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闽文化初长成
从东汉末年起,北方汉人开始大批入闽,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能、生产管理经验和文化知识,大大推动了福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魏晋南朝时期福建地区造船业已十分发达。三国时期孙吴把福建当作造船基地,在福建设立典船校尉,在今霞浦县设立温麻船屯,负责督造船只。其造船工场规模大、种类多、设备好,使福建成为当时造船中心。晋后期,民间造船取代官府造船。南朝时,福建已能制造远洋木船,驶往印度和南洋。
佛教也于西晋之际传入福建。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晋安郡太守严高在郡北无诸旧城(即今福州市)建造绍因寺(后改乾元),这是见诸文字记载的福建第一个寺院。寺名绍因,有“继承”意义,可能在此之前福州已有佛寺。南朝时期,福建佛教有进一步的发展。宋大明至南齐永明,在二十多年时间,福建就建有五寺,即侯官明空寺、妙果寺,长溪(今霞浦)建善寺、延福寺,松溪资福寺等,此时佛教已由闽中向闽北、闽东传播。
霞浦建善寺
这一时期随着北方汉人逐渐入闽定居,为这片闽越故土注入了中原文明的新鲜血液;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也提供了有利于航海造船业长足发展的先天条件。这一切都为今后闽文化开拓进取多元化的特点,以及古代航海中心的形成,造就了坚固的基石。
▼
隋唐时期的巩固及发展
隋初的福建地区,尚处于地方豪强和世家大族的割据控制之下;随着隋朝崛起统一南北并开始加强对南方的统治,他们中的一部分为了维护自身既得利益,纷纷起兵反隋;这些豪强集团动辄拥有海船千余艘,力量强大,隋朝统治者经多年征战招安,方使其逐步瓦解,“悉来降附”,确立了隋朝对福建地区的统治。从中可窥知当时闽地航海事业之发达。隋炀帝时派虎贲部将陈棱、朝请大夫张镇周等人多次大规模航海到达琉球,进一步密切了福建与台湾地区已有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也使得天生结缘大海的闽文化带上了更浓厚的海洋文化气息。
唐初永隆二年,袭父职任玉钤卫翊府左郎将的陈元光于平定岭南动乱后上奏朝廷,建议在当地增设州县,武后垂拱二年,唐中央于泉州、潮州之间设置漳州,陈元光为首任刺史;今后的数十年里,这位被后人尊为“开漳圣王”的民间圣人选贤任能,发展经济、兴办教育,是的漳州地区出现一派繁荣的景象。
“开漳圣王”陈元光
开元二十一年,唐王朝设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福建经略使,“福建”之名在历史的长河中首次亮相。随后的年月里,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福建的州县有了长足的增加,唐朝后期已至“5州25县”,比唐代初期的规模增长了约一倍;且纵观整个唐代,福建的教育、制瓷、纺织、造船等行业均相继得以长足发展;唐代福建的进士经统计为56人,虽不比中原,但为日后宋朝福建文化的繁荣昌盛开辟了道路;天宝年间,福州、泉州等地所制“其长十八丈,次面宽四丈二尺许”的大型海船代表了当时造船业较高的水平,引得东渡日本的僧人等各路人士争相购买。同时唐代大力发展海上贸易,福州港是唐代四大贸易港之一,为日后福建海上贸易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
盛于五代的闵国文化
唐朝末年,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兄弟随起义军南下,受泉州百姓拥戴;后逐步统一全闽。朱温代唐自立后,于后梁开平三年封王审知为闽王。闽国盛时辖境为福州、建州、汀州、泉州、漳州,约为今福建省全境。
王审知题跋像
王审知在位时期采取保境息民的方针,对外称臣纳贡与中原朝廷,其“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的言论昭示了开明、独到的政治眼光;对内则勤修政事,在其发展农业、重视教育、保护商业贸易等手段的推动下,在当时中原四分五裂,战乱不断背景下竟造就了这片安定繁荣、堪称“世外桃源”的乐土。
彼时的闽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受益民田达数千亩”,公私富实,境内以安。彼时的闽国,重视保护工商业,发展海外贸易,“招来海上蛮夷商贾”,国际贸易十分发达。货物充盈,商贾云集,福建海舶,远航东至新罗,中经南洋群岛,西至阿拉伯诸国。彼时的闽国,发展教育,兴办学校;礼贤下士的王审知任仙游人士郑良士为左散骑常侍,并在福州设立四门学;在他治闽期间,州有州学,县有县学,乡村有私塾,据福州闽王祠《恩赐琅琊王德政碑》载:“尝以学校之设,足为教化之源,乃为诱掖蒙童,兴行敬让。”
闽国版图
历经隋唐时期的演变,中原文化源源不断输入闽地;在秦汉魏晋时期具有浓厚闽越地方特色汉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将闽文化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和水平;而经历代贤人如陈元光、王审知等开垦和精心治理,闽文化更是得以不断发展,福建地区逐渐从蛮荒之地走向富庶繁华;随着日后宋朝的闽文化发展到鼎盛,勇于开拓进取的福建人走向了历史的舞台,而绚烂多彩的闽文化更将在全国的文化版图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