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华夏源远流长的国学经典,更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为了进一步宣扬中国传统文化,高新技术学院特录制“传承国学有我在”宣传视频。
传承国学之书画
书画是书法和绘画的统称,中国书画艺术,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精华,是人类历史上值得品鉴和典藏的艺术珍品。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绘画是一种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在中世纪的欧洲,常把绘画称作“猴子的艺术”,因为如同猴子喜欢模仿人类活动一样,绘画也是模仿场景。
传承国学之哲学
哲学按其希腊语词源是“追寻智慧”的意思。中文里,“哲”起源很早,其历史久远。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学家”,“思想家”之谓。一般认为中国哲学起源东周时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为代表。而实际上在之前的《易经》当中,已经开始讨论哲学问题。
传承国学之刺绣
刺绣,古代称之为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古代称“黹”、“针黹”。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属于“女红”的一个重要部分。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中国的手工刺绣工艺,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据《尚书》记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
传承国学之易学
易学源于《易经》之学,简称易学。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它起始于筮占但高于筮占。《易经》中记录了很多上古的古代历史事件,因此易经本于实践。《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最系统、最厚重的典籍,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文文化的基础。易学分为儒家易、筮术易,易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分成易理易学、象数易学、数理易学、纳音易学几大类。三易在先秦有专门的经师。
传承国学之医学
中国医学历史悠久,约在商周之时,阴阳学说被引入解释生命和疟疾现象,认为生命乃是阴阳二气在人体内和谐循环的过程,一旦阴阳失调,疟病就会发生,春秋以后,五行学说被用于解释人体内脏器官的联系和影响,从而奠定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医学经过了几千年无数医生的实践和改进,形成了独具特色医学体系,至今仍在医疗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需要传承者,我们便是这众多传承者的一员,我们应该始终不忘作为炎黄子孙的使命,努力学习传统国学,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使民族兴旺,使国家强盛,使中国传统文化在我们的传承之下发扬光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