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学习从入门到进阶到高级阶段是一个要花费较长时间的历程,想一想古人的“十年寒窗”之叹,就能体会到其中的艰辛了。尤其是现在的青少年,日常的课业负担十分沉重,想在课外涉猎国学,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究竟有没有国学学习的快速入门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
方法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总结中国古代各位大师的学习方法,对于快速入门国学给大家支支招。一是先学两部。中国古代传统的书籍分类法是四部分类法,即:经(十三经等)史(二十四史等)子(先秦诸子百家等)集(历代作家文集)。其中,建议先学史、集两部。因为中国的史学,尤其是史部中以《史记》为代表的二十四史等纪传体史书,本身就是写得十分精彩的古代纪实文学,每个人的传记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读起来令人兴趣盎然,身临其境;以唐诗、宋词、元曲和历代优秀古代散文为代表的集部著作精彩纷呈,每个人可根据个人喜好,选读佳篇美文,吟诵华章金句,在浓浓的文学氛围中爱上国学。通过读史、集两部打好基础后,再读相对难懂的子(大部分是哲学著作)、经部的著作。二是先近后远。先秦的古文大多难懂,但明清的古文则相对浅显,因此可以按历史顺序倒着读,即先读《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之类的清代古文,其次读明代、元代、宋代、唐代,直到先秦的古文,如此可收先易后难之效。三是先短后长。先从短诗歌、短文入手,再过度到中等篇幅的作品,直至大部头著作。四是听读结合。在读的过程中,可以从网上下载有关古文、诗歌的朗读版(在喜马拉雅网站上有很多,有些还是全本著作),边听边读,对重要篇章达到能背诵,为彻底掌握名篇佳句打下坚实基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