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开幕式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 闫勇 通讯员 王茂娴 郑华君)2020年11月26日,湖南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与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同主办的第21届中国朝鲜韩国学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会议主题为“中国朝鲜韩国学研究的视角和方法论”,采用“线上为主,线下为辅”方式进行。会议开幕式由湖南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蔡美花主持,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匡乐满、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曾艳钰、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教授金基石(线上)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匡乐满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及近年来的发展状况。他谈到,深入探讨中国朝鲜韩国学的视域和本质特征,系统阐述中国朝鲜韩国学研究方法论,对确立中国风格、中国视角、中国方法论的研究方向具有重大意义。曾艳钰简要介绍了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发展历史以及学科建设状况,肯定了湖南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在推动外国语学院发展和建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金基石指出湖南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的成立填补了学科地域分布上的空白,认为大会聚焦了学科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两个关键词——“视角”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开幕式后,延边大学资深荣誉教授金柄珉、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沈定昌、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朝鲜语专业教授金健人、湖南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蔡美花、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姜宝有、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崔昌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邢丽菊、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丹等专家学者以“朝鲜韩国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及学科发展”与“朝鲜韩国学研究方法”为主题,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牛林杰和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权赫律以“朝鲜韩国文学本体论研究”为主题,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石源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林利民、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教授张东明等专家学者以“后疫情时代中韩合作”为主题分别进行了主旨发言。
立足本国“立场” 超越本国“视域”
金柄珉在吸纳前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在人文朝鲜韩国学研究中的东亚视域和方法论问题,并明确了东亚视域的内涵和意义,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论。人文朝鲜韩国学既要立足本国“立场”,又需要超越本国“视域”的研究视野。在反思当今世界人文学研究背后“常识思维”的基础之上,应提出语言和知识多元化问题,进而重新编织出东亚视域中的人文朝鲜韩国学。沈定昌回顾与总结了中国朝鲜韩国学研究的发展经历,探讨了该学科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课题。通过展示韩国(朝鲜)语教育、研究队伍、研究成果、学术会议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他表示中国朝鲜韩国学研究发展历程具有研究历史悠久、研究队伍壮大、研究成果丰富、研究合作不断加强等特点。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教授金健人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多年来的朝鲜韩国学研究成果,从“中韩建交”与“韩国学”兴起、“研究的发轫与机构的草创”、“特殊历史成就的特殊研究”、“发现与整理”、“利用和质证”、“跨国界与综合”、“跨学科与交叉”、“新生代崛起,新路子更宽”角度探讨了中国朝鲜韩国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范式,并提出,本次会议集中研讨朝鲜韩国学研究方法,既是对过去的研究和相关方法的总结,也关系到新领域的开拓和新问题的发现,将在朝鲜韩国学发展史上留下浓重而独特的一笔。
提高学科结构性
姜宝有从韩国语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出发,回顾了韩国语教育的成长阶段、韩国语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韩语系的分布以及各高校开设韩国语的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情况,并立足新时代,认为“一带一路”的提出为外国语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展望了在新时代背景下韩国语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提出了新时代韩国语教育的新课题。蔡美花认为,在过去几十年中国朝鲜韩国学横向的学术结构主要集中于对朝鲜韩国文化价值研究、朝鲜韩国国家研究、朝鲜韩国社会问题研究等三大领域。而这三大研究领域的共同特征,就是通过与中国文化的深层关系发现问题、阐释问题,解析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朝鲜韩国学只有通过学科结构性的提高,才能以中国学者缜密科学的学术视角,系统地解释朝鲜半岛的过去与当下,以期实现学科成长和发展。崔昌竻认为,学者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和探讨的并不是“如何”建设一流大学和学科,而是把它建设成为“怎样的”一流大学或学科。并强调了学科的学理内涵才是学者应该关注的核心价值问题,而且这是唯有学者能够充分发挥的重要人文功能,是教科研工作者当仁不让的社会使命。
邢丽菊从历史与现实的视角分析探讨了中国与韩国的人文交流,从现代国际关系、人文交流的内涵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分析了人文交流的重要性。她认为,中韩两国的文化具有很深的关联性和共通性,并站在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回顾了中韩两国间的人文交流,同时也看到了当前中韩两国在人文交流方面存在的困难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展望了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前景。
王丹以北京大学朝鲜语专业为例,探讨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朝鲜—韩国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问题,对高等外语教育应当培养何种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依据以及目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当前朝鲜—韩国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机遇与挑战及其应对方法。石源华以双危机时代中国朝鲜半岛政策的调整为主题,从旧金山体系到后旧金山体系、中美对朝鲜半岛问题的不同追求和目标、朝鲜半岛无核化须解决的五个问题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林利民以“后疫情时代”的世界新变局与中韩合作前景为主题,认为全球“战疫”不但是一场“并非人类对人类”的战争,也是一场涉及全球、范围更广、没有中立国、后果极其严重的“世界大战”,提出了“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如何影响国际政治与国际格局、“后疫情时代”的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局势将发生何种变化等问题做了相关回答,同时也回顾了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中韩两国的守望相助,认为这为两国今后进一步合作开辟了方向。
张东明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提出了新时期朝鲜韩国学研究的几点思考,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对“朝鲜韩国学”概念进行了分析,考察了研究对象自身与外部环境和因素,认为朝鲜半岛研究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应当超越朝鲜半岛研究朝鲜半岛。从政治经济的视角总览朝鲜半岛局势,展望了朝鲜半岛的未来以及朝鲜半岛与东北亚的未来。牛林杰以东亚现代文学中的韩国抗日英雄书写为主题,通过对中、美、日等各国文学叙事资料的发掘与整理,在梳理韩国抗日志士题材叙事作品的基础上,对各国叙事的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点明了整理和研究东亚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有关韩国抗日独立运动的叙事资料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吉林大学教授权赫律以“6.25事变”与韩国文学为主题,从历史与政治的角度分析讨论了“6.25战争”这一概念,并指出“6.25战争”对当时与现在的朝鲜半岛乃至世界和平局势的深远影响,同时从“6.25事变”对韩国文坛的影响出发,归纳总结了战时与战后文坛及其创作倾向,分类别考察了战后小说家及其代表作品。
主旨发言后的专家讨论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徐永彬主持,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本次研讨会具有国际视野与格局,主题鲜明,讨论深入,特别是此次会议对定义“中国朝鲜韩国学”的学术概念具有开创性、突破性的意义。26日下午,会议圆满闭幕。湖南师范大学校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斌主持闭幕式,蔡美花致闭幕辞,她表示本次会议是在我国朝鲜韩国学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以来,第一次以“中国朝鲜韩国学研究视角和方法论”为主题,尝试方法论的探讨;第一次在大会名称中使用“朝鲜韩国学”的全称,尝试学科概念的规范;第一次在华中地区举办朝鲜韩国学大会,力图拓展学科影响力,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她表示,本次大会将有助于推进中国的朝鲜韩国学学科建设,加快推进中国朝鲜韩国学的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形成,建立在国内国际拥有权威性学术话语权的学科地位。
来自全国60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计200余人参与、聆听了本次会议。
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匡乐满致辞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曾艳钰致辞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