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不决,恒河解决”
在印度人眼中,恒河水几乎无所不能,不仅是一条纯净的圣河,还可承载人们的痛苦,在恒河里沐浴更是可以洗去身上的污浊。
印度恒河有多脏(印度恒河有多脏)
但日益严重的污染,使恒河水变得浑浊不堪。然而奇怪的是,尽管河水污染严重,当地人依然饮用它,甚至将它包装成了矿泉水进行售卖。
印度人将恒河水商业化,包装成矿泉水进行售卖。据了解,每瓶恒河水售价换算成人民币大约在2块多,在电商平台发售不到一小时,大约10万瓶的恒河矿泉水就被一抢而空了。甚至有印度人表示:根本抢不到。
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横跨北印度平原,流经北方邦,与最大支流亚穆纳河汇合后,再流经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最后分成多条支流注入孟加拉湾。
现如今,恒河已经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大肠杆菌的标准,是每100毫升水里有500个左右的大肠杆菌,而恒河水里每100毫升就有大约10万个大肠杆菌。
不过庆幸的是,大肠杆菌对人体健康没有过多的危害,只是作为指标参考,但水中的大肠杆菌越多,也就意味着水里的粪便越多。
对于恒河来说,粪便和遗体污染只是冰山一角。上世纪70年代,恒河地区渔业还处于发达的状态,但随着印度工业发展迅速,大量含有重金属物质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排入恒河,使得污染程度进一步加深,存活的鱼类也在逐渐减少。
按理说,恒河水是从冰川中流出,越接近源头的地方越清澈才对,但印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在常规的水质测试中居然发现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研究发现,恒河水中的细菌数量激增,并且靠近水源的地方还出现了“超级细菌”。尽管源头距离村庄、工厂、城市还有数百英里,但依然产生了威胁人类的抗药性细菌。
在印度,流传着“干了这碗恒河水,来生再做印度人”的说法,那么印度人为何如此钟爱恒河水呢?其实这都源自于印度人的宗教信仰,在当地人看来恒河水不仅可以净化心灵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而国内一些偏远地区的印度教徒,想要沐浴或者饮用,也不用特地到恒河边了,只需在家门口的商店就能买到恒河矿泉水,既满足了信仰,又节约了时间,这也是恒恒河矿泉水在印度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在我们看来浑浊不堪的恒河水,印度人的身体似乎已经习以为常,能很好地适应恒河水中的细菌。
但事实上,印度人在饮用恒河水的同时,也饱受着水污染带来的折磨。据统计,饮用或者沐浴恒河水的印度人,患消化道疾病和皮肤病的几率比其他人高6倍左右。
在印度每天都有人死于介水传染病,而这种传染病就是由于人类饮用了受污染、未消毒的水源导致的。不仅如此,恒河两岸的生态环境和农业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使得庄稼产量逐年递减。
既然恒河水污染如此严重,那么印度人为何不治理呢?其实印度人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意识到了恒河水污染的问题。
1985年开始,印度开始陆续投入了400亿卢比,试图在恒河周边建立水处理系统,但整体效果并不理想,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直到2014年,莫迪当选印度总统后声称,要让恒河重新恢复往日的清澈,远离污染。并且计划在5年内拿出2000亿卢比用于治理恒河水污染。
虽然莫迪治理恒河期间,效果并不是特别的理想,但近几年恒河污染的情况整体也有一些好转。
印度几次治理恒河水污染,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实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首先是宗教因素。据统计,印度人口约有13.5亿,其中80%以上的人都是印度教徒,在印度教徒眼中,一生起码要在恒河中洗一次澡,如果没有洗过,那么生活可能就不会“幸福”。因此,在恒河中沐浴也成为了一种神圣的礼仪。
如果恒河在治理期间,人们不能去河里沐浴,那么势必会引起一些教徒的不满,所以治理起来也是难上加难。
其次是经济因素。印度经济产业较为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业、纺织业、服务业等。自21世纪初以来,印度的GDP年均增长率在6%-7%左右。
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一些恒河周边的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将一些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进了河里。这也让周边流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解决恒河污染问题,印度政府也曾向世界银行借款10亿美元,但由于恒河污染程度较为严重,治理效果始终不尽人意。
虽然印度几次治理恒河水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但随着近几年,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恒河水的污染情况也有所好转。
当然,我们也需要尊重印度当地的文化,希望恒河能够治理成功,早日将印度的“母亲河”恢复往日的清澈,使更多的印度人免受传染病和皮肤病的折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