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构建: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现实路径
文\林志明
国学教育现在做得很热闹。上有官方在唱高调,2013年以来高调不断,教育主管部门还专门发了一个指导纲要;中有各种社会机构,不甘寂寞,不甘失语,贡献自己的力量;下有各种民间资本闻风而动,嗅着商机,动作频频。一时泥沙俱下,令人难以分辨。笔者有幸,几年来一直被裹挟于这一潮流之中,做了点事儿,也有了一点儿体会。窃以为,广大有志之士还是要看破热闹,回归现实:国学教育不过是少数人在做的事儿,而且做得辛苦而艰难!唱高调的无视之,爱埋怨的无视之,亟需的是面对现实,多干实事。
怎么干实事?以中小学为例,实干的态度就是不要一遍遍抱怨当下的教学和管理存在多少弊端,抱怨家长和教师是多么功利,抱怨整个社会给国学教育带来的困难和阻力,而是要积极面对现实,思考在比较难的局面之下如何推进国学教育。
鄙人的信条是,国学教育必须也只能面对当前的教育现状,在证明有能力满足当代人的教育需求和发展需要的同时,破开体制之罅隙,找到自身发展的康庄通衢。夫子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我们既然活在这个时代,就不可避免面对这个时代的体制和人群,就需要解决这个时代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别无选择。
所以,干实事就从化解困难开始。当前,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面临种种难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科设置上,二是师资培养上,三是课程构建上。第一个难题的解决有赖于官方,这一两年似乎浮现些微曙光;第二个难题有赖于高校的师范生培养和广大教师自己,当然其他人可做的工作也很多;第三个难题则是比较容易解决的,是学界、一线教师和社会工作者可以合作研究而收获成果的。这里,我想谈一谈对化解第三个难题的一点儿体会。
为什么要将重点放在第三个问题上?因为课程化是一座可靠的桥梁,是一条现实的路径,可以为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即时开展国学教育指明方向。就我的感受而言,一线教师在开设国学课的时候,最缺的不是知识,不是资源,不是方法,而是一个课程的基本构架。
具体说来,就是国学课的立意在那里,要上什么内容,完成什么教学目标,如何开展教学,如何完成评价等方面的清晰界定。这些清楚了,就好比一件事如果总体思路清晰了,就好做了。虽然做成事的条件不一定都具备,但是做事的人就可以踏踏实实开始做,具备多少条件就做多少事。而如果总体思路不清晰,那么事情就无从做起。
拿语文课作为例子。为什么大多数年轻教师可以很快上手?不是因为教师受到多么好的专业教育,经过多么扎实的实习,而是因为语文课经过几代人的打磨,其作为课程已经非常成熟。它的基本理念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它的教学目标是汉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它的教学模式多样、稳定且随处可见,它的评价形式是语文考试……
这些问题是如此的确定,因而,年轻教师经过一年半载的摸索就可以大体掌握,从而把握到了语文课的基本范式,然后依托这一范式将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展现出来。
如果语文课没有这些较为确定的范式,设想一下,来自高校中文系的毕业生会将语文课上成什么样子?众所周知,中文系的学科知识不可谓不庞杂,他们的知识结构是良莠不齐的,他们的兴趣也极为迥异的,如果由他们各自创构语文课程,那么语文课程将会千奇百状。而在现实中,语文课尽管会有千百种风格,但却包含一些共同的范式,体现了共同的理念和目标。这就是语文课程所凝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正是教师们将知识和才能运用到课堂上的中间桥梁。
对于国学课来说,尤其需要这样一座桥梁。这几年,笔者一直在接触广大中小学的校长、主任和国学教师、语文教师。对于国学,他们是十分欢迎的。但是,他们也有满满的困惑和无助:国学是什么?国学的教育意义具体体现在那里?各个学段开展国学教育要实现哪些目标?国学课的基本教学模式是什么?国学教育如何评价?简言之,开展国学课从哪做起,怎么做啊?
许多学校带着这些困惑开始了自己的探索。有的很早就开始诵读经典,但仅仅是读一读、背一背而已;有的在活动中搞国学,如礼仪、书法、游学等,但是热闹的过程之后不知如何深入;有的从校本课程做起,但是照搬语文课的样式来上国学内容……
这些做法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了基本上只是一种体验,只是让教师和学生体验体验国学的某些内容,如四书五经、琴棋书画之类;它们与真正的国学教学实践还相去甚远,也很难持续地、深入地惠及学生。
问题在哪里? 在于国学教育没有现成的课程架构。许多人可能会说,课程设置是国家的事啊,学校哪能越俎代庖。确实,我们国家对课程的管理十分严格,如果将来国学成为国家课程,那么自然要有相关的部门来规范国学课程。但那毕竟是在将来,是如果,就当下而言,所有有志于开展国学教育的学校必须而且应当考虑构建国学课程。
这是因为,一是学校实际需要,有助于国学课真正落地生根;二是国家也允许,三级课程体系当中的校本课程,其实为学校探索国学课程提供了合法空间。事实上,教育界从2000以来所倡导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支持、鼓励学校和教师进行课程开发和创新的。
只是学校和教师不适应开发者的角色而已。在中国,学校和教师是课程的完美执行者,但却从来不会自觉地从开发者的立场去看问题。个中原因不在于他们身上,而在于我们的教育体制上。我们的教育体制把控课程太久了,导致了学校和教师们形成了依赖和惯性,以至于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不管人们如何期待和呼唤,教师已难以回到最初的角色上来:既要执行“教”,更要设计“教”。鉴于这样的现实,要想在中小学推进国学教育,就亟需为他们提供较为成型的国学课程,否则他们就无从做起。
谈到国学课程的构建,这里无法一一详论。我只想抽绎出几个重要问题,与有志于此的同仁加以探讨。
第一是“国学”的边界问题,“国学教育”这一概念是从内容的角度引起的,而“国学”的内容却容易陷入无边界的散漫之中。如果“国学”没有科学而又简易的边界厘定,那么国学教育也会随之流荡而虚脱。对此,鄙人以为应当重点关注国学经典文本和传统文化结构。
第二是“国学课程”的独立性问题,即“国学课”要成立一门专门的课程,要区别于中小学现有的学科,尤其要区别于语文学科。严谨来说,语文课包含国学内容,但是国学课绝非语文课,二者的理念、目标和教学模式是截然不同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根据语文课的逻辑(文言文的学习),那么“四书五经”的大部分内容很难进入中学,更是无法进入小学,而如果根据国学课的逻辑(经典的熏染),“四书五经”(至少“四书”)的学习不能迟于初中,甚至小学高年级就可以开始。
第三是“国学课程”的理念问题。为什么要开展国学教育?上国学课的意义具体表现在哪里?国学课程最核心的价值观是什么?这是构建国学课程必然要考虑的问题。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从科学界定“国学”的边界和思考“国学”的当下意义、教育意义开始,需要做一些接地气的调查和分析,并给出初步的结论。
第四是“国学课程”的教学目标问题。如果国学课应该上,那么应该上到什么程度,完成什么样的目标?从小学、初中以至高中,各个学段应该实现的具体目标是什么?这些点上不能含糊,必须逐一给出回应,哪怕是不够完满的回答。
第五是“国学课”的教学范式和评价的问题。一堂国学课的基本环节是什么,它追求什么样的课堂效果,它提倡展现怎样的教学智慧,这是开设国学课必须首先探讨的问题。同时,国学教育如何评价,指标如何设定,评价的主体包括哪些,评价的方式如何选取,这也是不能回避的。
当然,构建国学课程所需解决的问题不只以上五个方面,这里只是挂一漏万地提出这个议题。实际上,国学课程的构建是教育界和广大国学爱好者所应精诚合作、共同面对的事。国学本身就是跨学科的,再与课程、教育、学校相结合,形成一个适合于当下教学实践的课程,显然这是极为复杂和难做的一件事。不过,方法总比困难多,关键是去做。鄙人号召同仁们注目于此,用力于此,持续于此,以期为中小学推广国学教育做一点儿实绩。
【作者介绍】:
林志明,育灵童教育教研院副院长、教研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致力于家庭国学和学校国学的研究、实践和推广工作,主持研发了将近30例中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参与了各种形式的国学教师培训工作。
主
持
说
国学热潮中的理性思考
文\何杰
国学教育课程化是国学教育进入自觉发展阶段的体现。在举国讲“国学”的热潮中,对国学教育如何开展进行理性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林博士提出国学教育课程化设想正给我们提供了思考的触发点。很多时候,我们忙着出发,既没有目标,又忘了来路——这就是国学教育课程化的意义。林博士提出的几个重要问题,特别是“为什么要开展国学教育”“国学课程最核心的价值观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正是对目标与来路的思考,值得关注。
【栏目主持】
何杰老师,北京师大二附中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员,北京市级骨干教师。
特别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慈善基金会
公众号主编:孟琢 谢琰 董京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