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江苏南京:“体教融合”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江苏南京:“体教融合”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江苏南京:“体教融合”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升江苏南京:“体教融合”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优秀率超过18.07%,优良率53.86%,合格率97.3%……近日,2021年度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排名出炉,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情况在江苏省名列前茅。近几年来,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升,其背后有哪些特别的做法?

优秀率全江苏第一,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大幅提升

青少年体质与健康是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要求,每年10月份,南京市中小学陆续启动一年一度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体质健康测试小学组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一分钟仰卧起坐、一分钟跳绳、50米跑、8×50米折返跑;初中以上组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一分钟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立定跳远、50米跑、800/1000米跑。

鼓楼区南财大附小的学生放学后在操场上进行健身锻炼活动。徐琦 摄

鼓楼区南财大附小的学生放学后在操场上进行健身锻炼活动。徐琦 摄

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覆盖每一所学校,除了校级测试、还有南京市级抽测以及江苏省级抽测。测试完成后,各校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上报至国家级平台信息库,统一核定测算成绩。

根据江苏省中小学体质健康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最新统计,在2021年度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排名中,在江苏省十三市中,南京市学生体质健康优秀率18.07%位列江苏省第一,优良率53.86%江苏省第二,合格率97.30%江苏省第二,各项数据较上一年又有提升。

“多年来,南京市学生耐力、速度、爆发力等指标并不突出,但从此次新公布的数据看,南京市学生体质情况各项数据均有提升。”南京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科学干预+多项举措,绞尽脑汁让学生动起来

借助高校专业团队力量为中小学校的体育工作出谋划策,聘请专业教练、体育冠军走进校园当老师,体育活动“变身”让锻炼不再枯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了让学生动起来,南京市相关部门可谓绞尽脑汁。

秦淮区鑫园小学的孩子们在篮球俱乐部球员的带领下快乐学球。段仁虎 摄

秦淮区鑫园小学的孩子们在篮球俱乐部球员的带领下快乐学球。段仁虎 摄

“大数据”研判,每年发预警进行干预

近日,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在各中小学进行2022年度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监测工作。

“从10月中旬启动到11月下旬结束,每年的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持续1个多月,这段时间是我们最忙的时候。”该中心主任江宇说。

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于2016年挂牌,是南京市教育局依托南京晓庄学院体育学院成立,目的在于借助高校专业团队力量为中小学校的体育工作出谋划策,提供具体思路和办法,不断提升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每年我们都会在全南京的12个行政区内,各随机抽取一所小学、一所初中、一所高中,共采集15000名学生的数据。 ”江宇介绍,他们会从数据中分析学生的体质和健康两个维度的数据,在健康方面提取肥胖、近视、血压等医学指标,在身体素质方面则考察学生的力量、耐力、柔韧、协调、灵敏度等,通过分析对比数据,为政府提供报告,从而给政府的体育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研究中心还会重点分析南京市内8所江苏省级监测点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指数,并针对性地指导体育教学工作,解决学生在数据中反映出的薄弱环节。

“例如,学生耐力较差,我们中心就建议这个学校的老师在下学期的体育课程中增加耐力教学的课时,留出专项训练时间,让学生多练练长跑之类的运动,还会派出专人到学校督导。”江宇说,中心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干预工作卓有成效,与2020年相比,2021年全南京8所省级监测点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数据全部提升了。

南京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除了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对省市监测点校的监测外,目前南京市各中小学校已经全面建立了学生体质与健康标准统一测试制度,由学校统一组织测试或引进第三方测试,每年至少一次监测,覆盖所有学校,数据统一上传。同时,南京市于2015年底在全国率先创新实施了“南京市阳光体育专项督导工作”,每年组织开展阳光体育专项随机督导工作。

“根据大数据,我们会科学研判南京市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状况,每年印发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预警报告,真实反映南京市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进行干预,落实解决办法。”这位负责人说,这也是南京市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全江苏省名列前茅的主要原因。下一步,南京市级层面还会通过“我的南京”APP,实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与家长见面,促进全社会关注学生健康状况,共同促进学生体质发展。

“体教融合”,专业教练、体育冠军走进校园当老师

小学生在鼓楼区南财大附小参加击剑社团活动。徐琦 摄

小学生在鼓楼区南财大附小参加击剑社团活动。徐琦 摄

滑行、蹬冰、快速抢断、传球、射门……每周三、周五下午,南京奥体中心滑冰馆,总会看到一群身穿厚重防护服的孩子们,他们脚踩冰刀、手持球杆,带着一粒黑色冰球,追逐奔跑、你争我夺。

这些孩子来自新城小学南校区,最小的才上一年级。而带着这群孩子训练的是南京奥体中心冰上俱乐部教练贯伟楠,前中国国家女子冰球队队员。

“2013年,我们学校刚建校时,在几经考察后,抓住了学校附近这个1800平方米的专业冰场资源,将滑冰纳入校本课程建设。一年级的时候,学校会组织每一位同学统一到冰场来上课,每次1小时。经过1年的训练后,学校会组建冰球队,由专业教练带队,让有兴趣的同学继续进行更专业的训练。”该校相关负责人说,借助奥体中心的场馆、聘用校外专业教练,这一“体教融合”的模式,让学校冰球队在全国乃至亚洲的比赛中屡获佳绩。

在建邺区,学校和体育场馆深度合作的“体教融合”模式,已探索了多年。今年上半年,该区教育局还与奥体中心签订战略合作签约,建邺区校园足球管理办公室、新城小学南校区、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等3所单位分别与奥体中心足球场、奥体冰场、奥体篮球馆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建邺区将通过外聘等形式,试行专项教练员进校园,协助指导学校体育特色项目活动开展、后备人才梯队建设、体育精英训练等任务。

南京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多年来,教育、体育部门紧密合作,充分发挥体教融合的作用,打造了包括新城小学南校区在内的一批阳光体育特色学校,还形成了“市、区、校三级联动”的校园阳光体育节“十大联盟”赛事体系,助力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

“体教融合”模式,同样也缓解了中小学体育师资相对不足的矛盾。早在2013年,南京市体育局和市教育局就紧密合作,共同推进体育课后服务工作,确立了“教练员进校园”工程,聘请专业队优秀退役运动员进入校园,参与学校体育课后服务。2019年,南京市被确定为江苏省体育课后服务试点市,组建了近百个体育课后服务社团,实现体育课后服务全南京市全区域覆盖。去年底,南京市体育局、市教育局还联合开展体育课后服务“冠军进校园”主题活动,组织66名全国以上冠军开展进校园工作,推动体育课后服务提档升级。

“这一模式不仅有效整体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也可以培养和选拔一批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是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秀率在全江苏省领先的重要原因。”南京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在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期间,江苏共14支项目代表队,南京牵头组队13个,最终金牌总数和总计分双获全国第二。2021年,南京成功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成为江苏省年度唯一入选的城市。

接下来,南京市教育部门还将联合南京市体育部门进一步推行体育“三进三送”计划,即冠军进校园、体校教练员进校园、退役运动员进校园,送项目、送课程、送活动,给予更多校体育教育专业指导。

主题化校园体育活动,让锻炼不再枯燥乏味

10月26日上午10点,在中山小学操场上,伴随着《龙拳》的音乐声,孩子们手拿彩龙,正在跳学校自创的“舞龙操”。

作为一项传统体育项目,舞龙不仅需要动作一气呵成,对学生的体力也是不小的考验。经过近两个月的学习,一条条小龙在孩子们手中自由摆动。

五(3)班学生于佑泽说:“我们上、下午大课间都会做舞龙操,一共有两套,一套是《龙拳》,一套是《本草纲目》。舞龙很有趣,还可以锻炼身体。”

该校体育教研组组长陈琛说,为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该校不仅设计了舞龙操,在课后体育兴趣活动中还增加了“舞龙”社团。“将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和体育课相结合是学校对体育教学的一次创新,学生们也能感受到民族传统体育的别样乐趣。”陈琛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南京市教育部门一直鼓励学校在开足开齐体育课,组织好大课间体育活动,以及阳光体育联赛等基础上,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引导学生们“动”起来,提升身体素质。

去年,南京市还出台《南京市中小学主题化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各学校要严格落实校内户外活动不少于1.5小时,校外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的规定,并要求小学每学年组织不少于4个主题,中学每学年不少于3个主题的体育活动,寓教于乐,让体育锻炼不再枯燥乏味。

学生体质健康不只是学校的事。南京市还探索学校、社区、家庭联动,建立中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制度,鼓励利用网络平台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家庭体育锻炼的成效,倡导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举办亲子运动会,营造家庭健康、全民健身的氛围,为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助力。

近视率居高不下,如何解决仍是难点

虽然近年南京市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不断提升,但目前青少年近视、肥胖问题依然不容忽视。记者了解到,这也是南京市教育部门接下来将重点关注的工作。

“这几年受到疫情影响,线上课程增加,学生在家庭的时间比较多,孩子体育锻炼活动和室外活动的时间减少,是影响学生视力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采访中,不少学校老师认为,除了在原有基础上,要加大近视防控力度,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用眼健康知识教育,其中包括学生用眼卫生、读写姿势和用眼时间长短问题,以及视频使用时间的控制。

南京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南京市成立了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家、老师、家长、学生4支近视防控团队,成立两个南京市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基地,设立了一个南京市级儿童青少年近视监测干预中心。另外,南京市实施教室照明提升工程,利用三年时间,对1.7万间不达标的教室进行改造,实现南京市中小学教室健康照明100%达标。同时改善教学设施设备,仅课桌椅标准化改造工程一项,今年已投入5000万元,明年将投入4000万元。

下一步南京市还将深入推进落实“双减”政策,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深入推进手机、作业、读物、睡眠、体质等“五项管理”,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同时加强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让学生牢固树立“个人健康第一责任人是自己”的理念,指导学生加强自我营养管理,科学合理膳食,促进学生“吃动平衡”。

江宇坦承,降低近视率是一大难点。他说,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家长要从自身做起,多陪孩子进行体育锻炼,与学校形成合力,保证学生每天校内外户外活动时间各1小时以上。家长也要督促孩子减少电子产品使用。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单次不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

上一篇: 69名留学生性侵韩国1女学生,时间长达1年,韩国为何沦落至此?
下一篇: 韩国问政会朝野激烈攻防,国会议长抱怨“小学生课间都没这么吵”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