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知乎上犯罪学的前辈不少,我只是个小辈。不过还是很希望可以在这里分享一下在美国本科主修犯罪学的体验,也权当是给自己留的一个纪念。
我其实从没有想过要去学犯罪学。即使我热爱推理小说,也幻想过鲜衣怒马为民除害,我从没想过大学要去学犯罪学。犯罪学这个概念对于在国内读书的我太为遥远,因此当我来到美国发现社会学底下竟然还有个叫犯罪学的专业时,很是惊讶。阴差阳错间,我就这么进了这样一道不后悔的门。
课程设置上,犯罪学的课程跟绝大多数的社科类学科一样,多数还是一些理论功夫。在绝大多数的课上,你可以好好地去探究不同犯罪的成因,你可以去思考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背后的原因,你可以认认真真去尝试理解那些不被社会主流所理解的人群。我认为犯罪学所针对的并不仅仅是法律界限内的“犯罪”,更多的是对于传统思考下的“不正常行为”的研究。
在这样的学习下,我收获最大的其实是一份对于不同人群的理解。这种理解绝不意味着对于罪行的原谅和姑息,更多的是对于不正常行为者或者是受害者的一声叹息(因为总还有那么一小撮天生以犯罪为乐趣的家伙)。大多数的犯罪学(社会学)理论都很强调环境的作用,而学习着这些的我们常会看到不少在高压环境下因缘际会走上不归路的犯罪者,也深深了解到那些受害者们为什么如此逆来顺受。每一个或奇怪或过分的行为背后一定有其潜藏的原因。这说起来是老生常谈,可人们在评价他人时或在与他人相处时却常常忘了这些。犯罪学的学习使我更加宽容,她时时提醒着我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因缘际会,所以永远不要想当然地将自己的经验带进去揣测、期待他人。说起来,好像还是老生常谈。
实际上犯罪学学习的东西并不高深,里面有许多的知识我认为是应普及的,尤其是应在中国的小初高中普及的。这些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什么是家庭暴力、什么是约会暴力、什么是情感暴力、如何面对情感/性骚扰、如何理解自己的自残/自杀欲望、如何面对性侵犯、如何处理儿童暴力、什么是人口贩卖、如何面对自己的奇特(性)癖好、什么是死亡如何面对死亡看待死亡、等等。我不了解美国的中学系统,不知道这是不是普及的知识。可在中国经历过完整中学学习的我知道这实在是太欠缺了,而且比这欠缺更可怕的是,现在的绝大多数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信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谁是注定的受害者或是天生的犯罪者,我们很可能会在不自知之间成为受害人或是加害者。希望这样的教育或者说知识普及可以真正被大家所重视,纵然道阻且长。
当然,作为听起来很酷炫的学科,我们也还是有一些很酷炫的事情的(不,并没有)。虽然绝大多数的课程还是专注于理论,我们也会有一些初级的犯罪侦查方面的课程。因为过分初级,所以总有一种是在听前任FBI探员讲那些过去的故事的感觉。有一次上课,我愣是连续看了三个小时的尸体照片,以至于当时我几乎已经绝了继续学习犯罪学的心思。
我们也会有一些很新颖的课程活动。譬如在这学期的恐怖主义课上,我们被分成了不同小组,每一个小组代表一个恐怖组织,利用一种生物武器,虚构一场恐怖袭击(……)。之后,我们还要西装革履地站在台上向老师邀请来的嘉宾(也就是真正的安全类专家们)给这场(其他组虚构的)恐怖袭击进行安全评估的汇报。
犯罪学的课堂有一个颇为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我们有太多非常优秀的来自于社会不同分支的演讲者来到我们的课堂。从联邦政府的FBI联邦调查局探员、国土安全局探员、缉毒局探员、法官、检察官、法医等,到城市级别的警察、消防员、狱警、风险管控人员等,到社会组织类的预防自杀组织、反家庭暴力组织、反人口贩运组织、反动物虐待组织、反儿童虐待组织、性侵犯帮助组织等等等等,有太多非常优秀的、可以给予不同视角的人来到了我们的课堂里。他们所见到的真实案例、拥有的真实体会,总是可以很好地在理论体系外给予我们一个补充。
可我最难以忘怀的那位演讲者,不属于以上的任何一个身份。他来自卢旺达,是卢旺达大屠杀的幸存者,靠着藏匿在卢旺达大饭店而逃过一劫。他说话很慢,有着一点儿我不熟悉的口音,但一字一句说着很是清晰。在他克制而又沉重的眼神中,他用缓慢而坚定的口吻,讲述了他在那场大屠杀中的九死一生。屠杀结束后,他以法律人的身份回到了卢旺达,成为了清算屠杀的诸多法庭中的重要一员。可在这样的事上,从没有什么胜利可言。在这个一百天内消失了近一百万人口的国家里,没有谁是赢家。我记得我问了他一个问题,问他那些国际组织、外交关系到底对于种族屠杀会有多少的制约效果。我已无法逐字复述他的回答,可他悲凉的眼神仍是那样历历在目。他说,不要相信其他国家、其他组织可以帮助什么。不要相信。
相较于其他专业,犯罪学难免会更专注于那些阴暗的角落。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犯罪学的老师与学生又常常比我认识的其他人群更为乐观与理想主义。在这个地方,没有人会去嘲笑你渴望世界和平的理想,也没有人会否认你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可能性。
我们有时候要去讨论一些世界大事,那些在地球另一端的战火纷飞。我们也会去探究一些特别小的个人的情况,即使我们可能终身不会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在这儿,没有人会觉得这事儿太大哪轮得到我们去做什么,也没有人会觉得,“哎那事儿关你们什么事呀别瞎操心。” 在这里,所有的古道热肠和侠肝义胆都有地方可以安放。你会真诚地去相信,去相信自己也有着足以改变什么的力量。
当然,理智地来说,犯罪学对于中国学生,仍是一个较为冒险的选择。
首先,对于英语有一定要求。一方面跟其他所有文科科目一样,这个专业对于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一定要求。另一方面,这个专业颇为要求口语能力。老师时不时会随口虚拟一个案例,附上一堆我闻所未闻的神奇炸药们。同学间的学术交流也常常使我感到语塞。我个人水平确实极为有限,可不能否认的是,犯罪的天地太为广阔,对于语言储备还是有那么一些要求在那儿。不要有压力,但要有准备。
其次则是就业方面的局限性。如果你是美国人的话(我不了解绿卡情况),那么不用担心,每学期都有各种FBI国土安全局等高大上机构前来招人,犯罪学的人才还是非常走俏的,如果会中文的那更是香饽饽。如果喜爱当地生活,各类警局、监狱总是人手紧缺,无需担忧。但是我们作为中国人,也应该清楚那些职业与我们没有什么关系。即使回国,好像国内的相关职业也不会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你要想好你接下来要去做什么。
其三,好像也没有什么其三了。总体来说,学犯罪学的中国学生较少,或者说,学犯罪学的东亚人就非常少?很多时候,我不仅是班级里唯一的中国学生,更是班级里唯一的东亚面孔,这让我有些奇怪。学习时也时常感到犯罪学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西方学科,他们对于中国古代的犯罪和犯罪学情况涉猎还是太少。
美国本科的犯罪学学习其实还是浮于表面,更多的是一个广度的延伸,而非真正学术性的向里的探索。有时候我也忍不住心躁,质问自己可否学到什么安身立命的本事,怀疑我这样一个尚不能经济独立的年轻人有什么资格去为千里之外的陌生人操心生死。我前十八年的教育从未告诉我,我可以做些什么。
现在我结束了本科的学习,内心才逐渐安静了下来。或许可以用来安身立命的并不仅仅是技术,也包括那些不断的自我怀疑、叩问、思索后所留下的东西。而我所想走的路,正在这混沌之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