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期推送中国人民大学的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研修班、MBA等类别的最新新闻资讯,招生动态,以及学校和专业咨询服务!
乌云毕力格
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蒙藏、满蒙关系史等
导
言
从巴林草原走向国际学术殿堂,从求学好问的草原孩子到学问深邃的蒙古学专家,乌云毕力格把孩提时代就有的勤奋品质保持到现在,又把自己的研究工作服务于蒙古地区的文化建设。
始于青年时期的蒙古学研究
1984年,乌云毕力格从内蒙古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后,考入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攻读中国民族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这里,他师从国际著名的蒙古学学者和元史研究专家亦邻真教授,正式开始了从事蒙古学研究的人生旅程。期间,还学习了满文、藏文,为日后研究满学、蒙藏关系和蒙古文化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乌云毕力格教授在内蒙古大学作学术讲座
1987年乌云毕力格取得硕士学位。著名的清史研究专家王钟翰先生、蒙元史专家贾敬颜先生对他的毕业论文《关于和硕特汗廷》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论文是国内研究和硕特史的开先河之作。
随后,乌云毕力格远赴德国波恩大学中亚语言文化研究所学习,于1998年取得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师从德国著名的蒙古学学者魏弥贤(Michael Weiers)教授,一边担任蒙古语讲师,一边攻读中亚语言文化学,并副修满学和汉学专业,高质量地完成了繁重的教学和学习任务。
毕业后,乌云毕力格回到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蒙古史研究所工作。2002年,受到日本学术振兴会的资助,作为特别研究员,乌云毕力格赴东京外国语大学,与日本著名蒙古史专家二木博史教授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合作研究。期间,二人合作创办了国际蒙古文化研究年刊,以此作为加强国际蒙古学界交流的平台。
与此同时,乌云毕力格在国内也积极展开学术活动,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05年出版了专著《喀喇沁万户研究》。他和吴元丰、宝音徳力根主编的《清前期理藩院满蒙古文题本》(23卷影印本)于2010年出版。这些大型档案资料集是研究清代蒙古史的“遗留性史料”,它的出版对国际蒙古史学界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学术意义。
受聘人大国学院教授
2006年,乌云毕力格以特聘教授的身份调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工作,任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在短短几年内便与同事一起把该研究所建设成为国际国内具有重大学术影响的研究机构,令世界学术界刮目相看。
2009年,乌云毕力格被聘为波恩大学东方学与亚洲研究学院蒙古学教授。任职一年后,因波恩大学蒙古学颓势已无可挽回等原因,乌云毕力格毅然辞去波恩大学的教授之位,重新回到和他志同道合的中国人民大学西域所同事们当中。随后,他在国学院继续执教本科生的蒙古语、蒙古文文献、蒙古历史与文化专题研究、满文等课程,以及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满文、蒙古文、蒙古史研究、满蒙史料学以及中国民族史研究等课程。
乌云毕力格主持国学院2015年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
2012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黄兴涛为了更好地展开清史研究、改变满文人才奇缺的局面,在研究所成立了满文文献研究中心,聘请精通满文的乌云毕力格教授担任主任。在乌云毕力格的主持下,满文文献研究中心不拘一格地聘请国内外精通满文的老中青年学者担任特聘研究员,购置大量满文档案文献,出版满文文献研究论文集,并于2013年7月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满文文献研讨会。
根植于生命中的蒙古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乌云毕力格曾多次赴德国、蒙古、日本、美国、英国、法国、芬兰、丹麦、匈牙利、韩国等国家参加学术考察和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哈佛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波恩大学、东京外国语大学、早稻田大学、大阪大学等国际著名的学府进行学术演讲和发表,为国内国际蒙古学和满学界的学术交流和相互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乌云毕力格最大的学术兴趣和最鲜明的学术特色是以“遗留性史料”(主要是满蒙汉文字的文书档案)为基础,并将其与传世文献相结合,尽可能如实地再现历史真实。他并不盲目地单方面强调档案文书类史料的价值,而是特别重视蒙古编年史等传世文献所包含的文化信息,方法上特别强调“历史的、批判的研究方法”。
乌云毕力格还非常重视历史研究的实地考察,他在内蒙古各地、新疆青海蒙古地区、辽宁阜新蒙古自治县、蒙古国以及哈萨克斯坦东部进行多次实地调查,先后在锡林郭勒盟内蒙古正蓝旗元上都遗址、东乌珠穆沁旗和乌拉盖管理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和科右中旗、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和克什克腾旗参加当地组织的学术会议和科研项目,为当地经济文化建设作出贡献,将研究工作服务于蒙古地区文化建设。
言师
导师虽然已是学术大家,但是非常平易近人。每次去找导师问问题的时候都非常紧张,但导师都特别耐心为我解答。对学术严谨,对学生尽责,是我跟随乌云教授学习四年来最大的感受。
——国学院2012级本科生李嘉哲
乌云老师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和蔼亲切,并且非常及时耐心地给予我学术方面的指导。我给乌云老师发邮件请老师给我推荐相关学术书籍,老师很快便回复了我的邮件,并且详细地给我推荐不同类别的书籍。我打算选乌云老师做导师,当更加努力方可不负厚望。
—— 国学院2014级本科生曲强
1984年至今,乌云毕力格教授已在蒙古学研究上倾注了30余年的心血。正值学术研究盛年的他,今后依旧会继续为他所热爱的学术事业不辍耕耘,为蒙藏满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