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 “国学”热,就其现象来说,其实是传统文化热。当代的国学热展示了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体现了民族自尊与自信的高扬,开启了民族文化的自觉。
“国学”作为汉字词汇,在历史上最早是指周代在国都建立的国家官学。20世纪初,我国学者提出“国学”的概念,总体上是作为“西学”的对照概念来使用的,其中的“国”是指“本国”,“学”是指学术文化。此后的文化论述中,渐渐形成了三种国学的用法:第一种是指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如民俗等。第二种是用来泛指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种则是指古今结合的国学研究。根据国学概念的三种意义,我们就可以知道,目前文化界一般所说的“国学热”,就其现象来说,其实是传统文化热。
20世纪大半时间内,文学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持批判否定的态度。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确立,20世纪90年代中期迎来了第一波“国学热”。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性质上,这一波热潮还只是中国传统文化重现文学界的开始。进入新世纪以来,全方位的国学热兴起并持续升温,这当中媒体的参与起了很大作用,来自民间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需求更是不可忽略的主要推动力。
新世纪国学热兴起和持续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而成功的发展,及其所导致的国民文化心理的改变。现代化的繁荣发展使得国民的文化自信逐渐恢复,文化认同感也随之增强,群众更加急切地想要了解自己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这些促成了对国学资源的全面需求。
对于中华文化这一连续不断的古老文明而言,文化自觉是促进文化复兴的重要条件,文化自信促进了文化自觉,增强了民族生命力,振奋了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是中国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生命根源所在,因此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内涵是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精神。人们越有文化的自觉,民族精神就越能充满而完整地得到发扬。国学热表明,随着中国在世界的崛起,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正在转变为自觉的接受阶段,这正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关键时期。国学热所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的开始。文化自觉就是认识自己文化的发生、成长、发展的历史,认识自己文化的独特性、存在价值及其普遍意义,把个人连接、融入到这一历史文化长河中建立文化认同。加强民族凝聚力与民族向心力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核心目标,对传统文化的探索挖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成功的发展及对民族精神的发扬的要求使得文学界刮起国学热的狂潮是一种必然。从国学中挖掘最美的文化
互联网与国学的强强联合更是大势所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