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意义
对于国学的范畴有很多种说法,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国学,曹聚仁先生当年就指出,如果“根本上没有明白国学是个什么,也没想到要去研究国学的原因,只不过因循的盲从,胡乱提倡些国学,做冒牌的圣人之徒,是很危险的”。
有一种说法是国学就是儒学,因为我国在1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11所孔子学院,所以很多人以为中国的国学就是儒学,主要内容就是《论语》,这显然是不了解中国文化。如果将中国传统文化全部或是主要看作是儒家文化,不仅全盘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而且也将儒家文化中积极的因素给否定了。这显然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更不是当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旨所在。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儒学只是与道、墨、法等诸家相并列的一家学说。
孔子学院影响深远
国学到底包含哪些内容呢?古文经学大师章太炎主要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经学的派别、哲学的派别、文学的派别。通常所说的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中国古代的儒道法墨名以及佛家都是哲学的主要派别。文学则是指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等。
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并涵盖后期各朝代的各类文化学术。包括中国古代的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诸子百家
这是一个很广的范围,大家可能觉得无从下手。这要从学国学的意义说起,为什么要学国学?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学国学有利于塑造一个人的高贵品质,我们要建成幸福和谐的现代社会,实现中国梦,必须提高每个人的精神品质。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告诉我们要加强自身修养,关爱家人,报效祖国;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做社会的脊梁等等,这些格言和事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读国学,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对于塑造国民的素质有很大帮助。
学国学,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学素养。道家的自然无为、儒家的积极入世、墨家的兼爱非攻等百家争鸣,让我们知道了古人思想的博大精深;诗经、离骚、汉赋以及唐诗、宋词、元曲等等,让我们见识了古代文学百花园的争奇斗艳。在开阔我们眼界的同时,更让我们惊叹汉语言的丰富多彩、出神入化。
学国学不是去寻求神通、追求神秘、迷信偶像、自欺欺人,要么书呆子咬文嚼字脱离现实,要么空谈理论与身心性命安身立命经纶济世无关,要么闭门造车不接地气,要么困于文字不能领会背后精神活学活用,要么用西式思维张冠李戴生搬硬套肢解曲解误解中国历史文化学术,要么学了现代教育的商业化毛病,跟商业利益捆绑,高收费,更加重了异化色彩。
学国学不是附庸风雅,不是穿套汉服、唐装(个人爱好喜欢穿也不是坏事),不是摆摊测字,看风水、搞占卜。
唐装汉服
古今中外的学术思想,绝大部分偏差,就出在传承、弘扬、注解、诠释或解析的环节上。严格说,所有的注解都只代表后人的研究与认知,是否符合作者本意,是否将其本意全部而正确地解释出来,都是问号,除非作者本人表示认可。这些道理,适用于儒释道,也适用于古今中外各宗教、各学派。
总之,学国学是个好事,但是需要正确对待。我们要汲取传统经典中奔腾不止、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并用之于当代社会,振奋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