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师范学院副教授罗义蘋给小学生讲国学课时再三强调:“你们必须和我对着干!”一下课,学生们就乌泱乌泱冲向讲台……
“你们必须和我对着干!”一位知名国学教师在湖北荆州东门小学的一堂公开课上反复跟学生强调:“我小声你们大声,我大声你们小声!”
跟老师掐架?
当然!
孩子们乐此不疲。跟老师诵读古文时,老师音调铿锵,孩子们悄声细语,老师伏低浅吟,孩子则群起昂扬、势若洪涛,将该老师震得一愣一愣、作退避状。
光环很多的罗义蘋,很亲切
这位名为罗义蘋的老师,头上光环很多:成都师范学院副教授、中国国学教育共同体秘书长、至圣国学院常务副院长。
为什么她要当着荆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荆州市教研室主任、东门小学一众老师的面,和小学生们“互掐”呢?
她想贡献的,是一堂别开生面的国学示范课。这堂课上,不仅她自己跟孩子们“掐架”,还发动孩子们跟数十名听课老师“互掐”。
“我们必须要,打败老师!”这话她带孩子们呼了三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这堂课教的是《曾子烹彘》,课中,她让学生和听课教师两个群体,分别朗读课文,并让该校校长评分,再让学生们对评分结果分别发表意见、阐述见解。最后学生们总结出,教师和学生各擅胜场,老师朗读很流畅,但声音不如学生们洪亮。
通过这个游戏,罗义蘋教导学生:要有自信,知道自己的优点,也要知道别人的优点,更要把掌声送给老师们,“‘掌’字,上边是个高尚的尚,下边是个手,懂得鼓掌称赞别人,才是高尚的人。”
一堂课互动时间超过70%
一堂课发掘俩“部长”
一般被认为沉闷枯燥、道德说教气氛浓郁的国学课,在罗义蘋的课堂上却群情涌动、高潮迭起。为什么?她的授课话筒,总能递到孩子嘴边:70%以上的时间,她都在跟孩子们互动。
这节课的古文是一则小故事:
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她儿子尾随哭泣。曾妻哄儿子:“你先回去,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肉。”妻子从集市归来,曾子准备杀猪,妻子阻拦说:“我哄儿子玩的,不必当真。”
曾子说:“不能跟儿子开玩笑,他什么都不懂,只会模仿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你欺骗他,就是在教育他骗人。母亲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所以曾子就煮猪给孩子吃了。
曾子该不该杀猪?如果家里只有一头猪,杀了之后没法过年怎么办?罗义蘋让孩子们开动脑筋、发表意见。
一个孩子说,杀猪后先吃一小部分,其余留到过年吃。罗义蘋说,我们学传统文化一定要经世致用,要学会圆融地处理事情,“这孩子已经具备这种能力,他以后是外交部长的料!”
另一孩子说,杀猪后没吃完的猪肉可卖掉,换成钱,过年再买肉吃,“财政部长出来了!”罗义蘋大呼。
一节课整出俩“部长”,孩子们手举高高,争相发言,高潮此起彼伏,颇有节日狂欢意味。
高潮此起彼伏,颇有节日狂欢意味
肚子读书妙用
佶屈聱牙的文言文,想想都会令孩子望而生畏,而在罗义蘋的课堂上,孩子们爱上了高深奥妙的文言文——在和听课老师们的合作分工中,孩子们自愿选择读古文原文,而让听课老师们读白话译文。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罗义蘋带来了一种“肌肉记忆法”,用肚皮读书。
“人活一口气,书读一口气。”罗义蘋说,“我们要用气读书,用肚子(丹田气)读书,读来读去,就读成了肌肉记忆。”她将古文的韵律节点标注在课文中,“文言之美全在句逗。”学生们跟着她抑扬顿挫,节奏与韵律摇曳生姿,有如歌谣吟唱,欲罢不能。
肚子读书,不仅说的是“读书读的是一口丹田气”,肚子还是一面可击之鼓。
“大鼓小鼓敲起来!”罗义蘋发动学生,“大鼓”是课桌,“小鼓”是肚子,学生们以掌击桌、拍肚,以手辅嘴,鼓肚而歌,饶有韵致。
孩子们手举高高,争相发言
下课遭“围攻”
临近下课,罗义蘋给学生们讲了个“东门爱情故事”,讲述该校校名“东门”,是个情义之地,古时有个叫尾生的青年在此地一座桥下约会女友,女友未至,洪水忽来,尾生为信守诺言,抱着桥柱被活活淹死。
于是,罗教授跟小学生们讨论起了爱情,尾生该不该殉情而亡呢?孩子们反响激烈,有的说首先该保命,有的说该换个地方等比如爬上城墙,有的说找条船不就得了?有的说应该打电话……
一波一波狂欢之后,一堂国学课忽然就上完了。罗义蘋让孩子们回家后,跟父母讲尾生故事,并讨论解决方案。在她宣布下课之后,惊讶也倏然而至。
“我们要找罗老师签名!”尖锐的童音蜂起呼啸,高举的书本离开课桌向讲台攒聚——是的,悬念最后揭开,罗义蘋老师自食“苦果”,被她“忽悠”了整整一节课的孩子们,毫不客气地将她群起“围攻”了。
(文/张翅 图/课堂视频截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