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国学经典诵读》序

《国学经典诵读》序

《国学经典诵读》序既然书名叫《国学经典诵读》,还得先聊聊什么是“国学”。我们很早就有“国学”一词,古时的国学就是太学,即朝廷兴办的最高学府,后来也指书院讲学藏书之所。今天大家常说的“国学”

国学经典文章_国学经典文章有哪些_国学经典文章内容

既然书名叫《国学经典诵读》,还得先聊聊什么是“国学”。

我们很早就有“国学”一词,古时的国学就是太学,即朝廷兴办的最高学府,后来也指书院讲学藏书之所。今天大家常说的“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干的华夏传统文化学术,它囊括了古代经、史、子、集,所以有人戏称“国学”是一个框,所有古代文化学术都能往里装。

我们先人没有现代的学科意识,没有现代这种学术分类和知识分类,经、史、子、集不完全是按学科来划分,也没有统一的知识分类标准。与现在常说的哲学、文学、数学等不同,“国学”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广义地说它是指整个中国传统文化。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清以前不会将传统学术称为“国学”,“国学”是与“西学”相对而言的,它是西学东渐以后的产物——因“西”而有“东”,对“他”而称“我”。在与西学的对比中才凸显了传统文化学术的独特性,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才发现保护传统文化的紧迫性,传统文化学术这才有了“国学”之名。

为什么要让小学生读国学经典呢?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的总称,它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我们心灵的家园,也是我们精神的支柱。国学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价值取向,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我们的后代要是丢掉了国学,我们民族就丢掉了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有些父母可能急切地想问,学了国学对我们孩子有什么用?小孩将来很可能选择理工科,学这些人文科学的东西干什么?不管你的小孩学什么专业,很多基本的人文素养是通用的,西方那些以理工科著名的顶尖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等名校,都要系统地开设很多人文必修和选修课。一个人能否成才,不是一个纯智力的因素,主要取决于人的志向、心态、毅力和韧性,数学、生物、电脑、机械对它们无能为力,这些素质要靠人文科学来养成。即使培养纯智力的因素,人文科学的作用也无可替代。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人文素养的确能让人富于灵气和诗意。国学经典能让小孩想象更为丰富,感觉更为敏锐,观察更为细致,它还能丰富孩子的语言,增强孩子的记忆。

另外,各民族的文化本质上是相通的,古人早就懂得“东海西海,心同理同”,受传统文化的浸润越深,接受西方现代文明就越容易。“五四”前后那一代学贯中西的大师,正是小时候对民族经典烂熟于心,后来学习西方文化才得心应手,这样才有了他们那“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心胸与眼界。

国学经典文章_国学经典文章有哪些_国学经典文章内容

这六本编著的所有编者,全部是硕士学位以上的中小学老师。从体例设计到内容编排几易其稿,编委会与编辑多次集中讨论,我也与每位编者经常私下交换意见,同时也广泛吸取了全国各地多位小学名师的建议。

根据小学生接受能力与学习兴趣,程度从易到难,解读由浅入深,内容则从自然到社会,从群体到个体,如第一册四个单元分别是“天地”“动物”“植物”“才艺”,遵循孔子“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古训,好让刚上学的小孩认识大自然。第二册四个单元分别是“美味佳肴”“日月穿梭”“季节轮转”“建筑风物”,侧重点也是自然变化与风味风物。第三四册各单元分别为:“善于学习”“和睦亲友”“尊敬师长”“以诚待人”“了解时令”,“体万物”“有智慧”“练勇气”“展谋略”“长相忆”,第三册的睦亲友、敬师长和诚待人,主要是让小孩学习与群体相处,而有智慧、练勇气和展谋略等,基本讲个体的长智和修身。第五六册各五个单元分别是:“辨是非”“做自己”“有担当”“通文艺”“富情思”,“广心胸”“拓思维”“当自律”“享生活”“叹聚散”,无论“辨是非”还是“拓思维”,无论是“广心胸”还是“有担当”,最后还是要落实到让每个孩子能成就自我——既成人也成才。

每一单元分为三讲,每一讲又分四个板块:“名言佳句”用世代相传的格言警句,作为该讲内容的“关键词”,学习起来便于把握要领,学习以后又有助于写作;“诗词诵读”是与主题相关的经典诗词,“国学”通常都偏于“意义”说教,诗词诵读则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意味”形象,在理解之中又加上体验;“国学故事”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故事,这些故事既有益也有趣,让小孩读起来像看动漫一样捧腹大笑;“知行合一”设计一些活动和游戏,让小孩参与其中并乐此不疲,让他们从“知道”进而能“做到”,实现“知”与“行”的完美统一。

七年前我曾主编过一套《国学经典诵读》,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之好出乎我意料之外,当年就连印了好多次。

去年有多家出版机构希望重出这套丛书。

我将那套旧编重新审读了一遍,发现各册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或体例尚须完善,或诗文有待重选,或释义偶有不当,或译文略嫌呆板……

开始我只想对旧作做些修补,后来发现修补旧作好像缝补旧衣,真的是吃力而又不讨好。且不说缝补旧衣受到很多限制,既要牵就原来的式样,又要顾及原来的面料,更麻烦的是不管如何尽力小心,新补丁与旧衣服总难得协调。

如果让旧作修补后重新面世,那就像脸上贴了狗皮膏药到处招摇。

于是,我、编者和出版社三方商定,参考旧作,完全新编。

因为吸收了旧作的很多优点,这套书仍沿用旧名,这就像老店虽用同一商标,但产品都是后来新创,借用前人的话来说,“吾似昔人,非昔人也”。

最后我想借此机会强调一下:

一、《三字经》《弟子规》等不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相反其中有太多的糟粕,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拿这些东西来规训我们的后代,实属教育史上的“奇观”;二、中华民族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不能将国学与西学对立起来,不能以学习国学来抵制西方文化,而是要以更开阔的视野来接纳现代文明。

任何一个家庭,任何一个民族,有什么样的后代,就有什么样的未来。衷心希望我们的青少年朋友,修习《国学经典诵读》以后,彬彬有礼却不矜持拘谨,人格独立而又敬业乐群,感情细腻而又乐观开朗,仁爱博雅而又豪迈奔放,强闻博识而又想象丰富,继承传统而又勇于独创……

是为序。

国学经典文章内容_国学经典文章_国学经典文章有哪些

附购书链接:

上一篇: 《国学小名士》第四季 青春毕业季搭名士舞台 花式演讲秀展少年风采播报文章
下一篇: 推动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大国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