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懂分寸的人生,才能进退自如

懂分寸的人生,才能进退自如

懂分寸的人生,才能进退自如孔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矩,就是指分寸。为人处事,重要的是要讲规矩,懂分寸,才能有进有退。人生需有尺,做事需有度。做事做到恰到好处

孔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里的矩,就是指分寸。

为人处事,重要的是要讲规矩,懂分寸,才能有进有退。人生需有尺,做事需有度。

做事做到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才是人生的高境界。

掌握人生分寸,就等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国学文化测算_国学文_国学文化讲堂

做人知分寸

宋玉言:“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做人要讲分寸,学会有度有量,不卑不亢。

凡事过刚则易折,过满则招损。不可成乱矩之人,不能行过分之举。

《孟子》言:“不以规矩,何以成方圆。”

做事留余地,说话讲面子,凡事不能做得太满,做人要审时度势,恰到好处。

曾国藩有“外圆内方”的处事哲学:内在秉持自己的个人操守,外在尽量表现得圆润,善于求变。

早年曾国藩刚直,与人意见不合时常起争执,且不肯退让。

但随着阅历的增长,他磨平了自己的棱角,开始学会宽以待人,不再凡事咄咄逼人,于此同事,他内心的操守并未改变,仍然严于律己。

鲍超曾是曾国藩账下一员猛将,但由此与曾国荃起了冲突,放言不干了。

曾国藩劝阻说:“你甩手不干了,我们自己人知道你同国荃有矛盾,可外人看了,会怀疑你对朝廷有不满,你这样做,只会授人以把柄。”

鲍超听罢,才明白自己太欠考虑,太冲动了。

曾国藩收起了以往的脾气,劝阻部下时掌握了分寸,既给部下留足了面子,又达到了教导的目的,尺度拿捏得当,自然事半功倍。

《易经》言:性格需讲求内外协调,不扬不抑。

过于退让,显得自卑且懦弱;过于高傲,又显得咄咄逼人。

给他人留余地,其实也是留余地给自己。

刚柔平衡,软中有硬,能屈能伸,能进能退,才是做人处事之道。

国学文化讲堂_国学文_国学文化测算

交往讲分寸

亲疏有节,冷热有度,不论关系再怎么好,也要懂得礼让,不可越界。

不同的场合,遇见不同的人,说的话也不同。

与人交往,说话要讲究分寸,不可因双方亲近而毫无顾忌,不可因个性直爽而滔滔不绝。

有了分寸,关系才会稳固,相处才会和谐。

三国时期的杨修是当时公认的才华横溢之人。有次,他陪曹操游览一处新建的园子。

游览完了后,曹操什么也没说,只在大门上写了个“活”字。

负责修园的官员不知何意,而杨修却已领悟到曹操的意思。

他告诉众官员:“门中一活字,不就是阔字么?丞相的意思是门太大了,改小些。”

杨修仗着才智过人,但时常耍着小聪明,这让曹操开始嫉恨。

有次曹操外出征战,战事不顺,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某日晚,部下问曹操夜行的指示,曹操随口说了声鸡肋。

杨修听了后,吩咐士兵们准备撤退。

有将军问他为什么,他说: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丞相的意思是放弃这里,撤退。”

曹操得知后大怒,以扰乱军心为由将杨修处死。

杨修恃才傲物,不懂与人相处的界限,说了不该说的话,失了分寸,招来祸端。

朱熹有言:“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默为懿行,过默者,宜防其奸。”

与人相处,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感。越界易冲突,太远易生隙。

距离产生美,掌握分寸感,能使相处更轻松,双方关系更融洽。

凡事讲分寸,知礼节,过犹不及反会生事,脚踏实地才是规矩之举。

国学文_国学文化讲堂_国学文化测算

国学文化测算_国学文化讲堂_国学文

处事懂分寸

事情做得过头,或者做得不足,皆是分寸把握不当的后果。

得失心不能太重,人不可能完美,不可因一些错误,而情绪剧烈起伏,失了分寸与度量,反而于事不利。

做事要进退有度,既知顺势而上,又擅急流勇退。

宋太祖赵匡胤有次晚朝时,留石守信等高级将领下来喝酒。

喝得开心时,赵匡胤突然退到屏后,叹气说:

“倘若不是你们帮助,我当不了皇帝,可当皇帝守江山也难啊,晚上我常难以入睡。”石守信等人忙问其中原因。

赵匡胤说:

“我知道你们对我并没有二心,只是怕哪日你们的部下想要富贵,给你们黄袍加身,到时你们即使不想也身不由己了。”

众将明白受到了猜疑,忙惊慌下跪哭起来,求皇帝指一条明路。

宋太祖说:

“人活着,不就图个富贵么,你们可以交出兵权,到地方置办产业,为自己养老,为子孙后代积攒财富。

如此我们君臣可以心安,不再猜疑。”

众将颇为感激,次日交出兵权,返乡养老。

宋太祖在兵权问题上处理得当,知晓分寸,不冒进不退缩,众将也有自知之明,应变及时,双方各退一步,顺利解决了本会棘手之事。

有言道:“得失之间,必有因果。”

为人处事,需知道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分寸,做事懂得平衡之道,进退之则。

分寸之间,尽是人心博弈,处事哲理。

不贪不过,不偏不倚,诸事才能得心应手。

国学文化测算_国学文化讲堂_国学文

《易经》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聪明的人,懂得做人的尺度,能做到知礼,知足,识趣,于进退间处理人际关系。

人生的成败盛衰,轻重缓急,皆在对分寸的把握之中。

掌握做人的分寸,懂得做事的尺度,才能丈量出人生的高度。

作者:韩九叔,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国学文刊(guoxuewenakn),用文化温暖人心,不丢传统,不忘来路,不失本心!

国学文化讲堂_国学文化测算_国学文

上一篇: 从东方学看中国“韩国学”的属性与特色
下一篇: 一个人最好的修养,是干净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