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跟党初心
勇担时代使命
一百年前,1919年5月4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爆发,中国青年发现了自己的力量。
同样是一百年前,1919年6月16日,在五四运动的影响感召和直接推动下,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宣告成立。
一百年历久,党带领着我们一路披荆斩棘走来,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一百年弥新,一代代的青年学生展现勃勃朝气,勇立时代潮头,贡献青春力量。
2019年11月20日,阜阳市学生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阜阳学联将正式成立。
值此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一百年之际,让我们回望过往,一起回顾百年学联展现出的青春梦想。
历届中华全国学联代表大会回顾①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
时间:1919年6月16日至8月5日
地点:上海
来自全国各地和留日的60多名学生代表出席了会议。工、商、教育各界也分别派代表到会讲话表示祝贺。
会议通过了《中华民国学生联合总会章程》,确定“以联络感情、昌明学术、促进社会、辅卫国家为宗旨”,讨论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办法,组织了全国学生拒签和约的斗争,出版了《全国学生联合会日刊》,决定由京、津、沪等7处学联各派一人组成全国学联第一届理事会,会址设在上海。
这次会议宣告了中华民国学生联合总会的正式成立,推动了全国学生运动的健康发展。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
时间:1920年5月
地点:上海
1920年4月,为抗议日本政府对我国主权的粗暴干涉,全国学联决定实行罢课,天津、杭州、上海等地学生的罢课游行遭到镇压,学生运动转入低潮。
全国学联于5月底举行会议决定:北京、南京各选理事一人参加第二届理事会,会址仍设在上海。但由于会议在匆忙中召开,迟至10月,各地理事仍未报到,于是只能组织全国学联临时委员会,推举李达为主席。直到1921年1月底,这届学联理事会才最终组成。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
时间:1921年8月14日
地点:上海
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6个省区的30多位学生代表。
会议通过了《对太平洋会议之提案》,要求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及山东的一切权利。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
时间:1923年3月15日
地点:上海大东旅社
出席大会的有全国17个省区26位代表。会议在法巡捕房的干涉下,于26日被迫闭幕。
这次大会以讨论改革政治为中心,确定了“独立教育,澄清政治,拥护人权,力争外交”四项原则;明确提出“打倒国际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建立自由独立民主的国家,为青年学生的利益而奋斗,为被压迫的民众利益而奋斗”的政治主张,大会讨论通过了《学生界与其他民众关系案》等重要文件,并最后决定由北京、上海等7处各出一名理事,组成第四届理事会。
这次大会由于一批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的积极努力,改变了以前学生运动“只问外交,不问政治”的倾向,制定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这标志着中国学生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成为“五四”以后学生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的起点。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
时间:1923年8月16日至29日
地点:广州
出席会议的有12个省区30多位代表。孙中山派代表出席大会。
大会在《为本会今后运动之目标和进行的计划案》中明确提出:学生要加入民主革命,赞助三民主义。
大会发表了敦请孙中山重组政府的宣言。大会还通过了《为对于长沙“六一”案应取之态度案》等20多个议案。大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于1923年6月提出的召开国民会议来解决中国政治问题的主张,号召各地学联开展国民会议运动,并最后决定由北京、广州等7处各派一理事组成第五届理事会。
这次大会对于动员广大青年学生加入国民革命战线起了积极作用。从此,学生运动成为革命统一战线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
时间:1924年8月4日至18日
地点:上海复旦中学礼堂
18个省市40余名代表出席了大会。在开幕式上,恽代英、施存统、于右任、吴稚晖、邵力子等发表了演说。
这次大会确定今后反帝斗争主要任务是:开展收回关税权、司法权、教育权三种运动。大会决定与上海其它团体联络,发起组织上海废约运动大同盟和上海反帝运动大同盟。大会向全国学生提出了“我们不能做一个奴隶式的学生”的口号。
大会最后选出了执行委员会,中共党员李硕勋任主任,副主任梅龚彬,组织刘一清,宣传陈企荫。
这次大会有力地促进了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和国民会议运动的开展,并为动员学生积极参加五卅运动作了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
时间:1925年6月26日至7月6日
地点:上海小西门少年宣讲团团部
出席大会的有30多个地区的61名代表。杨善南任大会主席,恽代英任大会党团书记。
大会认为帝国主义是中国一切祸乱的根源,确定反对帝国主义及其军阀走狗为中国学生的历史使命。
大会规定各地学生会组织中要设立工农部。大会修正了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通过了《改进学生本身利益问题决议案》等8个决议案,并发表了大会宣言及《致广州革命政府》、《致全国各界》等10个电文。
大会选出了学联主席、副主席、文书、庶务、编辑、新闻等各部负责人。
这次大会对于巩固和健全发展全国学生组织,扩大民主革命力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
时间:1926年7月23日至31日
地点:广州国立广东大学
21个地区的54名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上海代表张超为大会执行主席。这次大会是在中共广东区委学生运动委员会的领导下召开的。
大会总结了一年来全国学生运动的发展情况,确定学生对目前政治的态度,“第一是要继续‘五卅’反抗帝国主义、反抗军阀的精神;第二是要积极参加民众一切的运动”,完成民族解放与自身解放的历史使命。
大会提出统一全国学生运动和集中全国学生力量共同奋斗的口号,大会通过了《会务总报告决议案》等10项决议案,发表了大会宣言,选举了第八届执行委员会及学联总会各部负责人。
这次大会确定的统一学生运动和支援北伐战争的任务,成为当时全国学生运动的指针。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九次代表大会
时间:1927年7月15日至20日
地点:武汉
出席这次会议的学联代表共51人,刘荣简任总主席。
大会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形势,指出全国学生应团结起来,巩固革命力量,拥护革命的国民政府,消灭蒋介石、张作霖,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中国革命。大会号召全国学生到农村去,到军队中去,到群众中去。
大会谴责了在南京成立国民党学生总会筹备处。大会通过了《第八届执行委员会关于会务工作报告决议案》等议案和讨伐蒋介石宣言,并最后决定由上海等地学联代表15人组成第九届执行委员会,执委会推举上海刘荣简为总务部负责人,湖北包泽英、湖南李绥立、江西邹努分别为组织部、工农商部和宣传部的负责人,福建林隶夫为秘书长。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十次代表大会
时间:1928年2月
地点:南京
这次大会是在国民党政府的批准下召开的,大会就联合全国民众、实行平民教育、提倡师生合作、切实保护学生利益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发表了宣言。
大会选举了全国学联第十届执行委员会。
1929年3月13日,全国学联在南京召开第十届二次执委会时,遭到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干涉,被迫迁移至上海继续开会。
同年10月,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被国民党中央训练部勒令停止活动。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时间:1936年5月29日
地点:上海
在中共北方局和中共上海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来自广州等21地的学联代表28人在上海集会,上海各界救亡团体的代表也列席了会议。这次会议被列为中华全国学联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大会根据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决定把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改名为中华全国学生救国联合会,并讨论通过了联合会的《纲领》、《宣言》、《简章》及“加入世界学联”等项提案。
大会选举了北平等11个地区的代表为本届学联执行委员会委员,选举北平地区代表刘江陵为学联主席,董毓华为组织部长、唐守愚负责全国学联党组工作。
这次大会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为迎接抗日战争的全面到来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时间:1938年3月25日至27日
地点:汉口商务大礼堂
商讨全国学生救亡运动方针,这次会议被列为中华全国学联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73个单位123名代表,蒋南翔、黄华、姚雪冰、李柏等9人为大会秘书。国共双方的代表到会发表演讲。大会向全国学生提出支持抗战到底、深入农村开展救亡运动的号召。
大会最后选举郑代巩为学联主席,李庚、方谏百、张鉴英为常委。周恩来、董必武、徐特立等为本届大会题了词,周恩来的题词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到前线上学习,到军营中学习,到群众中学习,一切学习都是为着争取抗战胜利,都是为着建设国家,复兴民族!”
这次大会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学生运动指明了方向。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时间:1947年6月15日至19日
地点:上海
在反饥饿、反内战运动中,各地学生进一步组织起来,京、沪、苏、浙、豫等地学联相继成立。
在此基础上,各地学生代表召开了全国学生代表大会,通过了《全国学联章程》,宣告了中国学生联合会的成立,并发表宣言,号召全国学生团结起来,斗争到底。解放后,全国学联把这次大会作为第十三次全国学生代表大会。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时间:1949年3月1日至6日
地点:北平
到会代表 207人,代表着100 万大中学生。中共中央致电祝贺,并希望大会能号召全国学生再接再厉,积极参加和援助中国人民解放斗争,使这个斗争迅速取得最后的胜利。
会议通过了《中国学生运动的当前任务》的决议,要求全国学生在新民主主义的教育下加强学习,使自己成为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有用人材。大会决定成立全国学生的统一领导机构――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并通过了《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
预祝阜阳市学生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圆满成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