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中国教师报

中国教师报

中国教师报随着国学不断升温,由于没有统一的教材和课程体系,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一直是中小学开设国学课程的困扰,人们对待国学的态度也有着不同的看法。本文作者意在提醒教师

随着国学不断升温,由于没有统一的教材和课程体系,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一直是中小学开设国学课程的困扰,人们对待国学的态度也有着不同的看法。本文作者意在提醒教师,学生诵读的经典中有不少落后的观念,各校在实践中应当理性思考,避免让国学教育走向“虚热”。

国学课不可照搬文本

□ 卫功立

我从来都不赞成中小学生读经,从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理论看,能够做到这些蒙学里的要求绝对是道德高尚的“君子”,然而这些蒙学存在着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占据着学生的大脑空间,如同计算机的内存,装多了,就会影响运转速度。

我在书店买过一本《民国八大教育家经典文选》,读到胡适先生的《读经评议》时,了解到当时的“教育大咖”们都是反对学生读经的。傅斯年先生还专门在《大公报》发文反对,他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3个事实: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朝代创业都不靠经学,提倡经学后,国力却越来越衰弱,汉唐宋明就是实例;二是经学在过去的社会里,有装点门面之用;三是各个时代所谓的经学,就是每个时代的哲学,依靠经来造就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是办不到的。此外,傅斯年先生还从事实的角度指出两点反对读经的理由:其一,现在中小学的课程已经很繁重了,决不可再加上难读的经书;其二,经在专家手中都是半懂不懂的内容,一旦拿给学生,教者不是混沌混过,就是自欺欺人。

要知道,傅斯年先生当了多年的北京大学校长,是经史学功底很深的大师,都说经很难懂。我不知道,今天主张读经专家的经史学功底是不是已经超越傅斯年了。胡适先生还写过一篇《我们今日还不配读经》的文章,提到博学的王国维先生说:“以弟之愚暗,于《书》所不能解者殆十之五,于《诗》亦十之一二。”

读罢,再回头看当下学校的读经热,是不是开了历史的倒车呢?胡适先生主张可以在教材里选读一些文辞优美、应该诵读的经史文章,如果学生到一定年龄被这些学问吸引,再去研究也不迟。他呼吁:“学生该学的东西太多了,千万不可再浪费了。”

因此,当我见到有的小学把《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直接翻印用作校本课程教材时,顿时感觉内心冰凉。第八次课改已经过去14年,这样的校长和教师却仍旧没有对课程理解的基本素养。根据泰勒的课程和教学原理,课程编制有4个核心问题:一是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学目标?二是提供哪些教育经验可以实现这些目标?三是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四是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校本课程开发也必须以这4个问题为核心,如果把蒙学和读经作为校本课程,读这些是为了培养学生什么精神和技能呢?

校本课程是一所学校独特的课程体系,是融合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产物,三者互相整合,而不是“三张皮”。开发学生们喜欢、能够为他们未来幸福生活做准备的课程,才是教育者需要思考的,并且要想办法实施好,不可以披着传统文化的外衣信马由缰。

教育回归本真的路还很长,但随着教育者不断地反思和实践,相信我们会很快实现这个目标。

(作者单位系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教育局)

上一篇: 英国毕业论文下载
下一篇: 教育部司长王登峰:中国学校体育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化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