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管理条例》1990年2月1日起实施
2、《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6月1日起施行
3、《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确立基础教育的地位,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特别指出要重视和发展学前教育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9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 标志,充分体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
5、《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2003年)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制定的
◆《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并对幼儿园的任务、原则、学制、目标,以及幼儿的入园和编班,幼儿园的卫生保健、教育、园舍、设备、工作人员、经费、管理等具体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定
◆《关于幼儿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涉及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切实履行政府职责;加强管理,保证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幼儿园教师素质;加强领导,保证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顺利进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第一,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第二,明确政府职责
第三,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二、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又称“国十条”,指明了学前教育发展的方向:
(一)把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二)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三)多种途径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
(四)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五)加强幼儿园准入管理
(六)强化幼儿园安全监管
(七)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
(八)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九)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
(十)统筹规划,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我国学前教育实践及课程建设改革与探索的趋势
○学前教育在微观操作层面上的教育实践,集中表现在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上。我国学前教育在这一层面上的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在根本的价值取向上,就是由过去对于儿童本身之外学科取向的知识、技能转向对于儿童及儿童自己的活动和经验的聚焦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民间开始自发进行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重视儿童主体地位,探索多样化的课程模式。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明确了学前教育要重视儿童的身心健康、尊重儿童的人格权利、正视儿童的个体差异,这是政府对学前领域自下而上的探索的肯定,标志学前课程变革 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理论与实践脱节是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模式变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政府近几年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下发了《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引领公众将目光重新聚焦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标上。坚持儿童发展为主的价值取向,政府在加强宏观指导的同时,在具体课程模式和内容改革放权,让幼儿园课程管理走向多元、走向开放 、走向自主,是当今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主导趋向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