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菜根谭》:圣人本有欲念,区别是合理控制,方为圣贤。
在很多圣人的言语之中,都提出来无欲无求这样一种状态,但是很多人听到无欲无求四个字的时候,总会产生很多偏颇的理解,很多人认为无欲无求,就是对所有的物质抛开欲念和想法,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概念。
即使是圣人,他也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他也有七情六欲。明朝圣人王阳明就说,圣人从来没有完全抛开过对于物欲的追求。而且王阳明一生也是仕途人生,一生都在做官。其实圣人和凡人之间的区别并非是完全的放下了欲念,而是懂得控制自我的欲念。
他们不会让自己的欲念来左右自我的情绪,而是懂得以自己的意志来控制自意念的行为,懂得把欲念控制在一个合适的度以内,懂得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在国学文化《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无风月花柳,不成造化。无情欲嗜好,不成心体。只以我转物,不以物役我,则嗜欲莫非天机,尘情即是理境矣。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没有清风明月和花草树木,就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大自然,如果没有七情六欲,和爱憎好恶。就无法构筑一个完善的内心状态,只要能够由自己去主宰万事万物的欲念,而不让外事外物来主宰我们,那么一切的物欲嗜好,都可以是自然最本真的趣味,在红尘俗世中也包含着内心的理想境界。
曾经朱熹就提出:“存天理去人欲”,在这里所谓的天理,就是说本身应该存有的那些七情六欲,保留自己合理的欲望和七情六欲,而去除那些不该有的妄念,这是存天理去人欲最好的一种解释。
圣人也无法断绝自己七情六欲的念头,他也无法做到完全的放下自我的内心欲望,就如同清风明月繁花绿柳,本来就是大自然中的事物。
所以人的七情六欲也是我们内心本来应该存有的趣味,大家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内心真的完全对于七情六欲没有任何念头,那么他的一生也是苍白的。像这样的人即便他做到了真正的修行,也是没有灵魂的一种修渡,真正好的修行是建立在七情六欲之上,仍然能够控制自我的欲念。
没有欲望的人或许只是草木一般没有灵魂,圣人也不能无情,圣人也有平凡人的需求,他们只是富有智慧,只是懂得控制而已。
所以我们应该保留人生中的那些喜怒哀乐,更应该保留人生中的那些七情六欲。它是自然的本性,只是凡夫俗子控制的不是那么巧妙,而圣人能控制的非常合理,这就是圣与俗的区别。
在合理的状况下,我们需要有保留一种对人生的追求,需要有一种对于人生趣味的满足。我们的欲望也是应该得到满足的,只要不是成为那些欲望的奴隶,只要没有无休止的满足自己的妄念,那么所有的趣味都应该保留,这才能够达到内心澄澈,洞穿俗世的境界。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您对于《菜根谭》中的智慧怎么理解的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