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欧洲文明十五讲(欧洲文明十五讲读后感)

欧洲文明十五讲(欧洲文明十五讲读后感)

欧洲文明十五讲(欧洲文明十五讲读后感)《文明的滴定: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英]李约瑟的《文明的滴定: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张卜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李约瑟是以科技史论述社会的代表人物,对我们来说,提到李约瑟最著名的可能莫过于“李约瑟之问”了,即“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而只在欧洲发展出来?以及为什么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在把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

《文明的滴定: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英]李约瑟的《文明的滴定: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张卜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李约瑟是以科技史论述社会的代表人物,对我们来说,提到李约瑟最著名的可能莫过于“李约瑟之问”了,即“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而只在欧洲发展出来?以及为什么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在把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要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其实在李约瑟之前,当然也有大量的学者提出类似的问题。国内外之所以对中国科技史感兴趣,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在近代突然衰落有关,试图找出根本的答案,而李约瑟的切入点是科技史并与社会关联。

欧洲文明十五讲(欧洲文明十五讲读后感)

欧洲文明十五讲(欧洲文明十五讲读后感)

对于将科技与社会关联,李约瑟本人给予了解释:为什么与古代和中世纪科学相对的现代科学(以及现代科学所蕴含的各种政治优势)只能在西方世界发展起来呢?只有认真分析东西方文化,对其作一种真正的滴定(titration)。才能最终回答这个问题。毫无疑问,思想和哲学上的许多因素都起了各自的作用,但肯定也有社会经济方面的重要原因需要加以研究。

所谓“滴定”,在化学上是指用已知强度的化合物溶液来测定某溶液中化合物的量,前者将后者完全转变为第三种化合物,转变的终点由颜色变化等方式来确定。这就是所谓的“容量分析”或“滴定分析”。

李约瑟认为,技术要素可以在古代世界广泛传播,而科学要素通常却未能如此。

在中西方对比时,李约瑟指出:首先,中国的“长青哲学”(philosophiaperennis)是一种有机唯物论(organicmaterialism),中国的思想家普遍持有一种有机论观点,认为现象与现象按照等级秩序彼此关联。其次,中国数学的思想和做法永远是代数式的,而不是几何式的。最后,存在着波与粒子的对立。

古代中国科学,不论是纯粹的还是应用的,都是较为“官方的”。这些工匠的来源,主要可以分为五类:(1)高级官员,他们是功成名就的学者;(2)平民;(3)准奴隶群体中的成员;(4)实际被奴役的人;(5)小官吏,他们是无法获得更高官职的学者。

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科学深受封建官僚制度的影响,决定着科学的“有用与否”,这就使得有些是正统的(如水利工程相关的发明),有些则是非正统的(如炼丹术等)。

在书中,李约瑟驳斥了西方所谓“智慧民族的文明优越感”,所有人都有资格参加建设科学,现代科学是普遍的科学,而非西方的科学。

中国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科学发明,对于世界的历史进程有着重大影响。

中国人的发明和发现大都有广泛的应用,只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的控制之下而已。毫无疑问,中国社会有某种自发趋于稳定的倾向,而欧洲则有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因为,欧洲实际上是一个群岛,一直有独立城邦的传统,并且缺乏贵金属、语言文字有内在的分裂倾向。相比之下,中国是一大片连起来的农耕陆地,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帝国,其行政管理传统在现代之前无忧匹敌。中国物质资源丰富,有单音的文字系统将不同民族凝结起来。

欧洲人永远在天主与“原子和真空”之间痛苦徘徊,摇摆不定,陷于精神分裂;而智慧的中国人则想出一种有机的宇宙观,将自然与人,宗教与国家的过去、现在、未来之一切事物皆包含在内。”也许正是由于这种精神紧张,欧洲人在时机成熟时才得以发挥其创造力。无论如何,直到如此产生的现代科学与工业的洪流摧毁了中国的海堤,中国才感到有必要进入这些伟大力量正在形成的世界。就这样,中国的遗产与所有其他文化的遗产正在联合起来实现世界合作联邦。

科学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矛盾——不断发生历史变迁的人类社会内部的隐秘关联。最明显的矛盾莫过于旧的衰败因素与新的形成因素之间的对立。包括民族主义、人文主义、教育等。李约瑟还将现代科学与民主关联,他以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说明。

李约瑟的看法是,中国文明中存在着抑制现代科学生长的因素,而西方文明中则存在着有利于现代科学生长的因素(对此,可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可以说,倘若欧美与中国的环境条件能够互换,那么其他一切都要互换。

科学是对社会起作用的人类心灵的一项功能。科学向我们揭示了宇宙中的组织层次。但心灵和科学本身都是社会层次的产物,也许可以像其他任何现象那样,在适合于它们的层次上进行研究。本文提出了一些论题,比如组织层次的概念,组织层次之间的辩证转化问题,社会层次上的关联和矛盾,科学与民主的关系作为社会层次的现象,以及科学和民主出现在西半球而非东半球这一特例。

李约瑟试图勾勒中国社会的组织形态,以此说明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发展起来。包括文明起源、儒家、道家等理性学说等。

中国与欧洲在自然法与法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人的世界观依赖于一种完全不同的思路。他们认为,物之所以能够和谐并作,并不是因为有一个外在于它们的最高权威在发布命令,而是因为它们都属于一个等级分明的整体,各个部分形成了一种有机的宇宙样式,它们服从的乃是自身本性的内在命令。

作者简介:李约瑟(JosephNeedham,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5日),出生于英国伦敦,生物化学和科学史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首任所长。(作者简介来源:百度百科)

上一篇: 稚气未脱(稚气未脱的意思)
下一篇: 李姝妍(李姝妍名字好吗)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