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优势众多的线上学术会议,为何很多人不买帐?

优势众多的线上学术会议,为何很多人不买帐?

优势众多的线上学术会议,为何很多人不买帐?转眼间,2020年已经过半。虽然我国新冠肺炎疫情还有小范围的反复,但大势已被控制,并且终究还是要过去,所有的工作、生活秩序都将恢复常态。因此,刚一进入7月

转眼间,2020年已经过半。

虽然我国新冠肺炎疫情还有小范围的反复,但大势已被控制,并且终究还是要过去,所有的工作、生活秩序都将恢复常态。

因此,刚一进入7月,学术圈的征文通知就又开启了“漫天飞舞”的模式,对重点人员的邮箱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密集轰炸,为年底众多的学术会议准备口粮。

至于学术会议召开的具体时间、地点和采取的形式,通知上都还是“待定”的字样。

中国学术会议_学术会议官网_学术会议2021

按理来说,通过这次疫情,让人们意识到采取线上视频会议的方式拥有众多优势,比如能够避免人员聚集、减少开会“满天飞”、降低航班碳足迹、便于缺少经费或有残障的人员参加等等,完全可以采取这种全新的方式进行学术研讨。

可奇怪的是,很多人对此却并不感冒,还是倾向于采取传统的线下会议的方式。

这究竟为哪般?

原因也很简单,现在学术会议,其实与学术没多少关系,重点在于“会”,而不在于“议”。

说的更直白些,传统的线下学术会议,对于主办方、政府官员、学界大咖、核心期刊编辑、青年教师和硕博士研究生们来说,都能够满足不同的利益诉求,所以,大家才会对线下参学术会议都乐此不疲,这是线上视频会议所无法比及的。

01

主办方之所以喜欢搞研讨会,往往是因为有一笔会议经费需要赶紧花掉,不然就有被上缴收回的危险。

因此,本着“宁可多花一万,也不被收回一分”的原则,搞个学术会议无疑是一种快速花钱的好方法。

如果经费比较多的话,会议规模就搞得大一些,来个豪华版的,如果钱还是没花完的话,不行就再搞一回。

学术会议官网_中国学术会议_学术会议2021

而学术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以及长短安排也往往比较“人性化”。

关于开会时间的选择,中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因而会期多安排在不冷不热的秋天,就像天安门广场上每年十月份的礼炮声响得最多一样,少数安排在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

关于开会地点的选择,多是在经济和文化较为发达的地方,如京津沪、长三角、珠三角等等。当然,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同,比如:春季会区定在杏花春雨的江南,夏季会区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冬季会区则是温暖的两广、福建和海南了,而青藏高原则基本是“无会区”。

关于会期长短的确定,近些年来,会议由原来的四五天逐渐缩短成了两三天甚至一两天。可即便如此,仍然有许多的“大忙人”,一天的会也坚持不下来,行色匆匆,只开个半天便匆忙撤退。

这样一来,花出手中的经费自然不成问题。

而如果采取线上会议形式,那可花费的项目、数量和形式,与线下根本无法相比,眼睁睁看着手中的钱无处可花而被收走,你说,主办方的心里能高兴吗?

此外,还有很多高校老师也是在经费用不完之前,给学生报好几个学术会议参加,用来“消耗”经费,对主办方和与会方都是一件“好事”。

02

各类学术会议之所以极力邀请各级政府官员,尤其是那些有头有脸的重要领导参会,原因在于不外乎两条:

一是可以增加会议的官方影响力,而且在潜意识里想证明此次会议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与支持”;

二是经过官员站台把脉的学术会议也能减少“犯错误”的可能性。

学术会议官网_中国学术会议_学术会议2021

而政府官员之所以乐于受邀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虽然他们也只是参加个开幕式,照完相后便离席而去,并不关心学术,但心中也自有盘算:

一是可以作为政绩工程,年底写工作总结时,言之有物,全年共参加了N次学术会议,营造出一种“崇尚学术、积极进取”的气象;

二是可以致个辞、合个影,与学术圈混个脸熟,对于今后提升个人学历也大有帮助。

这样对双方都有益的事情,当然乐于参加了。

而如果采取网上会议方式,官员致辞如同在电视上接受采访一样,没有实实在在的存在感,自然打心底里不愿意。

03

大佬级老板之所以参加线下学术会议,学术问题先放在一边,主要是缘于大家多日不见,年长者可以直观了解彼此还健在,借此机会彼此握手言欢。

而他们对于学术会议本身的态度,则是好听便听,不好听就随时抽身回去睡觉,要不就偷偷地约好友回房间喝茶聊天、打牌下棋,甚或出去逛街遛弯、寻亲访友。

同时,也顺带结交更多的“优质关系户”,以便于“互相帮衬”“站台支持”。

而核心期刊的编辑们参加研讨会,往往衣着朴素、行走低调,会议议程上也很少安排发言、致辞、与谈,但他们却对保证会议质量高低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试想一下,会议征稿通知上写着优秀论文择优发表到某某核心顶级期刊,谁能没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呢?

因此,无论核心期刊的编辑们坐在会议的哪个位置,都能被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们准确地找到。

学术会议官网_学术会议2021_中国学术会议

彼此致敬寒暄、“高谈阔论”之后,顺便打听一下自己投的那篇稿子是否能被采用。最后,最好能加个微信、留个电话,讨教“学术论文到底有几种写法”这一永恒不变的问题,以便为以后论文发表蹚蹚路子,做些铺垫。

而如果采取网上会议方式,学术大咖的老友之间无法互叙友情,面对时刻对着自己的镜头,也无法随时离场,从头坐到尾,实在好不难受。

而对于核心期刊的编辑们而言,没有众人围绕的“众星捧月”式的景象,内心或多或少地都会有一点儿失落感。

04

青年教师往往是学术会议的主角。

青年教师的“戏份儿”是在主席台或演讲台上,是在会议成文议程之内,他们要发言、讨论、评议甚至做主旨演讲。

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参加学术会议可能是为了完成项目要求、考核要求以及偿还人情债,拿着一篇论文忙碌奔走于多个会场之间。

中国学术会议_学术会议2021_学术会议官网

这看似是一种浪费时间的非理性,但其中隐含着复杂的利益计算:“混个脸熟”。初出道者拜见一下大咖,留个好印象,将来评职称和参评各种学术奖项,也好得个照应。

对许多硕博研究生而言,他们大部分都是会议的筹备方,负责办理食宿车旅与迎来送往。准确来说,他们并没有“学术”,更谈不上入“圈”。

但是,充分利用学术会议的机会,认识一下其他学校的研究生,从学生时代就找好这一辈同行中与自己彼此呼应的“同道”,也是一种收获。

而如果采取网上会议的形式,“面”都见不了,谈何露“脸”啊?

05

其实,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只是学术会议召开的一种形式。

然而,目前的学术会议,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基本与学术无关。

在学术会议上发言,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发言。

没人管你学术上有无创见,声望到了,自然有人安排你发言,不发言的,可以点评,既不发言也不点评的,就主持一下。发言、点评与主持,早就变成了一种资格、一种待遇。

而学者的角色,也不具有无可替代性,有他与没有他与会,有他与没有他发言,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差别。

会议大厅坐一天,说与不说,听与不听,都挺累,坐两天,就更累。

累了下来,听其发言,大话套话者有之,陈词滥调者有之,信口开河者有之,思想贫乏、逻辑混沌、语言乏味者兼而有之,从中找不到打动人心的表达,更不见启发心窦的思想,除了有发言的形式意义,并无表达的实际价值,侧耳倾听。

鲁迅说过:

“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觉得会议大厅更像个犯罪现场,被谋杀者间杂着自杀者(无端浪费自己时间的)横七竖八地倒在血泊中。

许多参加学术会议人员的共同体会就是:

致辞讲话倡议号召多,讨论批评总结反思少;

个人独白取代学术交流讨论,茶歇餐饮考察旅行不能少。

怪不得有人对此现象写出一副对联来讥讽。

上联: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

下联:学术研讨会议,未见学术,遑论研讨,惟余会议。

横批:干啥玩意

当学者本身并不尊崇学问的时候,学术研讨会就成为学问的荒漠。

叔本华曾言:

“对于绝大多数学者来说,知识是手段而非目的。这就是何以他们决不可能写出传世佳作的原因。因为若要如此,他就必须把知识作为目的来追求”。

鉴于此,为让学术会议回归初心,让参会学者有所收获和启迪,学术会议组织者应本着不唯资历而唯能力的原则,邀请相应的学者作会议特邀报告或主旨报告。

例如,某些长期在科研第一线战斗的国内学者,有较丰富的多学科知识积累,能洞察学科前沿且视野开阔,善于凝练关键科学问题,科研能力卓越,有的已做出或即将做出重要的原创性工作,这都是不可多得的科研财富。

他们作报告时,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富有激情,能讲述有趣的科研破案故事。听他们的报告,不仅是一种享受,更能启迪思维,有可能推动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国内学术会议也可邀请一些有真货的外国学者参会作报告(能用汉语交流者优先),但宁缺毋滥,要杜绝让洋“东郭先生”充门面的事上演。

简言之,让有真才实学者亮相,可大幅提升学术会议的含金量,也是尊重参会者的体现。

至于采取线上还是线下的形式,只是次要问题。

上一篇: 总结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系统学习国学经典到现在对在学校学习各方面带来的收获,优势
下一篇: 小学数学书中的国学经典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