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通常可以泛指传统文化,无论是学问典籍和富有诗书人文气质的生活方式,都是国学。
《中庸》说:“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建议从典籍阅读和修身做工夫两方面同时入手。
传统四库典籍含: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可以从这四部中选取经典又比较简单好读的书开始学习。
经部的《论语》《孟子》,《礼记》中《大学》《中庸》,这是传统《四书》,可以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蓝本阅读。
于现代人的译本《论语》可阅读钱穆先生《论语新解》和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孟子》一书,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比较经典。入手时一定要挑选好的版本,不然学的都是些二手渣滓。边读边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往圣先贤所说,如“巧言令色鲜矣仁”,何以孔夫子会有此言说,如果自己实际生活有了一定体验之后,便能觉出他们所说话语中深刻的人生智慧。其他经部的书可循序渐进去读。
史部的《史记》《资治通鉴》是非常值得的读的两部入门书,尤其是《史记》尽管有些资料也有拼凑和臆测,但相对来说,是极为权威准确的了。《史记》故事典故多,对于写作引经据典和平时华饰言辞有很大作用,而且太史公文笔相当不错,细读可提升古文阅读水平和现代文写作水平。史部还有地理方面的如《山海经》,也是非常不错的书,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的那套不错,配图相当精彩。
子部的如《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书都可以选择一个入门,《老子》的高妙、《庄子》的率性、《墨子》的思辨、《韩非子》的现实。
集部的主要是诗词文赋,这个不必多说,当今人们对李杜、三苏等都太熟悉了,闲来无事诵读 一下、学习一下还是非常有雅致的。
四部是四库全书,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已经有了“新四库”,我一直在使用的《国学宝典》古籍数据库,这个库都是简体字加标点,收录涵盖了《四库全书》8亿多字,典籍总数到20多亿字了,可以检索、可以阅读,比较方便。这个库在国学网上,学国学可以经常到国学网浏览一下,收获肯定会很多。那个《国学宝典》是图书馆采购的,听说他们马上要开通APP版了,开始是免费,可以下载了先用。
现代人学国学有个误区,以为只是将古代学问移植到现代即可,其实大谬不然。
古代学问有古代人的生活方式,既有修身力行,如在事业中磨砺,在实际生活中检省自身,也有雅致的生活闲暇,如点茶、焚香、插花、挂画各种文雅之事,在饮食上注重养生,在博弈游戏中注重培养人生进退智慧,在武术中强身健体等。
总之,不要把学问做成一纸空文和纸上谈兵,还要做到实际生活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