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量招聘外国留学生,恐怕不仅仅是高校行为,而是国家行为。
就如教育部刘京辉所言:
中国的留学生招收政策和欧美是有本质差别的。
欧美高校招收留学生,是为了筛选精英,培养后留在本国效力,是为人才收割机。所以会把标准定得很高,然后把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赶走。
中国不是。
中国从来没有妄想过现阶段就能收割外国人才,甚至我们也没打算真认真培养外国人才。
开玩笑,国内自己的人才都培养不过来,一个导师带十几个研究生,谁有精力去管留学生?中国也不差几个外国“精英”,能把国人或者华人培养好、吸引好就够我们用的了。
不信的话看看各高校,招了一堆留学生好吃好喝伺候着,但有哪个学校认真教了吗?大家普遍吐槽的留学生门槛低,不上课,随便写写也不挂科,从不来实验室、导师也不管,水水都能按时毕业……还不够明显吗?
是,拿个外国护照轻易就能上中国985高校,但没有几个人真正接受了985级别的教育和培训。
这里面固然有留学生里学渣多不上进有关,但同时难道不是学校和教授们有意无意的纵容与放水?
为什么放水?因为我们不需要他们成才,也不想浪费精力去培养他们成才。
那为什么还要招人家?
因为高校要提高国际学生占比提高排名?是,这是一个原因,但还不是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一带一路”。
作为国策,“一带一路”是中国摆脱欧美掣肘、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尤其在地方保护主义日益兴起的今天,我们更是要主动走出去,结交更多朋友,扩大国际合作,以摆脱对发达国家的市场过度依赖,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
而一带一路的推进,就需要来自广大亚非拉国家的留学生作为桥梁与纽带。
其实仔细看看各高校的留学生名单就可以发现,没有多少欧美人,大多留学生都来自亚非拉第三世界,这固然是因为发达国家看不上我们,也是因为国家的重点招收目标从来不在欧美。
一带一路走到哪儿,留学生就招到哪儿。
让他们在中国“学习生活”三到五年,不需要他们有多高的学术成就和专业技能,只需要让他们看到中国的发展速度与制度优势,感受中国政府和民众对他们的友好,让他们觉得只要向中国学习与中国合作,自己的祖国也能像这样飞速发展,就够了。
除此以外,再能粗通点中文,知道点中国国情,那就更好了。
三五年之后,当这帮人毕业了,专业技能也没学会,空挂着一个中国名校毕业生的牌子,他们能留在中国找到工作吗?大部分是不能的。中国企业可不是高校,没有闲钱来养着他们,除了极少部分精英留下,和少部分长得不错的当个外模群演啥的混口饭吃,大部分都是要回国的。
当他们决定回国发展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自己能找到的最好最挣钱的工作有三种,一是围着义乌和广州做中外贸易,也就是把中国产品批发到他的祖国贩卖,二是到中国跨国企业在本国的分部里任职,做一些本土化推广或者关系协调类的工作,三是以中国通的身份成为本国政府里负责招商引资对外贸易的官员。
这三种选择都离不开中国,而为了个人发展,他们也会不遗余力的鼓吹中国产品的先进与可靠,中国政府的善意与力量,这都将在客观上不断提高中国在亚非拉的声望与影响,对于一带一路政策的施行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这个时候,他们也就无可避免的成为了“带路党”!
这里的“带路党”并没有贬义的意思,而是他们本人、中国以及他们祖国三方共赢的事情。因为他们祖国的发展,也确实需要来自中国的帮助与合作。而他们的存在,能够极大的促进这种合作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成为两国关系的润滑剂与奠基石。
一带一路才走了多远?我们还需要走多远?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依然需要大量的亚非拉留学生。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断在各层面给他们优待以吸引更多留学生。
政策就是这么个政策,大的方向是对的,符合现阶段国情的实际需要,作为一个整体中国肯定不亏,但具体到学校和个人头上,那就不一定了。
比如最近山东大学“学伴”事件,就是找骂了。
————————————————————
关于“一带一路”与外国留学生的关系,我这里再补充一点数据和文献。
据查,万方数据库里以“留学生+一带一路”为关键词的期刊论文有684篇,知网有754篇。
下面是我从不同论文中摘取一些数据和分析:
先放这么多吧,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自己上知网和万方上搜索相关论文查看。
说这么多绝不代表我就支持“厚此薄彼”的政策,
只是我认同,在现阶段,出于国家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使用一些优惠措施吸引留学生来华,包括高额奖学金、入学及毕业门槛放低等等,甚至包括好的宿舍优先给他们用(但这不包括已经住了中国学生的宿舍还TM要赶走腾出来给留学生住!),这或许不太公平,但不是不能忍受,毕竟只是些外在条件,我们还是可以正常学习本领好好生活,大不了骂骂校领导,不过三年五年,住宿破点就破点,相对一辈子的发展与前程来说微不足道。
但是决不能明知有风险,还将懵懂无知的学生至于风险之中!
比如“伴读”政策,不是不能做,但必须严格限制为同性(风险最低),且对参与的所有人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警告,并伴随一系列完善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
否则一旦出事,甭管自愿不自愿,一个十八九岁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真的出事,被骗P、堕胎、艾滋、e g骂名、甚至被骗藏毒出国乃至自杀……随便一条,都有可能毁了一个人的一生!
目前中国留学生的素质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数,说高风险人群一点都不为过。我没到过山大,但老实说我不相信山大的留学生素质就比其他985高校的要更高。
这不是恶意揣测,而是很多高校都真实发生过的案例,而“伴读”政策,以官方背书建立异性服务,不论初衷如何,都无疑会大幅放大这种风险!
明知政策有问题还以“自愿”为名强推,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参考文献: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孙雪飞,苏海红;
高校构建来华留学生就业服务机制探究——吴 丹;
“一带一路”倡议下来华留学生教育与人才培养——张春胜,王朝晖;
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对外投资驱动效应研究——巩 雪, 熊 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