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首批共包括十部典籍,分别为《周易》《尚书》《诗经》《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管子》《孙子兵法》《史记》。作为阶段成果,对上述经典解读的十部著作凝结着众多学者的心血,反映出他们在诠释古代经典、解读传统文化方面的最新努力。
与历史上同类著作相比,《百部经典》首批十部在编纂宗旨、编纂团队组成、体例制定等方面都呈现出一种新的格局和面貌。正如书前“编纂缘起”所言,《百部经典》是要“在汲取已有成果基础上,力求编出一套兼具思想性、学术性和大众性的读本”,紧扣“立足学术、普及大众”八个字。首批十部著作均由国内一流学者承担解读,并经过国内相关领域优秀学者的审订,既保证了学术的严谨性,也能大致反映出当代学术界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具有集大成的性质。让学术成果走出“象牙塔”,用传统文化的精髓滋养当代社会,是这十部书的另一突出特点。解读者们以注释疏通文义,以导读概括典籍大要,以点评萃取精华,以历史眼光溯本清源,以时代精神熔古铸今,多有入木三分、启人深思之处。体例、版式又与宗旨相互配合,庄重典雅而不失活泼,层次清晰且可读性强。尤其是旁批的设置,远绍古代典籍评点传统,置入评析之语,画龙点睛,沟通古今,可称古为今用。
综合以上几点,《百部经典》首批十部更大程度上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和广大社会公众对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理解、提升自己文化素养的愿望。相信阅读其中某部或某几部经典的读者,将或多或少从中获得启示和教益。(韩永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