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认同是指公民对自己国家的认识、情感和态度的综合表现。国家认同是参与社会的前提。国家认同主要包括对中国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奉献精神等。一个人怎样做才算是有国家认同呢?我觉得一个具有国家认同感的人至少有这些品质:
1.文化认同:理解、欣赏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中华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2.政治认同: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对祖国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社会主义,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奉献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有为实现中华民族富强民主不断努力奉献的志向。
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小学校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教育?
多元文化已成为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日常背景,同时它也像一把双刃剑一样,在对我国中学生国家认同教育提供良好契机的同时,又对中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面对多元文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把握多元文化的规律,探求中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有效路径。
1.优化校园环境,注重校园文化对国家认同的引导作用
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中明确指出,人创造着环境,环境也在创造着人。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中,其生活、学习时时刻刻都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因此学校在对中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教育时,应该重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利用校园的有限资源发挥最大的教育功能。可以运用学校的广播、校报、文化长廊、墙报、横幅或是班级的黑板报、班级角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作为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宣传的平台。
宣传学校的校风校训、宣传与中学生相关的一些国家大事、国家发展的艰苦历史、为我国发展贡献出力的优秀人物事迹、有意义的格言警句等内容。用这样的方式去营造和强化中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环境,使学校师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去感受和体验这些内容,从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增强爱国热情,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校园文化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美好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同时也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认知认可校园文化所传递的内容。
2.增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中学生文化自信
不同的国家通常会用不同的语言、宗教、习俗等来表示自已特有的文化传统,一国特有的文化传统是国家发展的内在根基和基础。南怀瑾先生曾说:“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已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凝聚力,始终像一盘散沙。没有自已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创造力,只会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模仿。没有自已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仅要了解我国的现在,更要了解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很多具有现代性意义的优秀文化。
例如,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内容;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我国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秀民族精神等,这些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绵延,在如今这个复杂多元的世界中仍能不断与当今的社会环境相适应而发展。在各色各样的文化中脱颖而出,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及强大的生命力。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基础。因此,要引导中学生去了解这些流传千年的文化传统与精神,继承我国优秀民族精神,使他们不易被多种多样的文化所诱导,树立中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其对于国家的爱国热情及归属感。
3.创新国家认同教育方式
我国传统的教学大多以教师授课制为主,依靠教师的口述将教育内容传授于学生,再加之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政治性及方向性较强,学生很难真正将教育内容内化于心。而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教师在对学校进行国家认同教育时,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
首先,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真实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加深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
其次,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社会实践,如带学生到博物馆、展览馆参观学习,将学生置身于情景中,通过真实的触感与及现实的感受等,使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知识。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激发对国家的热爱。
再次,教师应注重节日等象征性符号对国家认同教育的作用。传统节日、名胜古迹等都是具有象征性意义的符号,他们是国家认同感形成的根基和土壤,在遇到传统节日或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节日时,学校可以展开相关的活动,通过活动的仪式感,给学生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甚至引起心灵共鸣,利用这些象征性的符号强 化其爱国情怀。
4.学校、家庭与社会形成国家认同教育的合力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的高速发展传播,学校内外、家庭内外各色各样的信息都充斥在中学生的生活中,对其产生着影响。因此,国家认同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将各个部分组合起来,积极调动发挥作用,才能形成国家认同教育的合力。
其中,学校是国家认同教育的主体,学校应不断完善改进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及方式,做好中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工作;家庭则起着基础性的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的价值观念及行为习惯,因此家庭应树立良好的氛围,积极配合学校进行国家认同教育;社会应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搭建有效的国家认同教育平台,帮助增强学校教育的效果。只有三方相互配合协调, 积极发挥各自的作用与功能,才能有效增强国家认同教育效果,促进中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形成。
三、培育学生国家认同素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如何?
2012 年 11 月,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整概括。
党的教育方针主要从宏观层面对人才培养提出目标和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从国家、社会及人自身的角度对学生应该具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素养提出了具体要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主要从国家角度提出了学生应该树立的国家理想与信念,反映在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中,集中体现在“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核心素养中,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有为实现中华民族富强民主不断努力奉献的志向”,“认识人类发展的相互依赖性与共同价值;积极追求全人类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等。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主要从个人角度提出了学生应具有的道德要求, 反映在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中,主要体现在“国家认同”、“品德修养与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中。如,“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对祖国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社会主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解、欣赏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中华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国家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养成需要社会参与、自主发展和文化修养三个维度素养的整合作用,以文化修养的不断积累和自主发展能力的不断提升为支撑条件,最终反映在学生能认同中国文化、认同我国的政治制度、进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