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记的县级城市和其他城邑共2800座,古都180座,除此以外,小于城邑的聚落包括镇、乡、亭、里、聚、村、墟、戍、坞、堡等10类,共约1000处。在这些城市中包括国外一些城市,如在今印度的波罗奈城、巴连弗邑、王舍新城、瞻婆国城等,林邑国的军事要地区粟城和国都典冲城等都有详细记载。交通地理包括水运和陆路交通,其中仅桥梁就记有100座左右,津渡也近100处。
四、文学价值,妙绝古今
水经注的作者是谁(中国古代地理名著水经注的作者是谁)
《水经注》还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书中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郦道元本身就是一位文学家,好学,喜欢读书。《魏书》卷89介绍:“道元好学,历览奇书”,遣词用字:“词组只字,妙绝古今”。所以才能把一部科技书籍写得引人入胜,引起后人的广泛喜爱,以致研究《水经注》成了“郦学”。宋朝苏轼说:“嗟我乐何深,水经也屡读。”苏东坡《石钟山记》有文“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就引了一整段《水经注》的文字。”张岱说:“古人记山水,太上有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刘熙载亦云:“郦道元叙山水,峻洁层深,奄有楚辞《山鬼》、《招隐士》胜境。柳州游记,此先导也。”日本地理学家米仓二郎称郦道元为“中世纪全世界最伟大的地理学家”。
五、关于“郦学”
对《水经注》的称誉历代皆有所闻,而在清代达到高峰;对《水经注》的研究也历经宋、明,而在清代臻于全盛。《四库全书》的编纂是所谓“康乾盛世”文治的代表,包容了传世的3500多种书。在全书完工后,四库馆臣给乾隆皇帝写了一个很长的进表,举出这几千种书中极少数的杰出代表作,《水经注》就是其中的一部,获得了“郦注桑书,剖源流于地理”的美誉。也因此,《水经注》在清代得到了学者们的集体关注,许多人专心致志于《水经注》佚篇的钩稽,经注的厘清,异文的校勘,失误的订正。争相以复原《水经注》的原貌为荣誉,甚而造成著名的赵戴公案。潮流之盛,甚至连皇帝本人也以能纠正《水经注》之误为荣。
六、作者简介
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出身于官宦世家,他也先后在平城(北魏都城,今山西大同市)和洛阳担任过御史中尉等中央官吏,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并且爱好游览,足迹遍及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江苏、内蒙古等地,每到一地,都留心勘察水流地势,探溯源头,并且阅读了大量地理著作,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他认为,地理现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经过历代的更迭,城邑的兴衰,河道的变迁和山川名称的更易,地理著作必须不断充实完善。他参阅了437种书籍,通过自己的实际考察,终于完成了《水经注》这一地理巨著。
郦道元为官“执法情刻”、“素有严猛之称”,颇遭皇族、豪强忌恨。北魏汝南王元悦是男同性恋者,其得宠的男宠丘念因弄权纵恣被郦道元逮捕,元悦找灵太后恳求特赦,郦道元干脆赶在圣旨到达前处死了丘念。自此元悦与郦道元结下深仇。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元悦乘雍州刺史萧宝夤企图反叛之机,怂恿朝廷派郦道元去作关右大使。萧宝夤果然反叛,派人把郦道元和弟弟郦道峻及其二子在阴盘(今陕西省临潼县东)驿亭一同杀害。魏收修撰《魏书》,将郦道元列入〈酷吏传〉。
发表评论