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三大家论“四本”

三大家论“四本”

三大家论“四本”《世语新说·文学类》云:“钟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嵇公一见,置怀中,既定,畏其难,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便回急走。” 刘注云:“《魏志》曰:会论才性同异,传于世。四本者

《世语新说·文学类》云:“钟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嵇公一见,置怀中,既定,畏其难,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便回急走。” 刘注云:“《魏志》曰:会论才性同异,传于世。四本者,言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也。尚书傅嘏论同,中书令李丰论异,侍郎钟会论合,屯骑校尉王广论离。文多不载。”

关于此段史料,魏晋史三大家陈寅恪、唐长孺、周一良三位先生都写过非常精彩的文章,仔细阅读三位大师的文章,发现有不少差异。

陈先生的《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是最有名的,不过论文章发表先后,唐先生的《魏晋才性论的政治意义》更早。

唐先生主要是从选举角度来论四本的。汉末选举重清议,从儒家观点来说,德行好的人,自然能胜任朝廷职任,不过实际过于重名节,造成了很多虚假德行,一度造成帝国的统治危机。汉末时期,袁绍是重德行的代表,曹操则重才能。曹魏政权建立以后,推行唯才是举的政策,多少就是针对汉末危机的。曹魏时期才性问题的争论是有实际政治意义的,不是空谈。李丰是赞成才性异的,但《三国志 魏书 卢毓传》有这样的记载:“毓于人及选举,先举性行,而后言才。黄门李丰尝以问毓,毓曰:‘才所以为善也,故大才成大善,小才成小善。今称之有才而不能为善,是才不中器也。’丰等服其言。”李丰对才性同又是赞同的。唐先生解释说,李丰是主张才性异的,只要把才性区分为二即可,卢毓主张才性合,亦是才性二分,所以李丰对卢毓的观点是先怀疑后来还是同意了。《艺文类聚》载有袁准的《才性论》片段:“凡万物生于天地之间,有美有恶,物何故美?清气之所生也。物何故恶?浊气之所施也。夫金石丝竹中天地之气,黼黻玄黄应五方之色。有五,君子以此(上下有缺文)。得曲直者木之性也,曲者中钩,直者应绳,轮桷之材也。贤不肖者人之性也,贤者为师,不肖者为资,师资之材也。然则性言其质,才名其用,明矣。”唐先生认为袁准“大体上应属于主才性同的一类”。

陈先生看过唐先生的文章,他的《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一文与唐先生观点差别还是很大的。陈先生认为,对才性问题的不同看法,反映了曹魏末年曹党和司马党两派的斗争。凡主张才性合、才性同的,即属于司马党,主张才性异、才性离的即属于曹党。司马氏是汉末以来儒家清流的代表,他上台以后自然要实行德行合一的政策,支持此政策者即是司马党。曹操是汉末阉宦代表,为了巩固政权,自然要摧毁儒家建立的一套统治思想,求才三策就是这一意图的集中体现。

周先生的文章名为《曹氏司马氏之斗争》,收入《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先生赞同陈先生的观点,并且认为“从最初论四本之代表性人物之政治派别加以考察,则四本之政治意义更为实际,并不止于选举标准,而是密切反映当时政治斗争之主张也。”关于《艺文类聚》所载袁准《才性论》,周先生从“性言其质,才名其用”一语推断,袁准当是主张才性异的。和唐先生的判断完全相反。

三位大家都花一定笔墨论述此问题,则该问题之重要性不言自明。三家论述又颇有不同,特别是关于袁准《才性论》的判断,两家所说决然相反,不知何从。与同专业的二三学子共读《世说新语》,顺便翻看前辈大师的文章,有以上心得和疑惑,特写于此,求教诸位学者。

上一篇: 国学数典:我的网络情人
下一篇: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_983字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