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12个学生,因为生源减少,现在我们只能隔年招生。”
每个星期一早上8点30分,吴国先准时组织学生举行升旗仪式,嘹亮的国歌声飘荡在龙里县湾滩河镇谷港这个宁静的苗寨上空。
说是小学,其实只是一个教学点而已。从1983年至今,吴国先一个人坚持在这个学校教书育人,已经整整37年。
一“试”就是37年
龙里县湾滩河镇六广村谷港寨85%的人口都是苗族。1983年8月,谷港民办小学的老师们耐不住大山里的贫穷和寂寞,都选择外出,这一去再也没有回头。
快要开学了,看着村寨里48名适龄儿童无学可上,村民们不知道如何是好——如果没有老师,这些七、八岁的孩子就要翻山越岭到十多里外去读书,山高路远,可苦了孩子啊!
“让我找找看。”看到孩子们面临没有学上的可能,多年前举家从惠水县岗度镇搬到这里居住的吴国富忐忑地对村民说出想让弟弟试一试的想法。
吴国富回到老家,和刚满17岁的堂弟吴国先商量,“要不,你先去代课一段时间,等有老师来了你再退出,到时候再转行做其他?”堂哥的一席话,让吴国先十分矛盾,本来想去报名参军的他,有点难受了。作为苗家儿女,吴国先深知学生读书的苦,如果这些学生因为没有老师而辍学,那可咋办?吴国先矛盾很久,思考很久,最后答应堂哥,先去谷港小学“试一试”。吴国先没有想到,这一试,就在这山高路远的谷港小学扎下了根。
1983年秋季开学,谷港小学共有一、二年级两个复式班40多个学生。吴国先承担了语文、数学、体育等所有的课程,在他的管教下,原本调皮的孩子变得听话起来,成绩也提高了。“1984年统考,我们这个教学点在全公社考了第一名。”吴国先自豪地说,“当时公社还给我发了奖金。”
一“饰”多个角色
当时的谷港民办小学就是用组上的粮仓办的一、二年级两个复式班,从1983年9月开始,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孩子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吴国先承担起了应该开设的所有课程,并持续到现在。
尽管学生不多,初中毕业的吴国先一个人一下子要应付这十多门课还是手忙脚乱。这种情况,哪怕是正规师范毕业的老师也会觉得够呛。吴国先只能在粮仓的楼上挑灯夜战备课,为第二天的课程准备着。为此,吴国先白天教学,晚上补齐自己的知识,这个老师向着“全科”教师的标准在迈进。
从这年开始,在这个不通公路、不通电的苗族山寨,吴国先静下心来,一心只想教好这些学生。
除了是一名“全科”教师,吴国先还是厨师,每天早上的课间休息时间,总是要到食堂帮妻子做午饭。“国家实施营养餐计划,让孩子们吃到了热饭,我爱人就是大家的厨师。”吴国先说,按规定,学校100名学生才能配备一位厨师,可是谷港小学这几年来都只有十来个学生,达不到配备厨师的标准。不能因为学生少就让孩子们饿肚子啊。吴国先只好回去和妻子商量,妻子十分善解人意,默默过来成了孩子们的兼职厨师。
最年轻的民转公教师
2006年,摇摇欲坠的木粮仓实在支撑不下去,学校就搬到附近的农户家中办了两个学期。后来争取到了建教学楼的资金,又面临选址问题。
“当时校址选中的地里全是水稻,要割掉这些水稻才能建学校,都不知道如何向村民开口。”吴国先说。
但是工期紧任务重,吴国先不得不把建设学校的事情向村支两委交流,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拿来做其他我们不同意,只要是建设学校,我们就割掉水稻。”这是当时村民说得最多的话。
村民割掉水稻后,场平工作开始了,三个村民组轮流用锄头挖、用扁担抬,你家拿来一袋沙子,我家拿来几根木头,五凑六合的,两间砖瓦结构的教室终于修建好了。
看到修建学校的感人场面,吴国先很受触动,“他们为了修建学校,把秧田都贡献出来了,我还有哪样理由不把孩子们教育好。”
更加努力地工作,尽职做好一名教师成为他的追求。
因为每年的入学率、巩固率基本上是100%,谷港小学越办越红火,1996年底,吴国先也以龙里县最年轻的民办教师身份顺利转为公办教师。
孩子们的眼泪挽留了我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很多人开始经商。吴国先的另一个堂哥在贵阳做生意,曾多次约他去贵阳帮忙,并许诺每个月给他100多元的报酬,这个工资可是他当时工资的两倍,很诱人。
1988年5月,学生们快放暑假时,22岁的吴国先有了去贵阳和堂哥闯一闯的念头,但他又担心孩子们失学。面对选择,吴国先天天心神不定。
学生们好像感觉到了什么。放假当天,吴国先收拾好行李,准备回惠水县岗度镇老家。
几个学生在大门外,悄悄往里看。
当吴国先拿着行李出来时,学生们立马跑到他跟前围住。
“老师,您要走了吗?”
“老师,您不回来了吗?”
“那种渴望读书,渴望知识的眼神,我这辈子都忘不了,孩子们的眼泪挽留了我。”即便是回忆当时的场景,提到这个细节时,吴国先还是心疼地转过身抹了抹眼泪。
最后,孩子们一直把吴国先送到了谷港寨前,还在他身后大喊,“吴老师,下学期,您一定要来哦,我们等您。”
那个假期,教学的执着和金钱的诱惑让吴国先每天辗转反侧,想了又想,最后决定,不走了。
不再憧憬外面的世界,吴国先教起书来更有劲了,他常常备课到深夜。
从1983年至今,吴国先只身一人扎根深山,以校为家,他教过的学生有上千人,其中还有不少考上了大学。数十年的坚守,让吴国先赢得了社会的赞誉,他被评为黔南州“最美乡村教师”,荣获龙里县“德行龙里”十大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光阴荏苒,吴国先在这个偏远落后的乡村小学一待就是37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
由于教学成绩突出,吴国先有很多次调离谷港小学的机会,都被他拒绝了,他最担心的还是他走了没有人愿意来这里教书,他的心还是在谷港小学。
学校从一间粮仓变成两间砖房,吴国先从一名青涩的青年成长为一名成熟稳重的人民教师,54岁的吴国先说,一定要好好对待这里的孩子,让他们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希望更多的孩子能通过这所小学,学到更多知识早日走出大山。哪怕学校只有一个孩子,我也要把书教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