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初春三月,春暖花开。伴随着体内的多巴胺分泌,你是不是也心有所属,摩拳擦掌准备向男神女神告白了呢。出门看黄历,谈恋爱之前当然要先看看星座运势。今天,我们为你盘点了三位国学研究院大佬的星座爱情故事,有辛酸,有浪漫,有平淡,总有适宜你的一款!
当射手男赵元任遇上射手女
火象星座的特性是活泼、开朗、任性,且以自我为中心,两个同为火象星座,又同是射手的人连在一块儿,会更如脱缰的野马般,是活跃明亮、活动力特强的组合。
♡恋爱金句:教我如何不想她?
赵元任何许人也?中华民国的第一奇才。会30多种方言和10门外语,精通数学、物理、音乐、语言、心理等学科,先后任教于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清华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名校。
他与哲学家罗素是好朋友,与胡适是同学,人们谈到逆天的高智商天才,总会说西方有西蒙,东方有元任。
赵元任(1892-1982)
1920年,赵元任从美国学成回国。在一次饭桌上,他认识了两位女医生,一位是李贯中,一位是杨步伟。她俩从日本学医回来后,创办了“森仁医院”。
赵元任非常喜欢杨步伟,经常去医院看望她。但是李贯中却因此喜欢上了赵元任。杨步伟不明白赵元任的心意,一心想要撮合他和李贯中。
这可急坏了赵元任,他想方设法的想要和杨步伟独处。赵元任向杨步伟表明心意后,两人约在中山公园西山坡上见面。
后来,杨步伟在自传中记录了这次见面:
我到西山坡时他已经在山顶了。
“你那么高啊,赵先生。”
“杨大夫,我不知怎么办好了。我很佩服你待朋友那么好,不过不能老让她那么误会着。也许像我说的我应该离开你们,可是——为什么为了她的缘故就非得离——”
他没有说出后半句话,我们俩只在公园里走来走去。走到牌楼底下停下来,我说:
“对了,赵先生,你还是不要再来看我们吧。我想这样于你最好。”说完后我就转身慢慢走开。
“韵卿!”这是他第一次叫我的名字。我回过头,看他还是站在牌楼下,又叫了一声:“韵卿!”“就那么算了吗?——我是说咱们?”
如果是平时,我一定会回他“咱们?怎么叫咱们?”可是那天我什么也没说。元任又慢慢对着我走过来。
“韵卿!我不能。”
杨步伟《一个女人的自传》,略作删减
赵元任和杨步伟
于是,“语言天才”作伴“中国第一女博士”结成神仙眷侣。他们的婚讯在当时轰动一时,不只因为两人都是社会名流,他们发明的“新式结婚法”更引人注目。
赵元任和杨步伟觉得结婚是自己的事情,为什么就要让别人夹在中间忙前忙后还出钱呢?于是两人“先斩后奏”,搬到一起住后,拍了张合照和通知书一并寄给了亲戚朋友,上面声明不办婚礼,坚决不收礼。
赵元任的姑母家送来了一个花篮也被退了回去,为此姑母还和赵元任断绝往来了好几年。后来杨步伟在自传中调侃他们的这种新式结婚法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更羡煞旁人的是两人终生相守,直到1981年杨步伟先行离开,享年92岁。一年后赵元任追随而去,享年90岁。
晚年赵元任和杨步伟
狮子座的吴宓
狮子座生性善良、单纯、热情,理性与性感并存,典型的浪漫主义者。别说什么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狮子所追求的可不是这样,他们的爱情热烈而奔放,来势汹汹又难以阻挡。
♡恋爱金句:奉劝世人莫恋爱,此事无利有百害
吴宓是谁?
你可能不了解吴宓,但你一定知道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而吴宓则是研究院的创办人之一。同时,他还是钱钟书的老师,中国红学的开创人之一,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
吴宓(1894-1978)
关于他的逸闻轶事很多,但最为众人八卦的就是他的情史。
吴宓天资聪颖,文采斐然,经常在《清华周刊》上发表文章。远在杭州的陈心一偶然拜读,就对吴宓心生爱慕,拖人向吴宓表心意,愿以身相许。
吴宓心动,并“一时因有女子对其向往而沾沾自喜”。但吴宓此时还在美国,就拜托国内的朋友打探。
朋友了解后告诉他:“倘吴想娶一位能治家的贤内助,陈小姐似很适当;如果吴君想娶善交际会英语的女子,则应另行选择。”
此后,吴宓和陈心一一直有书信往来。
1921年回国后的第二天,吴宓就匆匆赶到杭州见陈心一。两人第一次见面13天后就举办了婚礼。结婚8年,生有3个孩子。
吴宓与陈心一
可能最开始就不是基于理性的决定,两人婚后矛盾冲突不断。
1929年9月,吴宓因“决心改变生活,而与陈心一女士离婚(其女吴学昭语)”。
导致离婚的直接原因是因为毛彦文——吴宓的女神“海伦”。
毛彦文原本是吴宓好友朱君毅的未婚妻,两人是表兄妹。但是朱君毅从美国学成归来后,改变想法觉得近亲结婚对子女不好,于是毅然和毛彦文解除婚约。
毛彦文与吴宓
吴宓在清华求学时就对毛彦文有好感,无奈兄弟情义相隔,如今是个好时机。于是吴宓和原配离婚,准备投向女神“海伦”的怀抱。更写诗昭告天下“吴宓苦爱毛彦文,三洲人士共惊闻。离婚不畏圣贤讥,金钱名誉何足云。”
吴宓做出这个决定时受到了众人的反对。好友吴芳吉写信痛斥:“离婚今世之常,岂足为怪。惟嫂无有失德不道,而竞遭此?《学横》数十期中所提倡何事?!吾兄昔以至诚之德,大声疾呼,尤患其不易动人。今有其言而无其行,以己证之,言行相失,安望人之见信我哉?!”
吴芳吉(1896-1932),著名诗人
陈寅恪劝他:“宓此时已堕入情网,随致盲目,感情所激,理性全无。他日回想,所见必异。”
吴宓坚持:“宓之为此,乃本于真道德,真感情,真附和人文主义。”
无奈天公不作美,吴宓本想与旧妻离婚投向“海伦”,但毛彦文似乎更不满于他离婚的决定:“如果说他们是错误的结合,这个错误是由吴宓一手造成的。”
一语中的。更出重言:“纵令海伦与吴宓教授勉强结合,也不会幸福。”
即使如此,吴宓的追求之心还是有增无减,一面屡下江南会见毛彦文,一面又为她筹集留学费用。
直到1935年,毛彦文与前北洋政府总理熊希龄结婚,后者长其28岁。
吴宓的苦恋终其一生未果,他愤懑的写下,“奉劝世人莫恋爱,此事无利有百害。”
毛彦文与熊希龄
吴宓向来持中国儒者所共有的传统理念:“宓平昔于论婚之事,专取‘宁人负我,勿我负人之主张’”“凭他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但在离婚一事上,他又转而说自己是“真道德,真感情。”无怪乎众人指责。
前妻去世后,吴宓回忆“予之离婚,只有道德之缺憾,然无情义之悲伤。此惟余自知之。”
巨蟹男陈寅恪
巨蟹男寡言少语,讲话比较含蓄。他们绝不是那种轻率、浮躁、喜欢老道的人,是一等一的好男人,顾家爱家人。
♡恋爱金句:夫妻贫贱寻常事,乱世能全未可嗟
陈寅恪(1890-1969)
吴宓和陈寅恪曾一起在哈佛同窗,清华共事、燕京授业、直到后来劳燕分飞、远山隔越,也一直有鸿雁往来。长达半世纪的共事往来,让这对旷世之交结成了深厚的情谊。
吴宓离婚时,陈寅恪多次规劝:“学德不如人,此实吾大耻。娶妻不如人,又何耻之有?”
又说:“娶妻仅生涯中之一事,小之又小者耳。轻描淡写,得便了之可也。”
陈寅恪在感情上立场非常坚定。和生性浪漫多情的吴宓相比,他的爱情故事更显细水流长。
陈寅恪因为常年在外游学,再加上体弱多病,一直没有结婚。直到父亲威胁“尔若不娶,吾即代尔聘定”,才开始考虑。
吴宓对此事非常上心,不断的为陈寅恪物色对象,但大都只是长得很漂亮,陈寅恪想要Intellectual type(知识型)。
一天,他和清华的同事闲聊,对方说曾在一位女教师家中看到一首诗,落款是“南注生”,就想向博学多识的陈寅恪请教这是何许人也。陈寅恪听后一惊“此人必灌阳唐公景崧之孙女也”。
唐景崧是清朝末年的一位巡抚,陈寅恪早年拜读他写的《请缨日记》就佩服不已,深深被其为国为民的民族气概所折服。如今偶遇其后人,冒昧拜访,不想一段姻缘因此铸就。
唐筼是唐景崧的孙女,是北师大的一名体育老师。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她,从小饱读诗书,能诗会画,是当时有名的才女。
唐筼(1898-1969)
才子遇佳人,珠联璧合,两人相见恨晚,认识不久后即成婚。婚后陈寅恪教书,唐筼相夫教子,生活其乐融融。不过很快,生活向他们抛出了一项又一项的考验。
陈寅恪晚年眼疾恶化,最终视网膜脱落致失明。这对于以学术为业的陈寅恪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他的精神状态江河日下,哀痛断肠,曾作诗云:“去年病目实已死,虽号为人与鬼同。可笑家人做生日,宛如设祭奠亡翁。”
陈寅恪全家福
文革期间,陈寅恪被划为“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史学家”,祸不单行,后来又摔断了腿。天不惜英才,但唐筼对陈寅恪的爱与陪伴,却丝毫不受岁月流逝苦难浸染的影响。当她回忆起两人的初见之日,依旧像个少女一样:“回首燕都初见日,恰排小酌待君来。”
1967年,陈寅恪自知存日无几,就为妻子写了一幅挽联,一字一泣:
涕泣对牛衣,卅载都成断肠史。
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
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去世。
唐筼卧病不起,简单交代了后事,感到一生任务已经结束,45天后,溘然长逝。
陈寅恪晚年
大师们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讲到这里,也要告一段落了。在此刻为大家奉上赵元任先生亲自演唱的《教我如何不想她》,祝祷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视频来自网络
说一生太长,生死太重,只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相爱的人用力相守,孤独的人走出阴霾。春天来了,愿你好运相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