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记者姜乃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大学校训出自哪里?为什么说“家庭”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7月15日,《盖伦国学大讲谭》全国结业典礼暨知名国学专家高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围绕“传承原典文化·创新国学教育”的主题,来自国内高校与研究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国学教育思想盛宴。
国学经典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坚定文化自信,古为今用,弘扬精华,创新发展,用传统文化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国学是中华民族传承久远、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传承原典文化,创新国学教育,是众望所归、民之所向。
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等机构的十余位国学专家汇聚一堂,聚焦国学文化的传承、国学教育的创新发展等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为国学教育创新发展赋能。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周建波教授代表授课专家发言,强调家庭是优秀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国学教育满足的是家长对“素质教育”的期待。
中华孔子学会副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孔德立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是一座巨大的思想宝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家研究会会长蒋重跃提出,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因为任何传统文化,只有时代化才能真正为今人所用,才能具有不竭活力。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汪高鑫主张:要总结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要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这才应是人们学习国学的目的。
“结合百姓需要推广国学,讲这个时代老百姓最想听、最需要的东西,用智慧之光去照亮他们的生活”。中国政法大学郭继承副教授,在会上分享了国学传播的心得体会。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易学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涛教授认为,国学的推广与研究应不断创新方式,举办“国学大讲谭”的做法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建平教授,在发言中对举办“国学大讲谭”的做法表示赞许,提出要避免国学教育的断层,希望孩子们能带着老祖宗的智慧长大。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与国际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刘丹忱表示,面对开展国学教育的现实问题和挑战,需坚守初心、回归国学教育的本质,让国学教育的未来之路更加宽广。
在著名国学教育领军人物、盖伦国际教育创始人云关秋先生的推动下,面向社会开放的《盖伦国学大讲谭》大型名家系列直播课程于去年6月问世。一年多来,21位知名教授和专家学者为观众揭秘解读了国学“经史子集”25部经典原典。
从《易经》到《道德经》,从《尚书》到《诗经》,从《论语》到《孟子》,从《左传》到《资治通鉴》,从《韩非子》到《墨子》,从《孙子兵法》到《黄帝内经》,从《齐民要术》到《天工开物》《黄帝内经》……全国近四千名热爱中华国学的人士参与学习,充分彰显了中华国学的强大生命力。
会上,举行了盖伦更新迭代的国学系列教材出版发布仪式,与会国学专家共同为新书出版发布揭幕。这套《少儿国学》丛书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分《修身卷》和《家国卷》,包括立志、勤奋、交际、礼让、修身,仁爱、爱国、为政、治国、哲理十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