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国学堂。如何选人用人历来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关键之一,也是一个永不过时的现实课题。关于识人用人,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一个案例——秦王大胆启用商鞅,快来看图了解故事详情吧。
需求篇
富二代秦孝公继承家族企业后,不像纨绔子弟一样吃喝玩乐,他有远大的抱负,要一统华夏,但员工们兴趣不大,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顾问们给出一个惊世骇俗的建议:股权激励,没有员工,只有合伙人。建议容易落地难,秦国几百年历史,利益集团都是世袭的,占着位置不干活,新人们哪有晋升空间?
秦老板想,得把旧势力通通解雇掉,公司才有出路。但这动作太大,不能由自己来当“恶人”。于是发布招聘启事,讲得很含蓄,看谁能懂自己的心。
简历篇
猎头推荐了一个人:商鞅,法学专业,曾在魏国公司任职,上司快挂时,向魏老板推荐商鞅,但魏老板没有采纳,原因有:①商鞅太年轻;②没背景;③上司临挂前的推荐,肯定是胡言乱语。
同样的特点,在秦老板看来就是优点:①年轻气盛,可做“恶人”;②上司临挂才推荐,说明害怕商鞅的才干;③没背景颠覆起旧势力没顾忌;④鬼谷子大学法学专业,名校名师,理论基础扎实;⑤在魏国任职,有现成的“李悝变法”经验,拿来就能用。
于是秦老板说:简历是不错,就是这变法需要和各类干系人沟通,不知道他口才如何?跟他聊聊吧。
面试篇
前两次,商鞅讲“王道”和“礼治”,秦老板迅速进入梦乡。一觉醒来,对商鞅的印象:①能说,简历纸都被他的口水溅得透明了;②懂得也挺多;③杀气也重,适合当“恶人”。不过,“王道”和“礼治”,不是我的菜啊。
举棋不定时,猎头说,他还没谈到自己的专业呢,老板,您再给他一次机会吧。第三次,商鞅讲“法治”,详细分析了李悝变法、吴起变法的优点和缺点,还提出了优化方案,秦老板听得振奋不已,谈话从书房移到餐桌,再移到卧室,各种相见恨晚的“赶脚”。
上任篇
面试通过,秦老板要商鞅写工作计划和考核指标,按月分解。以此测试商鞅是夸夸其谈还是实干的人。商鞅写的年度指标是:秦国业绩额排名第一。具体指标是:每月的市场占有率依次增加几个百分点。目标远大,有理有据,秦老板眼睛放光,给了商鞅空前的大权。
有了足够的权力后,商鞅开始颠覆式改革,包括:股权改制、打破铁饭碗、竞争上岗等。以前的股东和高管都是世袭的,所以业务做不好。变法以后,不管什么学历,只要业绩好,就可以拿高提成,比别家赚钱多。而且,业绩到一定程度,可以当主管、经理、总监、副总经理,还有股权、期权等长期激励,富过三代,想想都有点小激动呢。全民合伙人,战斗力几何级数的增强,秦国业绩额当年排名第一。
挖角篇
这时,魏国猎头开始暗中找商鞅,鼓吹商鞅跳槽。秦老板好像并不为此担心:①魏国刚经历过变法,以失败告终,所以短期内,改革派难以出头;②魏国老板不会给商鞅这么大的权力,用惯大权的人,不习惯用小权;③商鞅在秦国已经有了根基,如果去魏国,又要从头开始,代价太大;④用股权绑定商鞅,如果商鞅去魏国,必定损害秦国的利益,自然会损害他自己的利益。
冲突篇
有一天,秦老板儿子来告状,说师傅被商鞅重罚,秦老板装聋作哑:①商鞅像一条鲇鱼,越是搅得天翻地覆,越有利于公司活力;②杀鸡儆猴,让别人不敢造次;③支持商鞅彻底做“恶人”,彻底清除旧势力。
文化篇
在商鞅任职的几年时间,旧势力被清除,新力量蓬勃发展。秦国富三代接班后,商鞅消失了,但“商君之法”作为企业文化,长久流传。
故事小结
秦国老板会识人,善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能够把人才的智慧沉淀积累下来,这种远见与心胸,造就了秦国强大的竞争力!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
你对识人用人有哪些看法,
欢迎在大北农集团官方微信、
伙粉社区留言互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