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培养怎样的孩子,需要怎样的环境,需要怎样的教师队伍,需要怎样的游戏互动,而不要沉溺于评价之中。
没有目标的评价是盲目的,没有支持的评价是冷酷的,为发展而评价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和担当。
正文
推动学前教育质量向高水平迈进,是世界各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基本价值追求。
2010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文件的出台进一步明晰了学前教育质量的发展指向。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提出了改善办园条件、注重保教结合、健全质量评估监测等保障举措。
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正在积极推进着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的发展。
学前教育科研在促进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着指导与先导的作用,以科学研究的方式推进学前教育的变革及质量的提升也是世界各国富有特色的一个做法。
为切实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国内愈加重视相关学术研究,以期提升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的发展水平。
把握学前教育质量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对于明确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的现实情况,推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那么,什么样的学前教育才是有质量的?
通过回顾已有研究发现,既有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学前教育质量观、学前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学前教育质量的政策与管理、学前教育质量检测与评估、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路径五个焦点领域。
01
学前教育质量观
学前教育质量观主要涉及学前教育质量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等基础问题,是衡量学前教育质量的定位、把握学前教育质量发展方向的基本前提。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学前教育质量内涵:关注的焦点为“什么是质量”,主要涉及学前教育质量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
二是学前教育质量话语:主要关注“如何定义质量”,重点探讨学前教育质量研究的理论背景、学科视角和价值立场。
(一) 学前教育质量的内涵与构成
质量本义是指:通过制定细则,用一种普遍化的标准来保证我们可以对一个产品作出确定无疑的判断。
探寻符合一个国家社会文化特点和需求的质量内涵定义,构建适用于自己国家学前教育质量监控的指标体系,是推进一个国家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
关于学前教育质量的内涵,主要存在两个维度的界定:
一是国家事业维度。
刘丽薇和刘姬莉指出,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不是某个班级或某个机构质量的提升,而是应该关注整个教育体系的公平、效率及可持续发展,要确保所有儿童无论社会背景如何,都能享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二是幼儿发展维度,普遍包含满足幼儿需求、促进幼儿发展的共同特征。
虞永平通过对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梳理,强调了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教育环境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和促进儿童的成长。
刘占兰指出,幼儿园教育质量是指幼儿园教育活动(广义)是否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及其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程度。
杨莉君指出,学前教育质量是学前教育服务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和其他相关主体(政府、社区、举办者、家长、教师等)需要的特性。
关于学前教育质量的构成要素,代表性观点指出其主要包括结构性质量、过程性质量两个范畴。
结构性质量
主要指独立于人际互动以外的环境特征,包含材料、设备设施、班级大小、师生比和教师经验/培训等因素所体现的质量;
过程性质量
主要体现在个体间存在的人际互动质量上,即个体间的行为而非个体独立的行为表现,包含同伴互动、师幼互动等。
也有学者指出,学前教育质量还包括结果性质量作为第三个范畴。
结果性质量
主要指学前教育机构对儿童影响的有效性的考察,包括身心健康与动作、认知与探究、语言与交流、社会性与情感、美感与表现等方面。
(二) 解析学前教育质量话语的多元视角
质量并非是纯客观的存在,要理解质量,必须追问主体的价值期待和诉求。
质量话语的研究主要阐述如何理解质量,剖析所蕴含的逻辑起点与价值取向,以及如何处理不同关系。
有关学前教育质量研究的学科视角已经由教育管理学、教育评价学拓展到文化学、人类发展生态学、社会学视角,呈现出由单一趋向多元的跨学科趋势。
许浙川立足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探索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理想状态,并以此观照现实,找出当前体系构建问题之所在,提出富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建议。
李召存通过文化性省思指出,现代性学前教育质量观具有明显的实证主义色彩和技术理性取向,忽视了质量的文化规定性;应确立文化适宜的质量观,在评价标准的建构上,考虑在更广泛层面上的相关利益人员对于学前教育的实践智慧和价值诉求。
美国学者Katz L界定了学前教育质量研究的四种不同视角:
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评价主体趋向多元化,家长、园长、教师、儿童等作为重要的评价主体,其对学前教育质量的观点与建议也逐渐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
如有研究调查了家长、教师、园长等群体对于学前教育质量的观念与态度,反映了学前教育领域多元主体的权益需求和价值取向,推动了我国学前教育质量话语的发展与完善。
02
学前教育质量影响因素
在把握学前教育质量观的基础上,该领域的研究主要从两个维度揭示了学前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
一是质量的结构性因素,涉及园所数量、入园率、师幼比、设备材料等内容;
二是质量的过程性因素,包括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师幼互动、园本教研、家园合作等方面。
(一) 理论阐述:结构性因素与过程性因素的内在关联
该部分研究对结构因素与过程因素间的关系与地位进行了分析探讨,旨在揭示二者间的内在关联。
研究指出,“幼儿园结构性质量中的场地、设施设备等‘硬件’要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学前儿童的发展,但其对教育结果的影响往往存在‘门槛效应’。
当这些条件性质量达不到合格要求的时候,它们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发展,而一旦这些条件性质量超过了某个特定水平的临界点(‘门槛’)时,它们的提高就不能再带来幼儿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
基于此,有学者指出,与结构性质量相比,过程性质量应该是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核心,它能更有效地预测学前儿童的发展。
也有学者指出,在学前教育质量提升时需要统筹考虑要素质量的前提性和过程质量对要素质量的整合性意义,并且指出结构质量对学前教育总体质量的影响,是依托过程质量实现的。
(二) 实证研究:学前教育质量存在差异,过程质量的水平低于结构质量
关于学前教育质量的实证研究主要表现为运用多种方式调研学前教育质量的现实状况,分析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自2011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广覆盖,保基本”成为当时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诉求。
为摸清现实情况,调查园舍设备、师幼比、入园率等结构性质量成了衡量学前教育质量的基本门槛。因此,相较于过程质量,结构性质量的研究数量更为丰富。
研究发现,我国学前教育机构质量状况的总体特点是:
地区差异和园所差异明显
硬件质量提升较快但软件质量水平还有待持续提升;
城乡学前教育质量差异显著
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越高,反之亦然。
相关研究进一步分析了造成学前教育质量差异的影响因素,指出政府责任缺失、师范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冲击、社会经济发展和变革、对学前教育认识与研究的不足是导致学前教育质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主要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如改变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方式,针对不同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采取相应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促提高”开始成了继“广覆盖、保基本”基础上对优质学前教育的新需求。
学前教育质量的过程性因素由于涉及学前教育环境中真实发生的事件与过程开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许多学者针对过程性因素开展了细致的调查与讨论,并指出了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性质量。
例如:
虞永平认为,在园本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管理制约着课程建设的质量;
秦金亮等发现公民办幼儿园的师幼互动质量存在显著差异,质量的具体差异表现为民办幼儿园的活动指导质量、常规纪律质量、日常语言交流质量、师幼情感互动质量和同伴互动质量较差。
也有学者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不同办园体制、不同等级的幼儿园班级在教育环境质量上的差异,发现乡镇办园的班级教育环境质量普遍较低,省级幼儿园班级教育环境质量普遍较高。
03
学前教育质量的政策与管理
政策与管理是政府发挥作用,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媒介。
对有关学前教育质量的政策措施进行分析与解读,是把握未来政策规划、明确政策价值导向、发挥政策有效性的重要依据。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探讨政策管理与学前教育质量间的关系;
二是比较国内外有关学前教育质量的政策管理措施。
(一) 政策管理与学前教育质量关系的探讨
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政策管理,几乎所有的有关学前教育质量与政策方面的研究,都会回应及肯定政策之于学前教育发展的意义与作用。
研究普遍认为,学前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能在宏观层面保障学前教育的发展。
有学者总结了政策在促进学前教育质量方面的途径与方式,包括在顶层设计方面发挥质量门槛效应的政策调节作用,提高要素质量的政策引导作用,提高过程质量的政策牵引作用。
在此基础上,相关研究进一步探索了相应的学前教育质量政策保障机制。
如为了能够有效指导学前教育质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国际经合组织制定了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政策杠杆与工具箱策略,形成以五大政策杠杆为基础的政策机制,运用五大行动领域中的质量工具箱手段来有效提升学前教育与保育质量。
(二) 比较国内外有关学前教育质量的政策管理措施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质量监管的不断推进,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相关政策制度已经从笼统的、弱指向性的、旨在保基本的政策目标取向朝专门的、强指向性的、旨在提升质量的政策目标取向转变。
《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文件从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角度指明了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方向。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文件更是成了进一步细化学前教育质量的政策举措。虽然有研究正在尝试解析相关政策文本、分析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能力限度、积极探索有效的质量政策机制,但是这类以国内学前教育质量政策为分析主题的研究数量仍旧偏少。
而相较于国外,学前教育质量已成了国际学前教育政策研究领域的关键词之一。该类研究主要聚焦在政府颁布的政策法规、建立的专门性制度等领域,通过解析背景、内容和特点,为我国学前教育质量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寻求一定的经验借鉴。
其中对经合组织、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研究尤其充分。如有学者以梳理英国政府近十年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政策为出发点,挖掘其对学前教育质量的保障及促进作用,并探讨了对我国学前教育政策制定与完善、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启示。
04
学前教育质量的检测与评估
对质量实施检测与评估,是衡量与判断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准则与依据。
该类研究普遍肯定了质量检测与评估的重要性,明确了对教育质量的重视与监管是在全国范围内提高和保障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有助于了解各地教育质量的现状以及与发展目标之间的距离。
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国内外学前教育质量检测与评估所涉及的基本框架、评估内容及评估工具展开。
(一) 借鉴国外学前教育质量检测与评估的成熟经验
相较于国内研究,国外对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数量多、力度大、范围广,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质量评估体系。
通过梳理国外学前教育质量检测与评估体系可以发现,强化评估的引导性以服务于多元主体,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以保证中立性和客观性,构建全国统一的质量认证体系以加强评估过程的规范化与科学性,强调促进儿童发展以及各评估要素的相互作用与联系等乃是发达国家在提升学前教育质量评估方面的核心经验。
这类研究在分析、总结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思考其对完善我国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积极意义,包括:
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的托幼机构质量评估体系,促进各类机构规范发展;
加快推进管办评分离,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
以促进发展为导向,加强评估结果的运用并服务于多元主体;
关注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估指标,完善托幼机构质量评估标准等等。
已有研究在介绍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也将国际上一些比较成熟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工具引入国内,如《幼儿学习环境评价量表》(ECERS-R),经合组织质量监测体系以及美国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提升系统(QRIS)。
有学者总结了目前国内对这些质量评价工具的主要应用方式:
一是把国外质量评价工具作为研究的技术手段,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二是把国外质量评价工具作为自我质量理解和质量提升的对话性参照;
三是从理论层面反思和探究国外质量评价工具在国内使用的文化适宜性。
(二) 分析我国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的现实困境,构建本土的检测工具
在把握国际学前教育质量研究的背景下,国内研究通过结合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的现实状况,指出了当前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
重硬件、轻过程,评价内容缺乏系统性;
有关过程质量评价的指标少,内容空泛,缺乏可操作性,不利于对保教人员的专业支持与微观质量改进;
相关指标项目未经效度验证,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缺乏科学研究证据的支持;
评价主体单一,评价人员专业性不足,评价信息采集过分倚重档案查阅,导致评价的片面性、主观性,甚至导致材料的弄虚作假;
重物质条件、重结果的评价,导致为评估搞突击,搞政绩工程,不利于持续提升质量。
国内研究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全国性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思路,指出需要制定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目标体系,研发测量工具,建立评价体系与报告体系,并对监测结果实施问责与干预。
也有学者从评估框架的性质、建构方式、价值取向、内容构成四个维度,探讨了我国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的框架建构。同时,也在尝试不断构建与完善本土适宜的质量评估工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重视学前教育整体性质量监测指标的建构与工具研发;
二是关注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指标的建构与工具研发;
三是强调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指标的构建。
其中聚焦学前教育整体性质量的检测评估,其核心指标涉猎广泛,多从托幼机构、教育过程、幼儿发展等综合维度进行评估。
如有研究以办园条件、保教过程、幼儿发展三个维度构建了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指标进行权重分析。
而涉及儿童学习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估则侧重具体的维度,形成了标准化、可操作化的观察工具与检测量表。
如有研究从幼儿园课程开发和儿童学习发展两个维度,探索建构了优质的幼儿园课程质量的评价标准。
05
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路径
探索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系统思路,寻求有效的质量提升路径,是致力于学前教育发展的最终指向。
当前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具体路径不尽相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发挥政府职责作用的宏观维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