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算是那些曾经赢得无数奖项的最成功的学生,他们也会在某个时刻停住脚步思考这一切是否都值得。在他们三四十岁的时候,他们是社会公认的有成就的医生、律师、学者、商人,但他们往往让人感到,他们不过是一群在终生竞争的集中营里茫然的生还者。其中有些人说,他们最终从事的职业是出于他人的希望,或者他们随波逐流并不假思索地加入了目前从事的职业。经常有人会说,他们没有去体会自己的青春,他们从没有生活在当下,他们总是在追逐一些未经深思熟虑的目标。他们总会思索,曾经的努力是否都值得?
——哈佛大学资深本科招生办主任威廉·R.费茨蒙斯(William R.Fitzsimmoons)
”
这学期我在学校语言中心找到一份志愿者的活儿,工作内容说白了就是陪学习中文的老外聊聊天。有个叫Joe的老外每次都会来,我对他印象很深,因为他是我在学校碰到的唯一一个对中文和中国有着极大热情的外国人。第一次跟他聊天的时候,他就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谈三国,说政治,还会写好多我都不会写的繁体字。
他并不觉得复杂难记,还兴奋地跟我说,
“我觉得这个字的繁体比简体好看。”
虽然他的发音还是带着浓浓的“英语味儿”,但他的词汇量和表达已经足以支撑他可以在中国活得比较自在了。我问他学中文多久了,他回答我:
“五个月。”
我当时下巴差点掉到了地上。
后来才知道这并不是值得惊讶的事,因为他跟我说他花了很多时间在中文上,而且每天都会练习。我问他为什么要学习中文,他说是受他一位曾经去过中国的教授的影响。并且因为他的专业是公共政策,方向是国际关系,世界上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说中文,所以这对他来说很重要。
除此之外我还问过他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他说他想成为一名政治家。还特别提到了是“政治家”而不是“政客”,然后解释了这两者的区别,最后他说之后研究生可能会修经济。我知道我不能再问“为什么”了,因为再问下去估计又是一段滔滔不绝的陈述,而我的工作时间已经快到了。
那次对话让我深刻感觉到明确的目标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认可自己所做的事情并知道意义所在,因此有理由充满热忱地坚持下去,哪怕道路艰辛,也可以无所畏惧。
顺便说一下,这家伙已经在学校孔子学院举办的中文演讲比赛中拿到了第一名,之后会去到中国比赛;上次还听到他说要跟他的教授一起吃晚餐。
其实我曾问过很多和我一样的中国学生同样的问题:
“你为什么选择你现在这个专业呢?”
他们中的大多数先是一脸迷茫,然后支支吾吾地说出一些零碎的理由,总结起来大概是这三种:
高中看了相关类型的书籍,对这类学科很感兴趣;
选热门专业;
顺从父母的意愿;
第一种听起来比后面两种稍微理智一些,但有的人深入学习之后发现并不是如之前所想象的那般。
而后两种就更加盲目
首先,所谓“热门专业”并不存在,因为时代的发展会淘汰和更新很多东西,你怎么能确保现在的热门专业在之后仍然热门?更重要的是,你适合学这些“热门专业”吗?
而顺从父母意愿,听起来像是接受了一个,已经在漫漫人生旅途中身经百战几十年的“过来人”的意见。但事实是,由于个体自身经历的局限,人们接受到的建议也只是他人所能给出的“局部最优”解。更不要说,在多数情况下,家长的选择也不过是社会主流选择罢了。
不管是哪一种,都充满着片面,局限和不严谨。
谈到关于自己的专业方面的东西,极少数人能够说出个所以然。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学的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
盲目是唯一存在的问题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与盲目对应的,还有一种情况是“优秀的绵羊”。
“他们双修专业, 擅长体育, 谙熟多种乐器,掌握几门外语,并参加为世界某贫穷地区组织的援助项目,而且仍有精力发展几项个人爱好。总之,于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于外,扶贫济困魅力无限。 我们似乎不得不向这一群内外兼修、无所不能的精英名校生投 以一种羡慕敬仰的目光。”
这是耶鲁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在他所著书《优秀的绵羊》中所描绘的精英形象。
这些精英们仿佛从来不会跟“盲目”联系在一起,他们的人生是从小就开始的步步缜密,每一步都是那么的“正确”,那么的“符合期待”。
这些人曾是我作为一个出国党趋之若鹜的目标,不仅是因为这符合社会的期待,重要的是,想要进入国外的好大学也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我原以为我选择出国逃离了应试教育,后来才发现不过是进入了另外一种模式的“应试”。前者满足中国大学对学生的要求,而后者满足以美国大学为首的北美名校对他们所期望的学生的要求。
和中国大学考核不一样的是,申请国外大学除了刷成绩,还得刷“课外活动”:
做义工体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切,
建立自己的社团体现领导力,
参加联合国会议,香港商赛体现强大的社交能力和演讲能力。
接近满分的在校成绩和标化成绩,
申请系统上填得满满当当的课外活动,
一篇润色多次深刻感人的个人陈述,
两份大佬的推荐信。
这就是一位想要进入美国前三十顶尖大学申请者的标配。
如果想要进入常青藤盟校,那得看是不是少数族裔,家庭背景是否强大,父母是不是校友等等。
在我完成整个申请之后,也才终于看到这个在国内被大家所赞赏的,所谓的完善的教育评估系统背后的那一套充满着枷锁和模式化的要求。
让一波又一波的学生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普通人。
想起有次帮别人筛简历,第一份还让我有点兴奋,看到第四份第五份的时候我就觉得无聊了,半开玩笑地说:
“这些人的简历都是互相抄的吗?除了名字其他都一样!”
有的人会说,
“优秀的绵羊怎么了?我就是想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名誉,财富,地位让我快乐!“
可是,优秀的绵羊们真的快乐吗?
“这就是我们对当今这些头顶光环的年轻人的印象,他们就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的最后赢家。但是现实与我们的印象大相径庭:从我教过的学生中,包括我在美国各大校园接触过的相当数量的学生以及过去多年曾经与我通信的几百位学生,再加上我曾经阅读过的学生自我心理分享的文章来看,当那层不可一世的自信和完美无缺的光鲜外表被剥离之后,你会惊讶地发现,这群年轻人身上寄居着令人窒息的恐惧、焦虑、失落、无助、空虚和孤独。”
这是上一段引文之后的话。
“从小到大,这些年轻人为了名校的炫目光环而奋斗。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生的目的和内心的热爱从未被给予足够的尊重,从未被思考和探索过。当他们被艾姆赫斯特学院或者达特茅斯大学这样的名校录取之后,不少学生迷茫了。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去那里,他们也不知道下一步又要做些什么。”
这段同样是出自《优秀的绵羊》,威廉德雷谢维奇指出了大学生们感到恐惧不安的原因之一。在我看来,他们不过是一直在把自己打造成符合评估系统下的“合格”的人,当达到了一个阶段性胜利的时候,他们又开始找疯狂地寻找下一个目标。然后胜利,征服。
但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并非抨击追逐名利,相反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只有当人们满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之后,最后才能达到自我实现需求。在达到金字塔顶端之前,都需要经济支撑。但是优秀的绵羊们很不幸地止步在了尊重需求,便停滞不前了。
我和Joe谈到过这个问题,关于中国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未来发展定位模糊的现状。他告诉我,这种现象在世界上每个地方都一样。
和我们认知中,国外先进教育系统所培养出的学生有明确目标的形象不同的是,在国外,的确还存在着相当一部分外国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这绝不仅仅是中国学生的问题。
说到这里,感觉标题有些“标题党”之嫌。我想要说的是,就算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每个国家,导致这样问题的原因,包括社会原因和学校原因以及其他各种因素都是不一样的,相应的解决方案也是不同的。
国外高中有相应的关于未来规划的培训和咨询,大学转专业,转校也并不是很难的事。因此在中国,这样的问题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更加严重,也更加亟待解决。
不只是唯分数论导致的“高分低能”,在高中关于专业选择,未来发展这类问题,极少被提及。学生们在学校被封闭起来,“两耳不闻窗外事”,对社会的认知,对自己的发展,对未来的规划,也只能沉浸在想象中。
更让人觉得担忧的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在成绩没出来之前想这些都是分散精力,是没有意义的。可是填志愿的短短十几天要决定和规划好自己的未来蓝图就不荒唐吗?
“中国学生不问为什么”,我想表达的,是关于他们对于自己状态的麻木和不自知。当然我并不否认,世界上仍然存在着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的履历同样精彩,但比其他人多了一份属于他们自己的“意义”。还有很多人已经在找寻目标和自我探索的路上,只不过苦于没有相应指导和相关信息。我所希望的,是可以帮助他们“跳出来”,不要成为“社会期待”和“教育评估系统”下被任意摆布和操控的玩偶。
没人可以定义你,你也不应该被社会,被呆板的评估系统操控。
百校全书建立最初,只是为了帮助大家择校,而我们现在希望可以给到你关于未来更多的选择,关于大学,关于专业,关于职业,关于成为一名怎样的人。
这里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只呈现关于你未来的多种可能性。
希望能帮你回答为什么。
刚刚结束期末的Liz
于终于迎来春天的渥太华
reference:
William Deresiewicz, 2015, Excellent Sheep: The Miseducation of the American Elite and the Way to a Meaningful Life, Free press.
图片来自网络
weixin.qq.com/r/qC-17Z-EPsJBrduO93q6 (二维码自动识别)
百校全书:助力中国学生未来规划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