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成华教通〔2016〕8号 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关于印发《成华区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实施

成华教通〔2016〕8号 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关于印发《成华区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实施

成华教通〔2016〕8号 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关于印发《成华区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实施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关于印发《成华区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中小学,幼儿园: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

成都市成华区教育

关于印发《成华区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的通知

各中小学,幼儿园: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更好地开展全区的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区教育局根据《成都市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实施纲要》(成教函〔2015〕74号),制定了《成华区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学校实际,按照以下要求加以贯彻和落实。

一、区教育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1),负责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国学经典教育活动的总体实施。区进修校成立国学教研室(名单见附件1),负责全区国学教学研究等工作,对全区国学经典教育进行研究、指导、总结、管理,定期组织各种教学交流和教学研讨活动。

二、各学校根据《成华区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含教师培训方案),将国学经典教育与学校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有效统整和有机融合,确保国学经典教育进课程、进课堂,并严格加以落实和执行。请各校于4月8日前将学校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含教师培训方案)发送至教育一科邮箱(jyyk2006@126.com)。

三、区教育局将对各学校、幼儿园国学经典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考核、督导和表彰。

特此通知。

附件:1. 成华区教育局国学经典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成华区国学经典教育教研室成员名单

2. 成华区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

2016年3月4日

附件1

成华区教育局国学经典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成华区教育局副局长 叶树文

副组长:成华区教育局教育一科科长 李晓静

成华区教育局教育二科科长 邓 丽

成华区教育局教育三科科长 叶常承

成华区教育局德育科科长 王菲蓉

成华区进修校书记 曹秦蓉

成 员:各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

成华区国学经典教育教研室成员名单

组 长:叶 旭 小学语文教研员

成 员:余致俊 小学语文教研员

郑常庚 中学语文教研员

郑 燕 中学语文教研员

附件2

成华区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国学经典教育,既是推进文化育德的基础工程,也是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国学经典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我区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之一,一直坚持以“宜学成华和谐教育”为发展定位,以“中西部教育一流城区”为建设的总体目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已持续若干年,具有一定的国学教育基础。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国学经典教育,强化我区文明城市的深度建设、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实现文化育德,培养未来成华人,特制订以下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主线,以推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为重点,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施原则与目标

(一)实施原则

1.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既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积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

3.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既要高度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博采众长。

4.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5.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既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6.坚持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既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又要加强各学段的有机衔接,逐步推进。

7.坚持与艺术教育相结合。充分运动美术、音乐等艺术手段,丰富经典诵读的外在表现形式,增强经典诵读的艺术性、观赏性。

8.坚持与德育活动相结合。结合“我们的节日”等德育活动,在元旦、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国学经典主题诵、读、演、写、画等活动。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国学教育,帮助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熏陶,汲取民族智慧,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结合德育大纲、《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充分汲取传统和现代教育中的科学方法,科学、有序地实施国学经典教育,培养爱祖国、爱家乡,既能立足传统又能面向未来的现代人。

3.通过国学经典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处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心性修养;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营养,为和谐人生奠定基础。

4.培养学生的经典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经典教育要推动学生化“俗”为“雅”,逐步使学生形成较高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逐步使经典教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实施,使学生终生受益。

5.通过国学经典教育,让学生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验,了解成华区的人文历史、地理风貌、民俗风情等地域文化,积极关注家乡的文化建设,为成华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三、具体内容

(一)第一学段(幼儿园)

1.通过游戏化、故事化的诵读,了解道德修养与规范:孝父母、敬师长、爱朋友。

2.全文诵读《三字经》,可尝试背诵。

3.选读古诗、童谣等,可尝试背诵20首(各园须列出具体建议篇目)。

(二)第二学段(1 ~ 2年级)

1.通过游戏化、故事化的诵读,习得道德修养与规范:习礼仪、重学习、勤劳动。

2.选读《弟子规》,可尝试背诵。

3.可选读《千字文》等传统蒙学读物精华。

4.选读浅易古诗词20首,可尝试背诵。(各校须列出具体建议篇目)

5.选读神话传说故事,了解孔子、孟子等圣贤人物幼年美德故事,参与健康的家庭传统节日民俗活动。

6.选学自己感兴趣的琴棋书画等艺术表现形式技能,参加班级文化体验活动。

7.搜集自己感兴趣的乡土歌谣,谚语等。

(三)第三学段(3 ~ 4年级)

1.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习得道德修养与规范:守诚信、睦乡邻、亲自然。

2.全文诵读《论语》,可尝试背诵。

3.选读《幼学琼林》等传统蒙学读物精华。

4.选读浅易古诗词、美文30首(片段),可尝试背诵。(各校须列出具体建议篇目)

5.游览附近的名胜古迹,观赏山川器物图景,多种方式了解家乡现代文明建设,为家乡的过去和现在自豪。

6.倾听民间传说;了解李白、杜甫等与本地有关的历史名人故事;主动参与健康的家庭传统节日民俗活动。

7.选学自己感兴趣的琴棋书画等艺术表现形式技能,积极参加班级文化体验活动。

8.在教师指导下,和语文学习相结合,可画画或编辑手抄报等来展示搜集的家乡乡土文化成果。

(四)第四学段(5 ~ 6年级)

1.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学经典教育活动,习得道德修养与规范:行节俭、强自信、讲智慧。

2.继续全文诵读《论语》,可尝试背诵。

3.选诵《孟子》、《大学》、《中庸》等经典章句50则(段),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较自觉地践行。

4.背诵古诗词、美文30首(段),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比赛。(各校须列出具体建议篇目)

5.了解刘备、诸葛亮、苏轼等与本地有关的历史名人故事;参与家庭、社区传统民俗活动。

6.选学自己感兴趣的琴棋书画等艺术表现形式技能,积极参加班级文化实践体验活动。

(五)第五学段(7~9年级)

1.以《成都市国学经典诵读读本——初中阶段》为依托,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学经典教育活动,习得道德修养与规范:惜生命、贵宽容、别善恶。

2.在小学的基础上,全文诵读《论语》,对于浅易精辟的篇章,力求背诵;选读《孟子》《中庸》等经典30篇(章),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自觉地践行。

3.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选读40首(篇)古诗词、美文,并能理解、引用。(各校须列出具体建议篇目)

4.全文学习《声律启蒙》,春节时自主撰写春联。

5.了解司马相如、扬雄、杨慎、巴金、郭沫若等与本地有关的古今名人故事和典故;感受成都民间文艺,能主动参与社区传统民俗活动。

6.选学自己感兴趣的琴棋书画等艺术表现形式技能,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的文化实践体验活动。

7.游览成都名胜古迹,观赏山川器物图景,关心成华作为老工业区的现代文化建设与发展,参与成华精神和形象的对外宣传活动。

(六)第六学段(10 ~ 11年级)

1.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学经典教育活动,习得道德修养与规范:知羞耻、慎独行、图自强、全大义。

2.熟读《中庸》、《论语》;选读《诗经》、《史记》、《颜氏家训》等经典30篇(章),自觉将传统文化理念与当今核心价值理念进行比较,纳入自己个人的文化视野;自觉选读40首(篇)古诗词、美文,并能引用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各校须列出具体建议篇目)

3.通读《老子》、《世说新语》、《增广贤文》,能批判性地吸收其中有益的部分,能结合当代价值观,对其中的部分内容提出自己的评价。

4.多种方式了解和展示家乡人文历史,自然风貌;主动参与或主持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

5.选学自己感兴趣的琴棋书画等艺术表现形式技能,积极参加班级、学校和社区的文化实践体验活动。

6.关注家乡现代文明建设与发展,主动参与家乡的对外宣传活动,讴歌家乡现代文明发展成果。

四、实施与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华区教育局负责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体实施。

成华区教师进修学校成立成华区国学教研室,负责国学教学研究等工作,对全区国学经典教育进行研究、指导、总结、管理,定期组织各种教学交流和教学研讨活动。

各中小学、幼儿园应明确相应的工作部门,组织协调好国学经典教育的实施。

(二)各中小学、幼儿园是落实《方案》的责任主体

1.各中小学、幼儿园应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按计划组织和实施,具体落实方案的要求。

2.各中小学、幼儿园应将国学经典教育的开展及成效纳入本校工作考核方案,并定期展开考核。

(三)各学校负责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在本校的落实

1.全区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含职高),均应切实保障国学经典教育的开展,实现满覆盖。

2.各学校要按照日常教学管理要求,安排教师承担国学经典教学任务。要把国学经典教育纳入课程规划。要制定教学计划,安排课时,加强教学的规范性。

(四)担任国学经典教育的教师,负责国学经典教育课程与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担任国学经典教育的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职责与要求类同。国学课程教师还应根据《方案》与本校实际,设计系统的国学课程,并组织有效地实施。

(五)落实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配置:有条件的学校,应安排专职的国学教师。师资条件不足的学校,应由语文教师(或其他爱好国学、有一定国学基础的教师)承担国学经典教育课程。注意整合班主任(团队辅导员)、艺术科教师及社会国学教学师资的力量,组建切合本单位实际的适合国学教学的师资队伍。

2.师资培训:建立二级教师培训(区、校)机制,采用集中培训和常态化培训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区级培训负责国学骨干教师培训。校级培训负责学校国学教师的全员培训。

国学教师培训按《成都市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办法》纳入学时登记管理。

3.教研活动:各校要定期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交流展示和教学研讨活动,以逐步提高国学经典教学水平。

(六)工作绩效考核

各中小学(幼儿园)应充分考虑国学经典教育教师的工作量,其工作考核要与教师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评优、绩效工资等直接挂钩。

(七)课时安排

1.落实国学经典教育进课堂,每周不少于一课时。(可与学科课程、地方校本课程等相融合)

2.学生集体学习(诵读)经典的时间每周不得少于60分钟。

此外,可根据情况利用每天的朝会(或午会)时间共读经典,也可在校内选修课、活动课中安排国学经典教育内容。

(八)推进国学示范校建设

通过市级评估,有步骤地建设一批国学教育示范学校,作为与国学教育相关的各种教研活动、师资培训的基地,引领我区的国学教育。

(九)表彰与评价

1.区教育局将组织相关人员对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开展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指导,及时表彰表现突出的学校、教师和学生,促进国学经典教育活动扎实深入地开展。

2.根据各级行政部门的要求,将在各年级统一考试(尤其是语文学科)中,增加和渗透国学经典学习的内容。

3.把国学经典教育作为评价指标,纳入对各类学校的考核、评比。

教材与书目建议

按照经典文本推荐与自选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国学经典诵读教育的内容。

成华区中小学、幼儿园国学经典教育推荐教材是:以包括《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及人文成都诗文典籍为主要内容的《成都市国学经典诵读读本》。

为了使国学教育更具实效性、更能适应各校实际,下面列出一般性书目建议,供各校灵活选用。希望有条件的学校在图书室设置专门收藏国学经典的图书专栏。

共同书目部分

(包括所有学段。根据不同学段,可作选择)

《大学》 《论语》 《中庸》 《诗经》

共同篇目部分

(初、高中所有学段。根据不同学段,可作选择)

《礼记·礼运》 《荀子·劝学篇》 《朱子家训》,朱柏庐

《前后出师表》,诸葛亮 《国殇》,屈原《诫子书》,诸葛亮

《阿房宫赋》,杜牧 《岳阳楼记》, 范仲淹 《西铭》,张载

《正气歌》,文天祥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义务教育学段书目

《三字经》 《弟子规》 《幼学琼林》 《声律启蒙》

《千字文》 《唐诗三百首》 《宋词选》 《菜根谭》

高中学段书目

《孟子》 《老子》 《荀子》 《史记》 《世说新语》

《颜氏家训》 《近思录》 《传习录》 《宋诗选注》

《古文观止》

信息公开类别:主动公开

抄送:市教育局普一处,市教科院国学研究室。

成华区教育局办公室 2016年3月4日印发

上一篇: 北京丰台6万学生学国学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下一篇: 汇贤书院国学师资班2021春季班招生 2021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