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夏代的教育机构为庠、序。“庠”兼有奉养、教育和粮仓的作用。“序”是进行射箭训练的场所,可看作是武士学校。到了商朝,贵族教育有了很大发展,除了庠、序之外,还有兼教音乐的“瞽宗”和专门进行教学的“学”。商人的“学”有大学和小学之分,教育内容以礼乐和射技为主。周承接了夏、商两代的文明而又有了较大发展,是奴隶制的鼎盛时期,故西周一代,文化发达,礼乐昌明,贵族教育也有了更大发展。西周的学校以地域分为国学和乡学。国学是中央官学,乡学为地方官学。以学习阶段分为大学和小学,其教育内容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主。
《大戴礼记·保傅》记载:“上古时的贵族子弟8岁入小学,15岁即束发“成童”后入大学。”《礼记·内则》则把贵族子弟的教育分为3个阶段:6至9岁在家中学习简单的数字、方名及干支纪日等方法;10岁外出就学,即入小学,学习写字、音乐等;15岁入大学,学习礼乐;20岁举行成人仪式——冠礼,之后开始学习礼仪。这些记述具体数目虽有出入,但基本是幼年入小学,成童入大学。
那么小学和大学又是怎样设置的呢?
小学建在都城的宫内,而大学建在都城郊外,辟雍和泮宫分别是天子和诸侯所读的大学场所。“辟雍”的形制特征是四周环绕着水池,中间为圆形的高地,上面建有厅堂式的草屋。四面环绕的水池称为“辟”,中间的高地称为“雍”。辟雍也叫“明堂”,兼作天子祭祀和朝见诸侯、处理政事的地方。“泮宫”的形制与辟雍相似,但是级别低于辟雍,西、南面为水,东、北面则为墙。
辟雍和泮宫不仅是贵族子弟学习的场所,还是贵族成员举行集体行礼、集会、聚餐以及练武的场所。西周的地方官学——庠、序,是乡饮酒礼和乡射礼举行的地方,所以大学的辟雍和泮宫也是天子和诸侯协同贵族举行乡饮酒礼和射礼的场所。在上古时候,乡饮酒礼和射礼一般是连在一起举行的,《仪礼·射义》说:“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礼。”乡饮酒礼目的在于“尚齿”和养老,射礼的目的在于“尚功”和练武,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同是为了尊尊、亲亲,加强贵族的团结力和战斗力。
西周的大学教育内容是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而以礼、乐、射、御为主。“礼乐相须为用”,所以大学学习礼也学习乐;射箭、驾车是用于战场的必要技能,所以也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并且在学校举行的射礼,并非单纯是学习和训练骑射技术,同时还是天子考察和选择军事人才的有效方式。各地的诸侯国每年都要从地方挑选优秀的士贡给天子,而天子就在大学的射宫测试他们的技能,按照才能的高低授予他们爵位和官职。一般而言,大学的学习时间为7至9年,每2年考核1次。7年考核合格后称之为“小成”;9年考核合格后称之为“大成”,达到大成之后,就有资格获取官吏职位。
西周一代的教育,无论是国学还是乡学都是由国家负责的,所以有“学在官府”的说法。负责教育的教师由国家官吏担任,在大学,由大乐正掌管,下面有小乐正、大胥、小胥、太傅、少傅、师氏、师保等;在乡学,由大司徒主管,下面有乡师、乡大夫、党正等。
大学教育以礼、乐、射、御为主,小学则以书、数为主。西周的贵族教育已相当完备,其教学形式和内容都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进而奠定了中国两千年封建正统教育的基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