[4]。在考虑学生的运动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着重按照运动技能内容由简到繁、能力培养由单一到综合(如从单一运动技能学习到结构化运动技能学习,再到真实情境中运用学习)、情感体验由浅入深(如学习环境从熟悉、直接转向陌生、间接的真实环境)的规律建立。让学生通过对一个单元有序的、整体性的深入学习,实现对学科知识技能体系、逻辑体系、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的整体建构和认知。
4.单元评价体现学科素养,无“主角”与“配角”之分
大概念统摄下的单元整体设计与评价不应存在运动技能学习的“主角”与“配角”之分,它既体现“内容学习整体性、学生发展整体性”,也体现“学习评价整体性”,评价应该提升至学习结果的综合表现和整体刻画,并让形成性评价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逐步形成“任务—活动—评价”过程,强调评价应指向运动技能“迁移与应用”的综合教育价值,既综合运用运动技能又实现综合育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崔允漷.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2):11-15.
[2][美]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闫寒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崔允漷.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即让学科教育“回家”[J].基础教育课程,2019(Z1):7-11.
[4]刘艳萍,章魏.学科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之整校探索[J].中小学管理,2021(7):28-32.
声明:本文内容为《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独家特约稿件,如有微信公众号等其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有个人转载,请直接转发。
(本文已刊发于《中国学校体育》2021年第10期“教学研究”栏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