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反其道而行之:教育减负,体育却在加码!

反其道而行之:教育减负,体育却在加码!

反其道而行之:教育减负,体育却在加码!教育部门千方百计为学生减负,但体育却为何还要加码?体育目前在中小学生中究竟是怎样的地位?它课内外生活中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

教育部门千方百计为学生减负,但体育却为何还要加码?体育目前在中小学生中究竟是怎样的地位?它课内外生活中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

部分内容整理自:新华体育

广东省发新规,体育教育再受热议

近日,广东省印发《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行动计划》(简称《计划》),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美育工作和劳动教育工作提出多项具体举措,其中11条涉及体育教育。

《计划》要求学校必须开齐开足体育课,小学一、二年级每周至少开体育课4节;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3节;高中一到三年级2节。

同时,要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鼓励中小学校布置体育家庭作业,使学生每天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达到2小时。

并且要持续加大校园足球工作力度。狠抓校园足球课堂教学主阵地,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推广学校严格按照要求,每周用一节体育课进行足球教学。

体质健康网学校id_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登录_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

值得注意的是,在《计划》第4条特别强调要大力推动普及学生游泳教育工作,从2020年开始,要想方设法在小学某一个年级(建议四年级)开始开展游泳教育教学。并规定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寻求政府支持,使每县(区)至少拥有2-3个可供教学训练使用的游泳池(馆)。

该《计划》一经发布便引起家长们纷纷点赞,表示支持。但同时也有家长担忧计划转移到基层学校后的落实情况,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减负」中体育「加码」

从严控课堂时长、校内考试次数,到整治校外培训,再到减少家庭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各地出台的减负措施一波接一波,但实际情况往往是「校内减负,校外加回来」,带火了校外培训,也加重了学生负担和家庭负担。

那么,究竟该如何合理减负?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登录_体质健康网学校id_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近日表示,科学减负应当有增有减,把不合理的负担减下来,增加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今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其中在「青少年体育发展促进工程」部分着重强调各学校要切实开展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使青少年掌握两项以上运动技能;并且要推动大中小学俱乐部及运动队的建设。

广东省最新发布的《计划》正是响应教育部这一号召,但他们并非近期唯一提出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地区。

本月7日,北京市发布措施,在加强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方面,提出严禁挤占体育课时和大课间,中小学生在校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低于1小时,并利用课后服务时间优先安排体育活动。

而上海市也在大力推行「小学体育兴趣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盘整体育教育资源,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进一步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_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登录_体质健康网学校id

在教育部看来,体育非但不是减负的对象,而是「减负」的利器,体育在校园中的分量不仅不能减,还要增加。

对此俞伟跃说道,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不能简单地缩短在校时间、减少作业量、降低课业难度,而是要有增有减。

「减去强化应试、机械刷题、校外超前超标培训等不合理负担,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增加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实践,着力激发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体育凭什么要「加码」

事实上,近年来无论从官方的政策,还是基层的实践来看,此前长期被当成「副科」对待的体育,在学校的地位正悄然变化。

体质健康网学校id_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登录_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

2015年之前,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多年持续下降,提高青少年体质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此后教育部等多部门出台政策,为体育课保驾护航,多地中考重新设立体育科目。

与此同时,传统观念里体育与学习的对立也正在悄然瓦解,「体育本身就是最基础的教育」、「体育好学习也好」等观念也愈发深入人心。

而最明显的,还属学生家长心态的转变。

之前家长担心孩子在校园从事体育活动受伤,导致学校不得不取消一些竞技性较强的体育课运动项目;现在,社会和家长对校园里的「小磕小碰」更加宽容,很多家长开始支持和鼓励学校开展对抗性的体育活动。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登录_体质健康网学校id_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

数据不会骗人,政策的引导、基层的实施和社会观念的转变让体育教育的软件和硬件都得到了迅速提升,而连续下降的学生体质也开始触底反弹。

来自教育部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师人数由2015年的56.6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65.3万人。中小学校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比率从2015年的68.6%增长到2018年的89.6%;体育器械配备达标比率从2015年的72.9%增长到2018年的94.6%。

而近日公布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复核结果显示,2018年全国学生体质达标测试合格率为91.91%,优良率为30.57%。2016年至2018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呈现「逐步提升」趋势。

体育「增量」更需「提质」

虽然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指标已经开始向好,但我们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未来仍然不可松懈,这也是在「减负」背景下,体育继续加码的原因之一。

「健康中国」行动将中小学生作为重点人群之一,动员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共同守护其身心健康,形成「网格式」防护。

而「减轻课业负担」和「增加体育活动」正是守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两个重要抓手,而在增加体育活动数量,提高中小学生体育活动的质量更是全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_体质健康网学校id_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登录

业内人士认为,体育的竞争性和对抗性等属性不能在校园中被扼杀。如果本该是「野蛮体魄」的体育变成「温柔」的体育,那么其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表示,提高学校体育的质量要通过竞赛活动,学校体育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竞赛活动。「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竞赛是少数人的,但竞赛是实现四位一体目标的重要环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竞赛活动。」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_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登录_体质健康网学校id

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认为,学校体育应该有作为,应当科学安排运动负荷,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要双管齐下,杜绝「温柔体育」。

为此,王宗平建议,要增加学生体育比赛和体育测试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与挫折;增加体育中考的分值,达到中考总分的10%,测试难度不得低于国家标准;甚至将体育纳入高考的选考科目,给学生一个选择机会,发挥高考的正向指挥棒作用。

著名学者季浏曾说过,「传统观念体育是为了促进身体发展,实际上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体育为身心健康发展服务、培养人的精神和意志,同时体育精神还能够迁移到工作和生活中,起到很好的育人作用。」

健全人格、坚强意志、强壮体魄......体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诸多好处,只有切实摆正其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我们的教育水平才能够发展到新的水平。

而这,也是为什么在当今社会全面号召为学生减负的同时,还要坚持为体育「加码」的原因。

上一篇: 德国:加快数字化 确保学校疫情期间不停课
下一篇: 儒学润泽少年心 经典花开春风里 ——《尼山丛书·国学经典音注》新书亮相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