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国学,蕴含着中华数千年的文化;
真正的国学,“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国学分类
一【四库全书】
(1)经:
指古籍经典
(2)史:
指一些史学著作
(3)子:
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
(4)集:
历史上诸位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的文集
二【属性】
(1)义理之学:
阐明事物道理,也就是哲学
(2)考据之学:
从事历史研究,也就是史学
(3)辞章之学子:
从事诗词散文以及章奏、书判等实用文体创作的,及今天所说的文史哲等社会科学
(4)经世之学:
治国驭民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
(5)科技之学:
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知识
学习国学从哪里入门?
之前看金克木先生的文章,里面记了一段轶事。
说是: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说过,他幼年时去见历史学家夏曾佑,那位老人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他当时很惊讶,以为那位学者老糊涂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时,他才觉得那话有点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几十种,是读得完的。
说这故事的人也是个老人,他卖了一个关子,说忘了问究竟是哪几十种。现在这些人都下世了,
无从问起了。
中国古书浩如烟海,怎么能读得完呢?谁敢夸这海口?是说胡话还是打哑谜?
我有个毛病是好猜谜,好看侦探小说或推理小说。这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我却并不讳言。
我倒相信那条轶事是真的。我很想破一破这个谜,可惜没本领,读过的书太少。
二十世纪的科学已不满足于发现事实和分类整理了,总要找寻规律,因此总向理论方面迈进。
爱因斯坦在1905年和1915年放了第一炮,相对论。
于是科学,无论其研究对象是自然还是社会,就向哲学靠拢了。
索绪尔在1906到1911年的讲稿中放了第一炮。
于是本世纪的前八十年间,科学、哲学、语言学“搅混”到一起,无论对自然或人类社会都仿佛“条条大路通罗马”,共同去探索规律。
人的眼界越来越小,同时也越来越大,可以说今天已经是无数、无量的信息蜂拥而来,再不能照从前那样的方式读书和求知识了。
那学习国学要从哪里入门呢?
首先是所有写古书的人,或说古代读书人,几乎无人不读的书必须读,不然就不能读懂堆在那上面的无数古书,包括小说、戏曲。那些必读书的作者都是没有前人书可读的,准确些说是他们读的书我们无法知道。这样的书就是:《易》、《诗》、《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 。
这是从汉代以来的小孩子上学就背诵一大半的,一直背诵到上一世纪末。这十部书若不知道,唐朝的韩愈、宋朝的朱熹、明朝的王守仁(阳明)的书都无法读,连《镜花缘》 、《红楼梦》、《西厢记》、《牡丹亭》里许多地方的词句和用意也难于体会。
读史书,可先后齐读,最少要读《史记》、《资治通鉴》,加上《续资治通鉴》、《文献通考》 。
读文学书总要先读第一部总集《文选》。如不大略读读《文选》 ,就不知道唐以前文学从屈原《离骚》起是怎么回事,也就看不出以后的发展。
我国古人并不喜欢“抽象思维”,说的道理常很切实,用语也往往有风趣,稍加注解即可阅读原文。一部书通读了,读通了,接下去越来越容易,并不那么可怕。
国学,不仅仅是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先进文化,不仅仅是时尚文化;也不仅仅是自然国学,不仅仅是生命国学,不仅仅是家庭国学,不仅仅是公益国学。
国学更是一种起源于原始太初而传承于历史现实的活着的正在继续的中正文明、和谐文化。
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数千年来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接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今天,国学仁为己任,任重道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