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14日,2022年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术年会在辽宁沈阳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雪松研究员、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胡海岩院士分别做形势与任务、道德学风报告。技术科学部13位院士、20余位中青年科技专家围绕学科前沿与热点,结合自身科研工作,阐述了对一系列重要科学技术问题的认识和思考,为大家奉献了精彩纷呈的报告。报告会由申长雨、成会明、李应红、何雅玲、胡海岩、杨卫院士分别主持,77位院士出席会议。
陈光院士带来了题为“轻质耐热TiAl合金”的报告,结合轻质耐热TiAl合金的发展历程、应用挑战及其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的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全过程晶体取向控制原理、方法及其在具有复杂固态相变合金中的应用。
顾宁院士作了题为“生物医药铁基微纳材料”的报告,对纳米医学材料进行基本分类,梳理主要发展现状,着重介绍以铁基微纳材料为代表的诊疗一体化材料,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贾金锋院士作了题为“拓扑超导及拓扑量子计算”的报告,展示了如何在超导衬底上制备拓扑绝缘体薄膜及马约拉纳零能模存在的确凿证据;提出了用电场操控马约拉纳零能模的方案,有望实现它们的编织与融合,为拓扑量子计算铺平道路。
孙军院士作了题为“金属材料异质界面强韧化的微纳尺寸效应”的报告,探讨了提高金属材料强韧性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提出了利用异质界面促使位错发生协同运动、以同步提高合金强韧性的新思路,建立了弥散强化合金的多尺度第二相耦合强韧化理论模型,并据此发明了高强韧钼合金、镁合金和金属纳米多层膜制备技术。
范瑞祥院士作了题为“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的报告,报告了在长征七号和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研制过程中采用的多项新方法、新技术,通过理论建模和分析仿真、地面试验验证等方法,攻克和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和难题,完善了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系列型谱,这两型火箭未来将成为我国运载火箭更新换代的主力。
姜培学院士作了题为“极端条件热质传递理论及应用”的报告,针对低碳能源与空天动力系统呈现的微纳结构、高温高压、极高热流及高超声速等特点,以复杂结构内流体与固体界面热传递为切入点,揭示了尺度、界面、变物性和非热平衡对多孔介质热传递影响机理,阐明了微纳多孔介质和微结构中超临界压力流体热传递规律,形成了微多孔介质非热平衡换热理论,提出了热传递调控方法和超临界热力系统热设计方法。
张卫红院士作了题为“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的思考与实践”的报告,针对航空航天飞行器与高端机械装备不断攀升的结构减重与性能提升需求,总结了拓扑优化的实现途径及其面向工程应用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系列创新设计方法。
冷劲松院士作了题为“形状记忆智能结构的力学理论、结构设计与典型应用”的报告,建立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本构理论,提出了形状记忆智能大变形结构的设计方法,研制了形状记忆锁紧展开结构等智能结构,并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等成功应用。
李杰院士作了题为“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的报告,介绍了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及其工程应用进展,提出了概率守恒原理及其随机事件描述,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广义概率密度演化方程,揭示了随机系统中概率密度的发展变化规律,对于解决技术科学领域(如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和海洋工程)中广泛存在的随机力学问题,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具有普遍的科学价值。
唐志共院士作了题为“高超声速流动基础问题飞行试验研究”的报告,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若干共性基础科学问题,通过构建“飞行风洞”结合“物理风洞”和“数值风洞”开展研究,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加深了对高超声速流动机理的认识,有望推动我国高超声速飞行器精细化设计和自主创新发展。
徐世烺院士作了题为“重大基础设施混凝土结构安全韧性与可持续”的报告,介绍了四十余年来重大基础设施混凝土结构安全韧性与可持续的基础理论和技术进展,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即双K断裂理论揭示混凝土开裂过程和增韧新思路、高韧性混凝土的应用技术体系、以及高韧性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及产业化方向。最后对高韧性混凝土的未来产业化方向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展望。
周又和院士作了题为“关于力致失超”的报告,针对超导磁体研制设计中的力学研究问题,介绍了力致失超新概念及其实施途径和多场耦合超导力学等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有力地提升了我国超导应用水平及其国际影响力。
此外,江涌院士及20余位中青年专家作了大会报告。与会院士专家围绕上述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展开讨论和争论。院士专家们一致认为,本次报告会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既有对科学前沿的探索、技术预见,又有关系国计民生的工作和深入思考,不仅促进了院士专家的学术交流,还为学部开展前瞻预测、科学研判等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和广泛视角。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